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的古典诗歌鉴赏探析

2021-10-09 08:57肖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抒情古典手法

肖阳

高中语文中的古典诗歌鉴赏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古代诗歌包括古诗、唐诗、宋诗、宋词、元曲、明诗、清诗以及对联等,高考对古典诗歌的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文字表述性试题来体现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诗歌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歌咏言”,诗歌中往往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要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纵观近几年来高考语文中的诗歌鉴赏试题,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密切关注诗歌的题目

诗歌鉴赏,首先要看的便是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能够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便可了解其作品主要内容、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诗恬淡平和,王维诗诗中有画,李白诗清新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词婉约含蓄)及其意趣、主张、观点、看法等,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鉴赏诗作。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一般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介绍诗人的经历外,一般还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三、准确解读诗歌的题材

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四、密切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五、要注意文中的注释。

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如陈与义的《春寒》①“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的注解①: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1129),时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作者此时避乱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这是在告诉你本诗的时代背景,了解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后,对它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六、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的语言特点是意蕴多、凝练、含蓄、富有节奏和韵律。能用来回答诗词语言特色的词语有:雄浑飘逸、沉郁顿挫、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语言特色常常与作者的创作风格有关。如李白诗雄浑飘逸,王维诗清新自然,陶渊明的诗真切平淡,李商隐的诗华美绚丽,苏轼、辛弃疾的词雄浑豪放,李清照、柳永的词婉约凄清等。

七、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中关于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之一。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诗词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常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表现手法含描写手法(衬托——正衬、反衬,联想和想象,白描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借代、夸张、对比、互文、比兴、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表达技巧是作者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在做分析技巧型的题目时应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八、触摸作者的情感脉络

诗词是情感的载体之一,其情感不外乎是欣喜、欢快、向往、哀怨、憎恶、忧愁、怀乡思亲、离愁别恨、忧郁沉闷、道古伤今等。在鉴赏诗词時特别要注意诗词中的“情语”,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词中的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

如果能将以上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对一首诗词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并好好地组织语言加以表达,相信我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将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猜你喜欢
抒情古典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会抒情的灰绿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约会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