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风扬帆——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多学科融合之我见

2021-10-09 08:57杨琨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

杨琨

内容提要:高中音乐鉴赏课课堂教学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鉴赏  学科融合

高中音乐鉴赏课课时少,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加以这门课程在高中课程中又属于冷、偏、难科,学生又不怎么待见,因此,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领辟奇径。本人在教学中,尝试将高中学生学习的语数、理化生、政史地等多学科知识融入音乐鉴赏课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求教于同仁。

一、 讲故事,激兴趣

在音乐鉴赏课上,随着各学科的学习进度,经常抛出一些科学家或名人与音乐的故事,这方面的材料非常丰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例如,

爱因斯坦科学研究的两大工具:一是数学,二是音乐。读过爱因斯坦传记的人,也许都不会轻易忘记这位科学巨匠的另一种生活:他常常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并在美的和谐中触摸宇宙的“神经”。他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家也经常举行音乐会,爱国斯坦是常客。普朗克家弹得一手好钢琴,爱因斯坦常与他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大师心心相印,无论在科学领域,还是在艺术领域,他们都用亲密的“语言”互相交流。共同描绘一幅壮丽的蓝图。

中国近现代大画家丰子恺,有音乐论著多种。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是非常优秀的歌曲作家, 最为中国人熟悉的是他的歌曲《亲爱的中国》。前西德总理施密特是钢琴家等。

二、 唱诗词,识共性

“诗歌”,顾名思义,“诗”和“歌”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化里,诗歌与音乐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以抒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我国历代诗歌都具有格律化、音乐性、“韵律美”。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唐宋元时期的律、绝、词、散曲,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对音乐美的追求与进步的足迹。清人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课堂教学中搜集一些学生熟悉的诗词吟诵或古诗词谱曲传唱的音像,强化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三、 谈数理,说音论

音乐与数学知识密不可分,音乐中的音程、音符、和声、节奏和结构都与数学有着微妙的关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做个实验,把熟悉的音乐作品的音符按音高与坐标的对应画出其音乐曲线,你会惊奇地发现,美妙的音乐,其曲线图也是优美的,反之,也成立。在表现音乐声响的和声中,更强烈地表现出了音乐与数学的微妙关系,也正基于此,音乐理论作曲家母尼兹.豪普德曼称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黄金分割”在音乐结构中的运用更为广泛。比如,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作品《第一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总长度为214小节,高潮点正好落在214×0.618=132小节处。

通过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发现音乐中处处体现了数的语言,形的语言。爱因斯坦曾把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称为是由乐谱组成的世界。

四、论生理,识音乐。

听觉( hearing )作为重要的人体感觉器官,在学习、认识、理解和接受音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它不仅能辨析声音,把握音高、音色、音质、音阶、音节,而且能随着能力的提高而能帮助主体辨识不同类型的音响。所以说听觉是音乐存在的前提,音乐也最直接地与听觉联系。

许多生理过程都受到音乐的影响,包括心律、血压、呼吸律、肌肉紧张度、瞳孔扩大、消化、脑波、脑化学等变化。国际音乐医学学会的医生把音乐用于各种各样的治疗情境。对于晚期癌症、慢性背痛和脊椎损伤、严重烧伤、精神障碍、牙疾、劳损、以及由于压力造成的偏头痛、高血压和溃疡等疾病,音乐具有一定的止痛和消解痛苦的效果。巨响的音乐会损伤听觉,尤其危险的是通过耳机聆听某些通俗音乐,特别是重金属音乐。

日本奈良教育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福田曾说过:“音乐驱除恐惧,缓解压力;同时音乐也使人们失去理智,神经麻痹,思维僵化,感情用事。我们或许认为自己在操纵和利用音乐,其实,我们才是被音乐控制、摆布的傀儡。”这里,音乐承担着激发、培育和代表群体感情的功能。音乐行为的生物学视野展示了音乐与身体的协同关系。人类的身体系统(听觉的、视觉的、动作的、中枢神经等系统)参与并创造着我们称之为音乐的有序的声音,反过来讲,音乐经验又影响着我们的身体。

五 讲政史,引情感。

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音乐教育延续了音乐艺术的发展,更渗透着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背景内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成长。“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课是艺术素质形成的主战场,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师要继续以课堂为主阵地,老师们要尊重教材、尊重原著,引导学生追溯中国文化美的根源,引领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教与学达成共享,教学同乐,以音乐文化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知识结构,净化学生心灵,涵养内在品质,提升综合素养。

总之,在实施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灵活地应用多学科知识,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桥梁,使学生通过多样的体验,建立对乐曲的认知,积累鉴赏方法,提升鉴赏能力,满足情感需要。

参考资料:

1、《谈数学与音乐的关系》上海大学 常沁怡

2、百度文章《音乐对人类生物学的影响》

3、临沂市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会议。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音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音乐
聪明的学生等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