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检验价值分析

2021-10-09 07:38周丽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4期
关键词:胆红素尿酸血清

周丽清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堵塞,从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把冠心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稳定型冠心病[1],而世界卫生组织把冠心病分成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肌缺血、缺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猝死五大类型[2]。造成冠心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炎症、肥胖症、高血压等都有可能造成冠心病的发生,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造成冠心病,如缺少运动,饮食不合理,吸烟喝酒等。临床实验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标与健康人士存在着很大的差异[3],为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本文将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冠心病患者中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检测,并将其指标与健康人士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在同一时期在我院体检为健康的人员中挑取52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经冠脉造影确诊。排除观察组中具有重要器官病变者,观察组中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的检测,具体操作为:在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的情况下,对研究对象采取抽血检测其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应用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尿酸酶定法测定尿酸的水平,另外给予观察组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来评估患者患病程度,记录并统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研究对象的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以及尿酸水平。另对观察组患者不同狭窄程度的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水平进行观测统计[4]: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法)根据患者的狭窄积分可分为0-1分组,2-20分组,21-40分组,>40分组。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分别用χ2、t检验,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如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s)

注:两组对比结果,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χ2/t值P值例数(n)52 52男/女25/27 24/28 0.039 0.844平均年龄(岁)63.23±2.41 62.72±2.82 0.991 0.324平均病程(年)3.09±0.52

2.2 两组血清胆红素比较

由表2,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的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以及血清总胆红素均明显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红素的比较(±s,μmol/L)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红素的比较(±s,μmol/L)

注:两组对比结果,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52 52血清直接胆红素6.35±1.29 4.71±0.88 7.573<0.001血清间接胆红素9.61±1.18 7.02±1.22 11.004<0.001血清总胆红素15.98±5.53 11.55±3.26 4.976<0.001

2.3 两组尿酸比较

由表3可知,观察组的尿酸含量显著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的尿酸含量对比(±s,μmol/L)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的尿酸含量对比(±s,μmol/L)

注:两组对比结果,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52 52尿酸含量274.79±23.71 372.17±32.58 17.427<0.001

2.4 不同狭窄程度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比较

由表4可知,观察组中的患者的狭窄积分不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标也不一样,且狭窄积分越高,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以及血清总胆红素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酸指标随着狭窄积分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之间的狭窄积分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观察组患者不同狭窄程度的血清胆红素以及尿素指标比较(±s,μmol/L)

表4 观察组患者不同狭窄程度的血清胆红素以及尿素指标比较(±s,μmol/L)

注:表格中相邻两组的对比结果,P<0.05。

狭窄积分0-1 2-20 21-40>40血清直接胆红素6.33±1.34 5.61±1.17 4.78±0.81 3.95±0.77血清间接胆红素8.92±2.10 7.84±1.73 6.62±1.55 5.75±1.12总血清胆红素15.58±2.70 13.17±2.09 11.22±1.87 9.66±1.25尿酸283.51±20.64 334.63±23.51 367.98±27.72 453.04±26.66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且冠心病的发作具有季节性,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呼吸急促、胸部压迫等,早期往往为无症状表现,仅表现为运动后心电图检测异常,多发于中老年人群[5]。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增加,且我国人口基数大,冠心病患者也随之增多,因此冠心病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关于冠心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等与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冠心病与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关系密切,且血清胆红素的总体水平越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越高,而尿酸的水平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成正比[6]。

血清胆红素作为体内衰老红细胞裂解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产生的的一种物质,主要是由血红蛋白转化而成。冠心病的发生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密切相关,故血清胆红素在延缓冠状动脉硬化的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可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其主要作用途径包括:促进细胞黏附、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以及血栓的形成,还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最终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7-8]。血清胆红素还可通过清除活性氧、抑制蛋白酶C的活性、增加血红素氧化酶的活性来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另外,尿酸高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结合在一起,会造成血管病变的加重,导致发生冠心病,也会使心血管的危险事件发生明显增加,而尿酸降下来之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高尿酸主要是通过导致增加血管的收缩,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增加氧化应激和局部的炎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研究证据表明:“尿酸”增多,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伴随着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以及参与炎症反应,大大助长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9-10]。

在本文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可见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指标检测对冠心病的重要性,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以及血清总胆红素均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酸却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在观察组对不同狭窄程度的冠心病的患者的检测当中,狭窄积分越高,血清胆红素的指标越低,尿酸指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随着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加重,血清胆红素的指标越低,而尿酸的指标越高。因此,对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指标,有着重大的价值,可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并及时做出治疗以及医疗计划的调整,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胆红素尿酸血清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血清GAD、ICA及C-P联合检测对Ⅰ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喝茶能降尿酸吗?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