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论述当前中学教育实情

2021-09-29 09:27陈美屹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中学教育陶行知

陈美屹

摘要:教育活动是一项特殊的活动,教育在特定的时间有不同的发展。西方教育家杜威的“新三中心”理论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的经验中发现学习。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杜威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当时教育落后的实情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本文将通过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论述中来分析当前中学教育所存在的弊端,通过中学教育的弊端来看待现代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教育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中学教育

教育活动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因此教育这一词也有特定的含义,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有教育者教导或是自我教育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一种专门组织的不断趋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教育,可泛指学校教育。而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要到18世纪才被提出,而教育学是怎么下定义的呢?众多教育学者在教育学概念界定上形成众多的说法,总得来说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从它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的作用有三点:其一,教育学指导教育实践;其二,教育学可以提高教师素养;其三,教育学可以推进教育研究。

通过对教育和教育学概念的定义学习中,我们可以预见中西方的教育学家会根据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生活探索出不同的教育学的学理。美国教育学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杜威就对现代教育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杜威的教育学范式所涉及的主要原理有:第一,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指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在外部环境和人的主动经验过程中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的连续过程。第二,教育即生长,一切的教育和教学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并通过教育引起儿童内在的变化和发展;第三,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第四,学校即社会,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民主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引导儿童发展的雏形社会;第五,教育无目的,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目的的,其主要意图实在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儿童的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后人通常将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概括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

而我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和坚定的民主战士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也和杜威有异曲同工之妙,1927年春,陶行知在南京和平门外的晓庄创办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实验,希望从乡村教育入手,寻找改造中国和社会的出路,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应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必须是“适应于中国国民全部生活之需要”的,即提倡一种把鸟儿从鸟笼放回树林的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不仅考虑了一般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状况,尤其考虑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十分不普及和民众极其缺乏教育的现实。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生活即教育”,其内涵,首先,生活含有教育意义;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变生活。“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第二方面,“社会即学校”,其内涵,首先,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再者,鼓励劳动群众在社会中学习、向社会学习,通过社会的大学校使群众受到教育。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即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可以“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也可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第三方面,“教学做合一”,首先,“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是指“手脑双挥”。其次,“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有教先学”即“以教人者教己”,或者说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有教”即“即知即传”,其要求: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不可保守,不应迟疑,不能间断。其三,“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其四,“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教学做合一原则指出实地训练有特殊兴味才干的人,使他们可以按照学生能力需要,指导学生享受环境之所有,并根据环境之所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正体现了立足于中国实际,“去谋适合,某创造”的追求,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至今都富于启示。

无论是西方的杜威还是我国的陶行知都强调教育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与社会、生活以及学生是紧密联系的,并且强调教育和实际相结合。当代,我国强调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面发展,将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根据学生本身特点和需求出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学老师,针对当前的中学教育的现状有以下总结:其一,当前我国的教育还是重智轻德,单纯的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对于学生的培养过分重视答题方式和学生的成绩。针对当前教育现状,教育部也出台相应文件要求各个学段根据其特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学校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其二,随着中学课后辅导的增加,各种兴趣特长班的加入,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不在只是枯燥无味的学习书本知识,而是提高其动手能力,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其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不断发展,学校等部门发起的研学旅行不断发展,学校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历史景点(如博物馆),更能体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原则。针对当前中学教育实情,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方面来看,我们还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

[2]唐智松编著,《教育原理——研究与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论中学教育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生活,习作之“本真”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