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Bartlett 手术治疗足拇趾嵌甲性甲沟炎的效果

2021-10-09 03:51
医学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甲沟炎甲床皱襞

孙 鹏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骨科,天津 300480)

甲沟炎(paronychia)是一种累及指甲周围皮肤皱襞的炎症反应,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触痛性以及疼痛性甲周组织肿胀[1]。嵌甲性甲沟炎是甲沟炎中的常见类型,多发生于足趾,趾甲会向侧面生长,剪缘与周边甲沟呈现为锐角,负重时脚趾受到刺激,软组织发生损伤,最终导致甲沟炎[2]。嵌甲性甲沟炎具有痛苦大、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等特点,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疼痛,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出现化脓性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拔甲术是传统临床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主要方式,但约30%患者术后会出现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情况[4],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式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改良Bartlett 手术治疗足拇趾嵌甲性甲沟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收治的40 例足拇趾嵌甲性甲沟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 例。观察组中男性11 例,女性9 例;年龄15~55 岁,平均年龄(36.25±9.11)岁,其中15~29 岁3 例,30~39 岁10 例,40~55 岁7例;病程5~15 d,平均病程(7.85±2.56)d;对照组中男性12 例,女性8 例;年龄20~55 岁,平均年龄(34.85±9.31)岁,其中15~29 岁4 例,30~39 岁8例,40~55 岁8 例;病程4~16 d,平均病程(7.65±2.78)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甲沟炎合并足拇趾嵌入甲皱;②首次接受治疗;③年龄≥15 岁。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瘢痕体质;②凝血功能障碍;③无法耐受手术;④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治疗;⑤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拔甲术进行治疗:确诊后通过血管钳对趾甲、甲床组织进行分离,拔除病变趾甲后,利用凡士林纱布对创面进行覆盖,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加压包扎。

1.3.2 观察组 采用改良Bartlett 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对足部常规消毒,铺设无菌铺巾,通过1%利多卡因对足拇趾趾根处进行浸润麻醉。在嵌甲侧甲缘2~4 mm 做一甲基质至趾端的切口,手术刀方向与嵌入方向基本平行,从切口内估算嵌入甲的深度,再做一弧形切口切除正常组织及部分或全部肉芽组织,于切口内沿保留皮条切除嵌入的甲板及甲基质,破坏甲床,冲洗后将嵌入的皮条外翻进行间断缝合,使甲皱襞从甲缘牵开。术中由于保留皮条部分,可能发生部分肉芽组织出现断端,应及时进行断端缝合。切除操作应缓慢、轻柔,避免对跖侧趾神经造成损伤。冲洗止血后,间断缝合切口,将甲皱襞从甲缘牵开,通过无菌纱布进行加压包扎。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干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疼痛情况)、感染发生率及复发率。①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组伤口完全愈合后,手术部位无趾甲生长,甲唇与切除后剩余脚趾靠拢,无嵌甲或感染等不良情况为治愈;对照组伤口完全愈合后,手术部位趾甲继续生长,无嵌甲或感染等不良情况为治愈。②疼痛情况: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价,分为0~10 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9 例,治愈率为95.00%;对照组治愈16 例,治愈率为80.0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7,P=0.151)。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换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1 例感染,感染率为5.00%;对照组未发生感染。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6,P=0.311)。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均无复发,仅1 例因术后中考跑步时间长、强度大,导致基质损伤恢复欠理想,需要二次手术,见图1、图2。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20.0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

图1 基质损伤

图2 稀释碘伏盐水泡足治疗

3 讨论

嵌甲性甲沟炎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甲沟炎类型,是由于趾甲嵌入甲沟导致的趾甲疼痛、感染、化脓[5]。嵌甲性甲沟炎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穿鞋不当、趾甲剪切方式不当等,导致甲沟逐渐加深,趾甲在生长过程中嵌入肉里,同时受到细菌感染,最终导致发病[6]。根据嵌甲性甲沟炎的病理过程,可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7]。Ⅰ期为炎症期,主要表现为侧方甲皱襞有轻度红肿、压痛;Ⅱ期为脓肿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多汗、压痛加剧,两侧甲皱襞肿胀程度加剧,超出甲板侧缘,且有渗液流出,分泌物有腥臭味;Ⅲ期为肉芽形成期,甲皱襞侧方有肉芽组织,感染进入慢性阶段,症状反复急性发作[8,9]。嵌甲症甲沟炎的治疗应从指导患者正确穿鞋及修建趾甲开始,对于Ⅰ期病变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局部换药、引流等保守治疗措施,但对于Ⅱ期、Ⅲ期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传统临床中一般先对患趾进行神经阻滞麻醉,随后拔除趾甲,但这种方式复发率较高,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痛苦较大,患者接受程度较低[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换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改良Bartlett 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且复发率低,考虑原因为改良Bartlett 手术主要是在脚趾侧方中线周围作梭形切口,与趾甲甲缘约4~5 mm,切除正常无炎症的组织,将甲皱襞从甲缘中牵开,从而解除嵌甲[11]。有研究发现[12],近侧甲皱襞下存在一定长度的甲床根,当甲床根存在时,趾甲会再次生长,因此根治甲沟炎的关键在于使趾甲永久性变窄,可部分切除有生育基质的甲床和甲根边缘生化基质。本研究为了达到彻底治疗,避免复发的目的,仅对嵌甲侧嵌入的趾甲、甲床、甲基质部分完全切除,不仅有效处理了嵌甲部位的炎性组织,同时也扩大了甲缘,完全杜绝了趾甲再次生长的条件,彻底消除了病灶,避免了甲沟炎的复发[13]。改良Bartlett 手术术中的关键包括以下3 点:首先,清除嵌入甲缘部分的趾甲,包括趾甲根部基质,从而缩短趾甲;其次,清除嵌入甲缘的趾甲下部甲床,杜绝趾甲生长的条件[14];最后,切除甲皱襞,但不要求完全去除增生的肉芽组织,使甲沟变的更加浅、薄,缓解甲缘软组织受压[15],虽然有可能因为保留了部分肉芽组织而导致局部坏死,但随着趾甲刺激的消失,坏死可自行脱落而无需特殊处理。

综上所述,改良Bartlett 手术治疗足拇趾嵌甲性甲沟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治愈率较高,且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缓解疼痛情况,同时感染、复发风险较少,预后良好。

猜你喜欢
甲沟炎甲床皱襞
甲沟炎切不可小视
甲沟炎切不可小视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甲板前置治疗甲床部分缺损
微型甲瓣在拇指甲床重度缺损中的应用
自体甲床移植在手外伤甲床缺损中的应用
改良“V-Y”推进皮瓣结合甲床延长修复指尖缺损
甲沟“V”形切除合并浅甲沟重建用于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疗效观察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6 例经关节镜诊治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