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热休克蛋白及氧化损伤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究

2021-10-09 07:38洪清楚方跃亭柳鹏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4期
关键词:心衰分级研究组

洪清楚 方跃亭 柳鹏翔

(1、厦门市第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0;2、厦门市长庚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慢性心衰为心脏功能或结构型疾病引发的一种以射血功能下降、心室充盈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病理改变,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当患者出现慢性心衰后,心脏的泵血能力会有明显的减退,加之受心室重构的影响,心功能有逐渐加重的退化趋势,因此临床在治疗方面颇为棘手[1],需寻求对该病具有特异性的检测指标用以评估疾病发展的程度,对该病患者预后具有重大价值。热休克蛋白(HSP)为一种应激蛋白,从生化性质、免疫结构、分子结构方面分析,该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在评估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2]。同时氧化损伤指标也能为该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探究HSP及氧化损伤指标与慢性心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8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的88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心力衰竭(NYHA)分级将研究组88例患者划分为:27例为Ⅱ级,32例为Ⅲ级,29例为Ⅳ级。

纳入标准:(1)两组对本研究情况知情且同意参加;(2)研究组患者均符合中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3];(3)患者NYHA分级均为Ⅱ级及以上;(4)具有呼吸困难、咯血、咳痰等症状;(5)能正常交流者。

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心肌炎或心肌梗死者;(2)确诊血液系统疾病或存在恶性肿瘤者;(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4)合并免疫或先天性疾病者。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血清热休克蛋白(HSP)、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检测,于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5mL并静置1h,在3000r/min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0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SP、MDA水平,比色法检测NO、LPO水平。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HSP、MDA、NO、LPO的水平。

(2)观察不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的患者HSP、MDA、NO、LPO水平对比。

(3)观察HSP、氧化损伤指标水平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均用±s表示,采取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检验,相关性系数以r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例数(n)性别平均年龄(岁)男女研究组对照组χ2/t值P值88 88 46 45 42 43 0.023 0.880 59.85±6.35 59.83±6.37 0.021 0.983

2.2 两组HSP、MDA、NO、LPO水平对比

研究组HSP、MDA、NO、LP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HSP、MDA、NO、LPO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HSP、MDA、NO、LPO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88 88 HSP(ng/mL)148.67±19.47*120.35±16.32 10.457<0.001 MDA(μmol/L)6.37±1.62*4.19±0.95 10.889<0.001 NO(μmol/L)75.59±23.52*39.46±12.76 12.666<0.001 LPO(μmol/L)5.89±1.13*4.33±0.63 11.311<0.001

2.3 不同NYHA分级HSP、MDA、NO、LPO水平对比

Ⅳ级HSP、MDA、NO、LPO水平高于Ⅱ级、Ⅲ级,Ⅲ级MDA水平高于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HSP、NO、LPO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HSP、MDA、NO、LPO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NYHA分级HSP、MDA、NO、LPO水平对比(±s)

表3 不同NYHA分级HSP、MDA、NO、LPO水平对比(±s)

注:与Ⅳ级相比,P<0.05,与Ⅲ级相比,P<0.05。

组别Ⅱ级Ⅲ级Ⅳ级F值P值例数(n)27 32 29 HSP(ng/mL)143.58±17.06#151.27±17.38#162.53±18.95 8.052 0.001 MDA(μmol/L)5.25±1.16#*6.18±1.75#7.68±2.53 11.652<0.001 NO(μmol/L)64.35±23.27#74.68±30.36#98.69±25.39 12.336<0.001 LPO(μmol/L)5.34±0.86#5.82±1.11#6.40±1.07 7.508 0.001

2.4 HSP、MDA、NO、LPO水平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

Spearman数据处理得知,HSP、MDA、NO、LPO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353、0.381、0.382、0.261,P=0.007、0.004、0.002、0.011)。见表4。

3 讨 论

在心衰的发展期间,通常存在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水平上升情况,这为医师诊断患者心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提升预后情况具有重大的意义[4]。现阶段该病较常见的诊断方法为心动图指标(如射血分数等),但老年心衰患者多数存在多种慢性病,如肾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疾病,且老年人病情较重时不宜搬动,心动图检查受限,临床观察发现具有心衰体征及临床症状约30%-50%的患者射血分数均在正常水平,加大了评估的不准确性,不能有效地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

心衰的发病、发展机制为心肌重构,且通常存在多种内分泌因子释放情况,这也是造成心肌功能、结构及表型改变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心衰为人体的应激因素,能致使HSP水平发生改变,且与该病严重程度有着密切联系[5]。当患者处于其他应激或高温状态下,就会因热激发合成HSP,用以保护机体。该蛋白通常存在于内质网、细胞核及细胞质等位置,可对患者机体内的多种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能阻止蛋白质变质、错误折叠、清除变性的多肽等。经上述表2、表3得知,HSP在患有心衰及正常人群中的特异性较高,且在不同程度的心衰中也具有显著的水平差异。Ⅳ级HSP水平高于Ⅱ级、Ⅲ级,Ⅲ级HSP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HSP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陈伟[6]等学者提出的研究结论具有同质性,但本研究与其对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本研究增加氧化损伤指标的检测价值分析。MDA、NO、LPO为临床常见的氧化损伤指标,为评估患者病情的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因心衰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这其中就以氧化损伤指标水平的改变较为显著。研究发现,Ⅳ级MDA、NO、LPO水平高于Ⅱ级、Ⅲ级,Ⅲ级MDA水平高于Ⅱ级(P<0.05),Ⅲ级NO、LPO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MDA、NO、LPO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知HSP、氧化损伤指标水平与NYHA分级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综上所述,HSP、MDA、NO、LPO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大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心衰分级研究组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