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研究

2021-10-02 12:33张丁丁姜向阳
民族艺林 2021年2期
关键词:叙事性陈列空间设计

张丁丁,姜向阳

(宁夏大学 美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最佳展示空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立体史书,它记录和保留了每个时期先民的智慧结晶。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写进报告[1]。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地域文脉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并使其走向大众、走近大众、走进大众心里,讲好文化故事,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赵毅衡指出,叙事体裁的分类应包含不同媒介,叙事实践现在已显现出多种形式[2]。现在已逐渐兴起音乐叙事、建筑叙事等多样化的跨媒介叙事方式,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叙事性也亟待探讨。博物馆作为记录历史的一种媒介,如何向大众讲好文化故事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叙事的视角展开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分析,以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为例,剖析宁夏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叙事方法及叙事元素,以期为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提供参考。

一、基于叙事的宁夏博物馆空间展示方法

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的展示空间设计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在整体叙事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以其丰富多彩的展示方式塑造着生动的叙事空间。此外,时间顺序也是展览空间中的重要叙事性线索,以时间顺序在纵向上推动观览性活动。

(一)叙事方式多样化

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叙事方式多样化,有静态叙事、动态叙事、互动参与叙事等不同的叙事方式,使展示主题更加突出,观览体验更加生动、有趣。在展厅入口四周墙面上装饰有宁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事物和宁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好比故事的引言,概括预示了接下来要叙述的事情,展示了塞上江南的历史长卷。柱子上雕刻着虔诚祈祷的妙音鸟,顶部的LED 屏幕动态播放着宁夏历史上发生的故事。在宁夏主要文保单位分布示意图旁边设置了互动装置,观览者可通过触控屏幕查看专题文物介绍。在陈列水洞沟遗址出土的遗物时,不但有旧石器时代各种器物的展示,而且还运用泥塑人物造像生动鲜活地复原了当时原始人的狩猎、宰割、取火、制陶等生活场景。在介绍回首卧式错金银铜羊时,运用了图文叙事方式,背景绘制了它作为汉代席镇的使用场景,使人一目了然。在呈现须弥山石窟时,通廊两侧墙壁描绘了石窟壁画《飞天》,并以雕塑的手法复原了唐代大佛,高三米有余,颇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展示唐代瓷器时,使用全息投影技术360°进行展示(图1)。明清时期画家赵文续绘制的《宁夏府城图》长约40 米,以电子屏幕动态形式生动地描绘了70 多年前银川城区的城郭景观(图2)。

图1 全息投影展示瓷器

图2 《宁夏府城图》

(二)以时间顺序作为叙事线索的空间展示

叙事线索是把整个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的主线,它贯穿于叙述故事的全过程。以叙事的方式和时间发展的顺序安排宁夏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按顺序安排在时间发展历程中,按照概述导入、各个历史时期文化事物的产生背景、缘由、特征和尾声总结等进行组织安排,构成完整的叙事经过。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通过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各个文物串联起来,并对每个时代的特征作提炼,突出重点,对文物的展示也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故事条理清楚、流畅连贯,使观众能深刻了解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便于阅读和理解。通过不同功用和特征的文物的展示,使观众全方位了解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进而产生古今的对话,叙事空间在默默地陈述,观者在静静地聆听。沿着展厅的行进路线,即历史的发展进程,正叙的叙事手法使观众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从古至今的穿越,使观众在观览的路线中得到连贯的叙事线索,全面认识到文物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叙事元素在宁夏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渗透

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以基于历史的叙事文脉、基于特写的情境叙事和基于文化的互动叙事,全方位活化了展示内容,使观众易于理解并积极地参与其中。

(一)叙事文脉:基于历史的空间序列

整个展厅如同一本按时间发展顺序精心编排的立体史书,叙事文脉即空间序列组织安排的线索,为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游览过程即故事的展开过程,游览者和设计者在故事里相遇并产生对话,就像文学叙事中叙述者与受述者的相遇一样”[3]。宁夏博物馆通史展厅按照不同的朝代划分为不同的章节,每个时代有各自突出的特点,并将其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或物品作为这一章节的开篇,然后再通过对每一件文物的描述向观众娓娓道来,每个分展厅主次分明,使观众能在第一时间领略到不同时代的风貌,为观众从各个方面还原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随着观众的行进过程,逐渐形成对宁夏历史发展的整体认知、理解和对每个历史时期特色的了解,叙事文脉清晰流畅。

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的故事脉络随着“序厅”“文明肇始”“西戎春秋·先秦时期”“帝都藩屏·秦汉时期”“丝路重镇·北朝-隋唐时期”“大夏寻踪·辽宋夏金时期”“塞北江南·元明清时期”的故事时间发展线索展开。第一展厅是序厅,以墙面装饰浮雕的形式展现了奔跑的岩羊、跳着胡旋舞的男子、丝绸之路上载满货物的驼队、辛勤耕作的农夫、翘首回望的山羊、眺望远方的牛、威严肃穆的西夏王陵、巍峨高耸的海宝塔、滔滔的黄河水、远处护卫着宁夏的贺兰山……仿佛是乐曲的铺垫,是整个篇幅的概述和导引。第二展厅“文明肇始”,用泥塑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旧石器时期原始人类的狩猎、宰杀、取火、制陶等生活场景,并以真实大小的模型展现当时他们居住的窑洞式房屋。第三展厅“西戎春秋·先秦时期”以一辆真实尺寸的车马器作为展厅的中心,四周以示意图及实物陈列的方式介绍了车马器的构造,展示了古代青铜文化和游牧民族生活的繁荣景象。第四展厅“帝都藩屏·秦汉时期”,在展示回首卧式错金银铜羊时,背景绘制了其作为席镇在汉代实际生活使用中的情景,其形象生动,使观众一目了然。第五展厅“丝路重镇·北朝-隋唐时期”,以走在沙漠中的驼队和商贾作为展厅标题的背景浮雕装饰和雕塑,把观众的目光和思绪带到当时的丝绸之路上,使观众了解到,通过丝路的互鉴与交融,佛教传入并推动了佛教艺术。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遍,餐具、茶具、酒具、文房用品等无所不备,品种与造型多样,展厅内的全息投影,展示了各类精美的瓷器。第六展厅“大夏寻踪·辽宋夏金时期”,以一位身披铠甲手持宝剑的将士骑着战马的矫健身影作为展厅的开篇和铺垫,展现出其骁勇善战的特点。展厅内在介绍西夏文字时,将西夏文同汉文进行对照展示了百家姓,并结合互动屏幕上的文字游戏,在寓教于乐中使观众了解和识记这些西夏文字。第七展厅“塞北江南·元明清时期”,呈现了中原农耕文化和边塞草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宁夏发展成“塞北江南”的美丽景象,电子屏幕上一幅动态的《宁夏府城图》像故事的尾声一般生动地展现了清代宁夏城郭井然有序、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祥瑞景象。整个展览以时间发展的故事脉络有条不紊地向观众描述了自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在宁夏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文化事件,叙事文脉连贯流畅,展陈形式多样,让观众感到生动、有趣。

(二)情境叙事:基于特写的场景再现

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中在叙述每个时代特色的分展厅的开篇都会以雕塑等形式展示当时的代表性文化事件或某一典型片段性场景,生动再现和诠释历史性情节,[4]如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先秦时期的征战场面、隋唐时期的大漠丝路等。栩栩再现的场景叙事使展厅的叙事表达更加生动立体,可以将观众迅速地带到那个时代的某一场景,快速融入叙事。

其中第二展厅“文明肇始”在展现旧石器时期水洞沟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时,使用雕塑的静态表现手法为观众呈现他们狩猎的场面——使用石器割下一条羊腿,同伴在搭好的木条堆旁用燧石取火,旁边的女性在照顾孩子,不远处的同伴在盘泥条制作陶器,背景墙面上描绘了当时水草丰泽的自然风光。在展示菜园文化时期原始人类的居住环境时,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窑洞式房屋,由半圆形场院、长条形门道、过洞式门洞和椭圆形居室四部分构成,屋内地面铺有一层光滑坚硬的黑垆土,周壁有“壁灯”,地上有木条搭起的篝火,门口有两人正在制作陶器(图3)。展厅中的情境叙事站在观众的视角还原场景[5],将其“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知先民的勤劳和智慧。第五展厅“丝路重镇·北朝-隋唐时期”中,装饰有石窟壁画的廊道将观众导引至一尊高3 米左右的佛造像下,仿佛就在须弥山石窟里(图4)。

图3 菜园文化时期原始人类的居住环境

图4 须弥山石窟唐代大佛坐像模型

(三)互动叙事:基于文化的交互设计

互动叙事是通过一些交互设计,使观众主动参与,快速融入叙事情境,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特点。西蒙认为博物馆传播“应以观众为中心,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参与式活动能给民众提供有价值的学习体验”。[6]而互动叙事便是通过以观众为中心而设计的一些互动设施,达到提高观众参与度的有效方式。在展示“蕃书国字”时,通过百家姓触控互动闯关小游戏向观众展示西夏文字和汉字的对应写法,使观众在寓教于乐中了解和认识西夏文字的构成笔法,并且能够在屏幕上书写,进一步强化练习(图5)。宁夏博物馆中的交互设计以促进观众对展示信息的理解与记忆为目的,引导观众融入展示空间环境的叙事情节,使参观过程以探索、参与的互动形式进行。博物馆展示空间运用多种媒介,使展陈方式更加多元,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动参与到互动体验和叙事情节中,使其印象深刻。

图5 百家姓触控互动闯关游戏界面

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的互动叙事是在对展厅叙事文脉的详细梳理和对地域文化特征把握的基础上,对观众的需求、特点、感知规律等进行分析,进而选择适合展品展示的最佳叙事形式,更容易让观众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良好、高效、生动有趣的展示效果,使博物馆真正发挥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文化的社会功能。

三、宁夏博物馆展示空间叙事性设计的作用

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以叙事性的设计方式整合展示内容,并将叙事性设计手法贯穿整个展示空间,使观众的游览路线清晰明确,同时,通过图文叙事、场景复原、全息投影、互动装置等形式,进行多维度叙事,充分调动观众的五感体验,使展示效果立体、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观览印象。

(一)以叙事贯穿展示空间,使展示路线清晰明确

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宁夏历史文化,通过保留下来的器物,向观众诉说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原始社会的石器、装饰品、陶制品,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秦汉时期的屯垦戍边器具和玉器、青铜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陶俑、唐三彩,辽宋夏金时期的西夏文字、瓷器、金银器、佛像艺术和建筑构件,元明清时期的建筑、瓷器、金银器等,展示了过去的社会风貌,是对宁夏的历史文化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叙事性设计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呈现历史发展进程和每个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信仰、风尚意趣,伴随着观众的行进,历史的故事随之展开,在展示空间的讲述中,观众和历史相遇并产生对话。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呈现了宁夏由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脉络,突出了展品的特性和时代背景,展厅中不仅对每件文物有着详细的介绍和解读,而且以特定的线索和多样的叙事方式呈现给观众,营造出丰富的叙事空间。以时间、地点为主线贯穿整体,进行历史脉络叙事,结构清晰。以叙事性设计贯穿宁夏博物馆的展示空间,重现宁夏历史文化的故事情景,是对宁夏文化的生动展示和传播。纵观国内其他成功的博物馆,叙事性设计也在空间展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南京博物院历史馆以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时间轴为主线展开空间叙事,并提炼每个时代的突出特征,向观众充分展示了江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再比如,西安博物院基本陈列展厅沿着西周、秦朝、汉代、隋唐、明清的朝代更迭,叙述了作为千年古都的西安的历史风华。这些以叙事贯穿展示空间的设计都和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的展示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无不像一本厚重的史书般,向观众娓娓道来。

(二)以多维度叙事融入展示空间,使展示效果生动立体

将多维度叙事体验元素融入宁夏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把与历史文物相关的故事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来引导观众进行全方位的文化体验,使观众漫步在历史发展的长廊中,品读每个时代的风貌,并对文物产生的背景、特征以及总体发展脉络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考虑叙述手段,通过文物展示、图文描述、场景复原、全息投影、动态视频、互动装置等场景设置,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构建立体体验空间,使观众多维度地体验文物的历史背景及其功用和特征。通过多感官、多方位、多方式叙事,使观众能身临其境般感知宁夏历史文化,全身心融入叙事中,从而印象深刻。

多维度叙事融入展示空间,在国内著名的博物馆中亦有成功的运用。例如,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辛追夫人墓坑,通过3D 投影技术,融合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恢宏震撼的画面场景、生动形象的动态展示,以及活化地宫壁画内景和漆棺图案、构图精美的T 形帛画等多种形式,围绕地宫自下而上的空间变化,生动地展示了辛追夫人从去世到坐着神龙飞上九重天的过程。这些多维度的叙事手法和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不谋而合,使空间展示效果生动立体。

四、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策略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在给参观者提供知识性文本的同时,还需要在展示空间设计中融入叙事性策略,以此让参观者沉浸在叙事性的语境场景从而获得优质、舒适的参与互动体验。通常情况下,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策略可以从突出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主题,把控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节奏,完善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体验三个方面整体把握。

(一)突出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主题

上文中提到了宁夏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多样化和以时间顺序作为叙事线索推进展览的观览性活动。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来提升展览空间的叙事性,都需要突出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叙事性主题,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展示文本会使参观者淹没在展示空间烦冗的知识文本中,而空间设计的叙事性主题的突出可以使观者时刻清楚认识到参观过程中的叙事性板块,通过叙事性主题的彰显和突出可以使展览推动的叙事性主线变得更加清晰明快。

(二)把控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节奏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节奏是指在展览的空间设计中要给参观者在参观体验和思考感悟之间留出停顿空隙。节奏过快或节奏过慢的展示空间叙事节奏不能给参观者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因此,掌握好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节奏是使博物馆通过空间设计讲好文本故事的重要前提,通过调整展览板块之间内容的关联性与前后内容的衔接性都可以对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节奏进行把控。

(三)完善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体验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生活方式,更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颖生活体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可以融入新型的科学技术,如通过多媒体互动、VR 视觉体验等可以丰富展示空间设计的叙事性体验,并结合展示空间的特定场景给参观者提供身临其境的叙事性体验,极致的叙事性体验可以让他们更加沉浸在整个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的叙事性机制当中。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2015 年2 月在西安博物院的一次调研中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7]宁夏博物馆通史陈列展厅作为记录地域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其叙事文脉清晰流畅,以展示与新媒体相融合、文化与装饰艺术相促进、文教与娱乐相结合为叙事方法,以观众的感官体验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运用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叙事节奏,全方位使观众认知和理解宁夏历史文化。可见,通过清晰的叙事线索、完整的叙事文脉、恰当的叙事方式才能完成展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从而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叙事性陈列空间设计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组合与构建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十七年诗歌”的叙事性分析及其诗学价值
坚守四大立场,突破叙事类文本的解读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