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0-09 03:51陈淑玲
医学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心绞痛发作冠心病

陈淑玲

(庄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辽宁 庄河 116400)

冠心病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特点[1],主要表现为疼痛、气促、乏力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且频繁发作会造成心脏猝死或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由于该病病程较长,加之心绞痛发作,临床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辅以有效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3]。临床护理路径是指为某类特殊患者制定的标准化护理计划模式,可给予患者预见性和主动性护理干预。目前,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但已有临床研究结果受到样本量、地区及研究对象等因素的限制,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4]。本研究主要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庄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96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3 例;年龄46~76 岁,平均年龄(61.13±5.24)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4.19±1.05)年;稳定型30 例,不稳定型18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0 例;年龄45~77 岁,平均年龄(62.31±5.26)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4.14±1.52)年;稳定型29例,不稳定型19 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5];②均经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心脏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等患者;②合并严重脑血管、肝、肾功能疾病;③精神异常、语言障碍等患者;④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护理干预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①基础护理:常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同时讲解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注意事项等内容,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②遵医嘱:严格执行医嘱,做好治疗护理,加强体液的管理,检查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③落实营养支持管理;④对于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患者,做好安抚和开导工作。

1.3.2 观察组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①建立临床路径表:依据患者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临床路径干预计划。②实施护理计划:ⓐ入院第1 天: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住院环境,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结合一般资料开展针对性健康宣讲。讲解病房周围环境,告知用药时间、剂量,同时强调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重点讲解疾病发病因素,减少个人因素造成的发病情况。ⓑ入院第2天:依据个体饮食习惯科学指导饮食,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能锻炼,同时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针对性疏导;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主动关心患者,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入院第3 天:依据患者文化程度进行系统健康宣教,采用多媒体、个别指导等多种方式向患者讲解冠心病心绞痛病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护理干预重要性、突发心绞痛处理措施,并告知患者遵医嘱的重要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住院期间: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了解患者生活习惯规律,询问患者睡眠情况,并指导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为临床护理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出院前3天:根据患者治疗情况,给予护理指导,并嘱咐其严格遵循医嘱;重点讲解心绞痛发作应对措施,并进行演练,提升自身自救能力;ⓕ出院当天:做好出院指导,告知家庭自我监测的重要性,讲解家庭健康教育和注意事项,并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定时进行随访,了解情况。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脏功能指标(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脏每博输出量)、生活质量(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生活质量[6]:采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包括心理健康(80 分)、社会功能(60 分)、物质生活(80 分)、活力(70 分)、情感职能(80 分)、生理功能(8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7]: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90 分以上为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满分为100 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

表1 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后心率小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脏每博输出量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率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脏每博输出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观察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活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2/48),低于对照组的10.4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危重症疾病,在急性发作情况下如果处理或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死亡[8,9]。目前,临床在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护理干预,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0]。常规护理模式遵医嘱进行干预,重视对疾病本身的护理,容易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整体护理效果较不理想[11]。临床护理路径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具有专业性、预见性、有序性以及全面性,可以依据患者、医院、护理人员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12,13]。目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较广泛,但是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尤其是在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等方面较为明显,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该结论与卓儒红等[15]研究基本一致,进一步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观察组干预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脏每博输出量大于对照组,心率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心率恢复,预防心绞痛的发作。观察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活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有序、规范的护理干预,为临床护理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远期治疗效果,同时可促进和谐护患关系建立,提高护理满意度,为护理和治疗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心绞痛情况,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发生几率。

猜你喜欢
心绞痛发作冠心病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