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精神障碍病人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对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

2021-10-08 08:18顾玲敏李建华
全科护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双相精神障碍同伴

顾玲敏,李建华

双相精神障碍(又名双向障碍)是一种严重和常见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狂躁发作,或抑郁发作和狂躁交替[1]。双相障碍病因复杂,由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复发率、自杀率较高,临床治疗难度大。双相障碍使病人正常职业及社会功能受到明显的影响,病人感到极痛苦,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其沉重的精神与经济负担[2-3]。有研究表明,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支持能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人病情并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4]。而该结论在双向障碍病人护理中尚待验证。本研究旨在探讨实施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在双相精神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双相精神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18~55(35.50±4.75)岁;病程1~6(4.3±1.3)年;未婚21例,已婚23例,离异3例,丧偶3例;初中15例,高中20例,专科及以上15例。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病程2~7(4.6±1.0)年;未婚22例,已婚24例,离异3例,丧偶1例;初中16例,高中21例,专科及以上13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5]中双相障碍诊断标准者;年龄18~55岁、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能配合完成问卷调查者;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伴随有自杀念头或行为者;伴肝、肾、心、肺严重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躯体或器质性疾病者;治疗依从性差者;语言表达及理解障碍者;合并其他类型精神疾病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护理内容涉及疾病健康知识宣教、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技能的恢复训练、常规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具体如下。

1.3.1 个性化教育 ①个性化评估:由护士长与主管护师根据收集的病人病情、性格等一般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并据此拟定住院期间的个性化教育方案。②健康教育实施:根据病人接受程度分别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多元化宣教模式,如组织知识讲座、派送健康手册及建立微信平台宣教,并将宣教内容录制成视频让病人及家属下载观看,教育目标为让病人了解发病病因、治疗方法、用药方案及不良反应、日常注意事项、情绪调节的方法及如何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家属健康教育内容涉及疾病知识和系统治疗的重要性、坚持用药的意义与注意事项、药物副作用与防治、复发征兆和预防/应对措施、康复行为训练的方法及目的等。教育目标为让家属督促病人服药、积极配合康复行为训练,有效照护病人,避免病人自伤、自杀、攻击等行为发生。宣教的同时联合回授法让家属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健康教育内容,护理人员根据家属复述进行补充演示,直到家属真正理解,使健康教育同质化。病人发病后心理脆弱,与之沟通时应满怀热情,与病人产生情感共鸣,鼓励病人述说自身感受,正视自身精神状况,帮助其找到症结所在,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心理指导,如怎样有效宣泄不良情绪、应对冲突情况等,目的在于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1.3.2 同伴支持 同伴支持服务者选择同病区病情稳定的双相情感障碍住院病人。要求:①自知力恢复;②语言表达、理解及沟通能力较强;③性格开朗,愿意帮助与自己遭遇相同的人;④年龄18~55岁,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⑤掌握相关培训内容;⑥有责任心,自愿参与同伴支持相关工作;⑦自制力好,服药依从性高;⑧住院时间不少于40 d。具体实施每周举办1次康复活动,每次活动的同伴支持服务者都不同,活动主要由4名督导员(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及2名护师)负责,活动开始前确定好活动主题、流程及突发状况应对措施,活动开始大家一起朗读康复宣言。同伴支持服务者与病人相互自我介绍,同伴支持服务者结合自身患病、诊疗、服药及康复情况向病人分享自己的诊疗经历以及心路历程,讲述一路走来遇到的问题、困境,采取的应对办法以及心灵感悟等,减轻病人病耻感,并给予病人情感支持,建立病人克服难题,走出困境的信心。接下来就是根据活动主题开展当期同伴支持活动,由1名护师将全程活动记录下来,并留下影像资料,活动结束时大家合影留念。每次同伴支持活动中,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及护师均参与其中,评估病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个性化干预措施。

1.4 评价指标 分别应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邹海欧等[6]编制的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量表(SSMIS)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狂躁与抑郁症状、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①YMRS共11个条目,0~5分为正常,6~12分为轻度,13~19分为中度,20~29分为重度,≥30分为极重度。②SDSS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计0~2分,正常或只有极轻微缺陷计0分,有功能缺陷计1分,存在严重功能缺陷计2分。不适合计9分,并不计入总分,总分2分及以上确诊有社会功能缺陷。③GQOLI-74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方法为20个因子粗分相加,计分范围为80~400分,按(维度粗分-80)×100÷320换算成0~100范围进行计分,评分高说明生活质量好。④SSMIS共包括精神症状的管理、服药依从情况及药物管理、维持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自我效能和利用资源及支持5个因子,共33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4分,评分高说明自我管理好。⑤HAMD共24个项目,<8分为无抑郁症状,20~35分为轻或中度抑郁,>35分为重度抑郁。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狂躁与抑郁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缺陷与自我管理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双相精神障碍为临床常见重度精神疾病,在实施药物治疗后病人的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如何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依然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7-8]。

由于双相精神障碍具有较高复发率,为降低复发风险,病人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然而部分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较差,导致其产生悲观、沮丧、绝望负性情绪,消极面对治疗;其次,部分病人对疾病危害性了解欠缺,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滑坡,服药依从性下降,不利于维持治疗效果[9-10]。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口头宣教,虽能满足病人住院期间基本需求,但未考虑到不同病人的个体化情况,因此健康教育效果难达预期,不能使病人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从而有碍于疾病长期防控[11]。故此,加强对病人健康教育,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意义重大[12]。我院实施个性化教育和同伴支持模式来促进双相精神障碍病人康复,效果满意。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干预后YMRS、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Chyzzy等[1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可有效改善病人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情况,缓解精神症状、改善预后。本研究中个性化教育是基于每位病人个性化评估结果而制定,契合不同病人的认知及理解能力,使病人更易于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同时注重家属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更多家庭支持,也避免了家属照护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个性化教育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与家属的应对能力,还可以让病人掌握情绪控制与宣泄的方法[14-15]。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病人不良心理,提升病人治疗积极性有良好的作用,可促使病人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但是,仅依靠个性化教育对出院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社会能力的影响是有限的。同伴支持是指具有相同体验或遭遇的人们可以为面临同样境遇的人提供情感支持和构建希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分享信息、情感、观念或行为技能[16]。开展同伴支持活动,有利于通过康复榜样力量,帮助病友改善功能,回归社会。同伴支持会让病人真正体会到自己不被讨厌,真的有人从他们的角度考虑,这些同伴在传授他们知识经验的同时也和他们建立了牢固的友谊[17-18]。同伴支持是让病人走出自我世界的一种链接,提供同伴支持服务的过程可以促进其与人沟通、交流,提升情感和语言表达,改善社会功能,获得生活经验和自我康复的技能,这些均有助于其病情的持续恢复[19]。同伴在同伴支持治疗中建立了医生和病人的沟通桥梁,同伴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向病人阐明医生的医嘱,另一方面可以将病人的想法与意愿清楚地转达给医生,有利于促进医患双方彼此了解,提高精神障碍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2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干预后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SMI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Lyon等[2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可有效改善病人社会功能,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使预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本研究还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干预后GQOLI-74评分均有了明显升高,而观察组升高程度更加明显(P<0.05)。与Carroll等[22]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有助于双相精神障碍病人病情的控制、心理健康的改善、社会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在双相精神障碍病人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教育联合同伴支持模式可明显改善病人病情,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病人社会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双相精神障碍同伴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寻找失散的同伴
双相型障碍概述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