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021-10-09 03:51蒋芝月
医学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男护生维度变量

李 红,盖 云,蒋芝月,3

(1.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3.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是一个人在某一职业中对自己的认知或该职业的集体认同[1]。护理本科生作为准护士,其职业认同是指自己对护理工作性质、特征等认同的心理状态,包括对自己专业的知识、价值观及技能的感知和认同的自我概念[2],是专业学习、学科发展和职业稳定的基础,其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受到媒体、教育经历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4]。因此,了解男护生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既往研究显示[5-8],性别、年龄、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理由、学历、临床见习经历、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等是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然而各因素间是如何影响男护士职业认同,其作用路径和作用大小如何,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护生职业认同的潜在影响因子,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男护生职业认同的作用路径及大小,为提升男护生职业认同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20 年5 月-8 月,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贵州省某医学院校所有本科男护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在校护生;②男护生(包括助产专业男生);排除标准:①已毕业;②不愿意参加本研究;③确诊或疑似为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本研究已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调查内容为年级、生源地、第一志愿、家庭情况、在校参加社团、担任学生干部、选择专业理由、专业见习经历、就业意愿、疫情相关题目等20 项。

1.2.2 护生职业认同量表(PIQNS)该量表包含5 个维度:职业自我概念(F1)、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F2)、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F3)、职业自主选择性(F4)、社会说服(F5),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其中第12 题为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表明职业认同越高[9]。

1.2.3 护理本科生职业相关社会支持量表 参照陈燕雅研究设计量表[10],量表由客观支持(8 个条目)、主观支持(6 个条目)和支持利用度(8 个条目)3 个维度构成,共22 个条目组成,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计分,得分越高,职业相关社会支持越大。

1.2.4 资料收集 在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利用问卷星平台生成访问该电子问卷的链接或二维码,由护理学院各年级辅导员将该链接和二维码分享至各班级微信群或QQ 群,督促本班男护生填写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214 份,收回问卷205 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 份,有效率为94.39%。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和AMO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因不同特征男护生职业认同得分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潜变量和测量变量之间的测量模型,采用一般化最小平方法(GLS 法)建立各个潜变量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去除无效路径和无关变量后,根据修正指数(MI 值)对模型进行修正,确定最佳模型,并根据多种拟合度判断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

2 结果

2.1 本科男护生一般资料及职业认同、职业相关社会支持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在17~25 岁,平均年龄(20.46±1.53)岁;以农村生源为主(81.46%),独生子女29 名(14.15%),少数民族94 名(45.85%),理科生183 名(89.27%),大一92 名(44.88%),大二56名(27.31%),大三34 名(16.59%),大四23 名(11.22%);入学时调剂志愿达61.46%,内心喜欢本专业17 名(8.29%),父母要求9 名(4.39%),有本专业见习经历52 名(25.36%)。调查显示,男护生职业认同得分为55(49,64)分,职业认同5 个维度中“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维度分数相对最高,其次是“职业自主选择性”维度;男护生职业相关社会支持得分为70(65,85)分,三个维度中,主观支持条目得分最高,而支持利用度条目得分最低,见表1。职业认同与职业相关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显示,职业认同与职业相关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56),见表2。

表1 职业认同及各维度得分情况[M(P25,P75),分]

表2 职业认同与职业相关社会支持的相关矩阵(r)

2.2 构建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潜变量将职业相关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得分及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影响职业认同的因素作为观察变量,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潜变量,KMO 值为0.743,Bartlett 球形检验近似χ2值为655.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因子分析。采用正交旋转中的方差最大化旋转,共提取4 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55%。公因子1 命名为专业认知因子,公因子2 命名为专业意愿因子,公因子3 命名为公共卫生事件因子,公因子4 命名为职业相关社会支持因子。相关变量赋值见表3。

表3 自变量名称及赋值

2.3 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及相关理论研究,将公因子1~4作为外生潜在变量,各因子组成变量作为观察变量。F1、F2、F3、F4、F5 分别作为职业认同的观测变量,职业认同为内生潜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假设,见图1;采用GLS 进行参数估计,根据结构方程模型MI 的提示,经过模型的设定、识别、除去无效的路径及变量,不断地修正确定最佳模型,见图2;经过修正的模型拟合度良好,均达到相应的参考指标,模型可以接受,见表4;各路径系数中,专业意愿因子对职业相关社会支持的作用路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公共卫生事件对职业相关社会支持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护生职业认同均受专业意愿、职业相关社会支持和公共卫生事件三个因子的影响(P<0.05),见表5;其中专业意愿和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对男护生职业认同产生直接影响,还可通过职业相关社会支持对职业认同产生的间接影响,其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46 和0.067,见表6。

表4 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修正拟合结果

表5 最优模型路径系数估计结果

表6 男护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效应分解

图1 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模型假设

图2 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标准化路径图)

3 讨论

本研究中本科男护生职业认同得分为55(49,64)分,职业相关社会支持得分为70(65,85)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与周群等[11]对新一代男护生职业认同的调查结果接近,而职业相关社会支持得分低于陈燕雅调查的本科护生水平[12]。这一差距可能源于职业相关社会支持的研究对象较少集中于男护生本身,其研究中多以女护生(士)居多[13-16],且因性别刻板等原因,男性进入护理职业获得的支持,远低于女性[17]。对男护生职业认同与职业相关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护生职业相关社会支持会对职业认同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6,即男护生的职业相关社会支持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随着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和社会对医护人才,尤其是男护士的需求更为迫切,促进男护生职业认同的发展,才能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卫生人才的能力要求[18,19]。现阶段男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有进一步提高的需求。因此,探讨影响其职业认同因素的作用机制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专业意愿因子对男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最大,总效应作用高达0.516。说明男护生职业认同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对专业的选择,提示发自内心喜欢而选择专业的重要性,在内心接受并喜爱这份职业的基础上继而才能寻求和领悟更多职业相关的社会支持。同时,任何影响男护生选择本专业的原因都可能影响其对职业的认同感,而我国乃至其他国家,男护生现阶段的职业发展仍存在传统性别刻板印象,从事该行业需要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男护士面临低支持率和高流失率的职业问题[20-22]。

研究显示[8,16],社会支持与护生职业认同存在相关性,但职业认同所需要的社会支持又区别于一般的社会支持,其在信息建议和指导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来自学校、家庭或社会的职业相关支持,或许会在男护生本科阶段的职业认知、期望、情感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显示,职业相关社会支持对职业认同为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241。有研究认为[23],护理人员领悟社会支持越多,心理弹性的水平就越高,其面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越强,在间接减轻职业怠倦,增强职业认同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亦提示男护生应积极主动寻求并领悟身边可利用的资源,促进自身职业认同的发展。

本研究发现,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因子对男护生职业认同影响的总效应值为0.347,其中直接效应为0.280,通过职业相关社会支持所作用的间接效应值为0.067。原因可能是特殊的社会形势可能会影响在校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性和正确性[24]。有研究调查显示[25],突发事件并未降低护生的从业意愿;相反,护生从该类事件中更加坚定了从事自身专业的决心,以寻求在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地方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但该类事件在影响男护生和女护生之间的职业认同是否相同还尚不清楚[26]。

本研究不足:由于所调查对象为同一所医科大学男护生,不同地域研究纳入的影响因素不同,结论的推广有所限制,但这使研究结果也更具有针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研究将纳入更多地域的男护生群体,动态了解男护生职业认同及影响因素,提升男护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护理职业的获得感。

4 总结

在校阶段是男护生职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期,且教育在帮助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不同于既往分析职业认同影响因素时使用的回归和相关系数的方法,而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各影响因素的路径及大小进行分析,发现提升男护生职业认同最主要的还是转变学生的专业意愿,且所调查男护生职业认同水平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教师作为护生获得职业相关社会支持的主要途经之一,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发展动态,利用有利的社会素材,帮助男护生纠正专业选择动机。同时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职业发展方向和自身成长等角度思考并评价职业获益,降低男护生离职倾向。

猜你喜欢
男护生维度变量
男护生在妇科实习期间的应对及带教技巧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我院在校男护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不同学历男护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