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经络腧穴梳理护理对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10-08 08:18罗莹华罗云丰
全科护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醒脑腧穴摄食

罗莹华,罗云丰,李 慧

吞咽功能障碍是中风病人常见并发症,进食困难、呛咳、哽噎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不仅影响病人进食,还可增加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对病人疾病预后尤为不利[1-2]。目前,临床针对吞咽障碍尚无特效药物,多通过吞咽功能训练、咽部冷刺激等手段减轻症状,预防肌肉群萎缩,以促进吞咽功能恢复[3]。但仅依靠外部躯体被动训练,干预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技术逐渐用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中[4]。针刺、腧穴梳理等为中医常见护理技术,可通过激发经络潜在机能,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5]。本研究将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经络腧穴梳理护理用于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中,旨在探讨对病人病情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84例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1~78(63.58±3.04)岁;病程5~35(18.96±2.15)d;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7例Ⅲ级,19例Ⅳ级,6例Ⅴ级。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2~76(62.77±3.15)岁;病程8~37(19.73±2.58)d;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8例Ⅲ级,20例Ⅳ级,4例Ⅴ级。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6]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7]中气虚血瘀证: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吞咽造影评估确认吞咽异常,仅为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病人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喉部手术史者;既往吞咽功能障碍、感觉性失语者;合并脑出血;舌肌萎缩史者等。

1.4 干预方法 两组病人均接受降压、调脂、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并配合空吞咽练习、摄食练习、咽部冷刺激等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在此期间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向病人提供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饮食护理,并做好环境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经络腧穴梳理护理:①醒脑开窍针刺法[8]。取人中、三阴交、内关、翳风、廉泉、完骨、风池穴,取0.3 mm毫针,常规消毒后直刺双侧内关穴0.5~1.0寸,提插捻转1 min;继刺人中,朝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雀啄手法,以病人眼眶湿润或流泪为宜;然后针刺三阴交穴位,沿胫骨内侧缘45°斜刺0.5~1.0寸,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1 min;刺风池穴,喉结方向进针2.0寸,小频率、高幅度捻转1 min,以病人喉部麻胀为宜;完骨、翳风穴刺法通过风池,刺廉泉穴,舌根方向进针1.5寸,间隔5 min,捻转行针1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持续4周。②经络腧穴梳理。选牛角、木质等梳子,从病人头部毛梢处旋转梳拢,首先从前额发际向后梳,然后反方向梳;从双侧耳郭上方分别向反方向梳,最后从头部中央向四周梳(女病人需披散头发),将膀胱颈、督脉、胆经、肝经、三角经作为重点梳理部位,每处梳5次或6次,梳头2次或3次,每次5 min,力度以病人舒适为宜,持续干预4周。

1.5 观察指标 ①吞咽功能:采用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wallowing Function Scale,SSA)[9]评估干预前、干预4周后病人吞咽功能,病人分3次吞咽5 mL温水,观察有无呛咳反应,从呼吸、软腭运动等方面评价,总分17~46分,评分低表示吞咽功能佳。②摄食能力: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10]评估干预前、干预4周后病人经口摄食能力,1分为完全无法经口摄食,7分为完全经口摄食,分值高表示摄食能力佳。③中医症候积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病人气短乏力、肢体肿胀、口舌歪斜等8个症状进行评分,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每个症状计0~3分,满分24分。③记录干预期间两组病人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脱水、窒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进食能力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西医认为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主要是由脑神经损害导致假性延髓麻痹所引起的,延髓内部包括舌咽、舌下等神经的运动核,假性延髓麻痹则吞咽控制能力下降,进而造成吞咽功能障碍[11]。中医将吞咽功能障碍归于“喉痹”“中风后遗症”等范畴,主要因中风后正气不足,阴阳失衡,经络阻滞,关窍闭阻,气机逆乱,神气失导,气滞血瘀,致喉咽开合失司、舌本失之濡养,表现饮水呛咳、言语不利、吞咽障碍等症状[12-13]。因此,益脑充髓、通利咽喉、疏通经络等在促进病人恢复中意义重大。

针刺、穴位梳理均为中医常用穴位刺激护理方法,具有活血通络、扶正祛邪之功,在促进障碍功能恢复中具有独特作用[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SA评分低于对照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经络腧穴梳理护理用于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中,利于改善摄食能力及吞咽能力,预防并发症。周海文等[16]研究显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与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以经络腧穴为主,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常用腧穴,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宁心安神之功效;人中属于督脉穴,是手足阳明经及督脉交会处,可开清窍、提神醒脑;三阴交属手足阴经,可调肝补肾、健脾益血;风池为阳维与足少阳之会,有疏导水液、清头利窍、豁痰利咽、壮阳益气等功效;翳风是手少阳三角经常用腧穴,具有散内泻热、益气补阳之功效;廉泉能够畅音关、利孔窍、利咽通络;完骨穴则能疏导水液、清热、祛风、宁神[17-18]。将毫针按照一定角度刺入上述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专业手法调动经脉之气,能够发挥通利咽喉、醒脑导气、疏通经络等作用,进而使得脑升散动觉之气,口舌咽喉神之所主,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改善吞咽功能及摄食能力的目的,有效预防营养不良、窒息等并发症。此外,张曼等[19]研究显示,醒脑开窍针刺法不仅可调节吞咽功能障碍病人颈总动脉与椎动脉,以增加脑供血,还可通过后组颅神经反射性的调节脑干束神经功能及运动皮质功能,改善病人咽部神经肌肉的神经支配,从而使已经减弱的吞咽功能与神经反射功能重建[20-21]。经络是机体脏腑器官联系通道,气血依靠经络通达全身,以营养组织器官。头为诸阳之首,汇聚机体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穴位,应用经络腧穴梳理法对头部各腧穴进行刺激,能够改善头部气血运行,疏通经络、通利咽喉;同时刺激腧穴还可兴奋大脑皮质或延髓,并将冲动传至咽部肌群,有利于吞咽功能重建。此外,经络腧穴梳理还可调节头部血液循环,加快经络传导,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疾病预后[22]。

综上所述,醒脑开窍针刺法、经络腧穴梳理联合用于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吞咽功能,减轻疾病症状,有效增强摄食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恢复。

猜你喜欢
醒脑腧穴摄食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研究※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