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情境驱动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My e-friend》为例

2021-10-09 08:37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凌润秋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版块整体教材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 凌润秋

近年来,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成了英语教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学科和教师开始研究整体教学模式,探讨该模式的优势。以小学英语学科译林版《英语》教材为例,该套教材的各个单元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且由不同教学版块组成。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各单元不同版块的功能和内容有时与单元主题关联性不大,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开始思考将各个版块内容相结合,使相同单元课时教学活动形成整体,为学生创设整体语言学习环境,便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能紧紧围绕单元话题构建语言知识体系。

我校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课时设计时加入“主题情境驱动”这一概念。我们在基本保留教材原话题的情况下,重新创设单元“大情境”,这些情境能将单元中独立的各个版块有机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语言练习空间和场景。经过一阶段的尝试,我们发现:对于单元目标的定位,我们开始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完整性。语言学习只有在一个完整的、连续性的文本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才可以进行一个周期的有意义的训练。对于语用任务的达成,我们开始充分考虑语用情境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英语作为非母语,孩子们在学习时,如果能有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和场景,就可以进行真实的语言操练,比机械学习更有效果。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们开始充分考虑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按照教材顺序,将单元逐个按序进行教学,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教学内容角度,将几个相对有共同场景和内容的单元整合在一起,构成“大单元”,那么对于学生记忆和学习语言来讲,都是比较合理的。

经实践研究发现,当前主体情境驱动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误区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小学单元整体教学成效。具体而言,首先,对于教材内容的把握不到位,诸多教师并没有合理把握教材内容,忽略了版块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对于单元教学目标的精准解读,进而影响到单元整体教学成效。其次,不重视单元主题情境创设,诸多教师表示创设单元主题情境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到讲课进度,在这种认知下,诸多教师没有有效实现单元主题情境创设目标,从而导致单元教学目标不明确。

下面,我就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My e-friend》一课为例,试谈在尝试进行主题情境驱动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思考。

一、立足目标解读,合理把握教材内容

基于主题情境模式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旨在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在主题情境下优化教学设计和活动。目前,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单元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单元间之间的联系,以及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衔接,没有单元整体感,不利于在一个连续的大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针对这一情况,相关的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全面分析教材,深入研究各个单元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从整体把握教材,实现目标的精准解读。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材Unit6为例,本单元的主要话题是“网友”。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接触过个人信息、学校生活和兴趣爱好等话题的学习,积累了比较多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等旧知。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教师在学生已有旧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朋友或是网友进行综合信息的介绍,希望能够构建一个比较丰富的语言训练主题,让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创设主题情境,彰显多元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为每个课时都创设了连贯、有效的主题情境(见表一)。

表一

第一课时以Peter’s e-friends为主题学习情境。Peter作为主线人物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了小组内交流、讨论的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说”的机会,让学生从谈论彼得的网友进而通过教材内容学习后,到谈论自己的网友,由简到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以Wang Bing’s elife 为主题学习情境。通过friends online, books online, fun online三部分板块进行拓展。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这一课时的话题有了递进,不再局限于讨论网友,而是从网友过渡到王兵的网络生活,有网上交友、网络阅读,也有网上娱乐。而所有教材中不同版块的教学内容,则放置于王兵的网络生活这一大情境中,给学生创造了完整、真实的语言环境。

第三课时以Our e-books为主题学习情境。将sound time融合在一本电子书中进行教学。语音部分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版块,因此,教师借助电子书,进行点读示范、跟读模仿、自主训练等活动,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

第四课时以E-clubs为主题学习情境。作为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时,课时的功能性比较强,它应该是建立在复习一个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的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主,教师通过创设网络俱乐部这一话题,将所有单元知识点加以融合、运用,在完整的情境中进行操练。

三、重组教材版块,实施整体课堂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单元的所有版块内容进行了课时重组。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为例。首先我们带着“单元统整,话题贯穿”这一教学理念展开教学(见表二)。我们反复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熟知课文中的词汇语法,掌握重点和难点,并考虑合理安排grammar time, sound time,以及fun time等环节的内容。其次,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主体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获得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最终,我们的话题锁定在以Wang Bing’s e-life作 为 主 题 学习情境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表二

Wang Bing通过几种不同的交友方式,交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通过对英国的朋友Peter进行介绍,复习了story time部分的重点句型;利用微信聊天,找到了加拿大的朋友,教学课文重点句型及其回答,将这部分语法点与chant进行结合,活跃了课堂氛围。接着主人公收到了来自希腊朋友发来的视频,学习了重点句型。最后美国的朋友发来了一封信件,教师结合了Do they…? What…do they like? 等句型教学。在进行句型巩固的版块中,教师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杀毒游戏,非常契合本单元网络的大主题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出有语法错误的选项,使语法学习不再枯燥乏味。第一篇章的末尾,利用录屏软件插入了一段对一般疑问句以及特殊疑问句的语法进行讲解。至此,语法部分教学告一段落。整堂课的学习完整性强、趣味性浓、层次性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在进行教学后,对每一次单元整体教学尝试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关于单元整体设计,我们从反复的实践中感知,必须要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在主题情境的驱动下,巧设课时话题,细化课时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在各课时的推进中让学生感知完整的语言语用环境,不断加深学生对各单元语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综上所述,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并且倡导各个地区的小学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明确当前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小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展开科目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情境教学模式与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融合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该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目标。针对这一情况,小学英语教师就需要加强对于主题情境驱动下的小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力度,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方法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此来保证主题情境教学模式,以及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能够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版块整体教材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