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出来的好习惯

2021-10-09 18:57高凌蓝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三毛小猫习惯

高凌蓝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⑴《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细心;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所说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养成的最基础时期,因此,对他们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们爱听故事,我何不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呢?于是,在学期开始之初,我总会利用中午时间给他们读一篇小故事。坚持一段时间后,嗓子就罢工了。不愿放弃培养孩子习惯的大好时光的我,开始思索:怎样才能鱼和熊掌兼得呢?新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量极大的世界,各类产物应运而生,有声读物就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有声读物就是有声音的书。辞海中的定义为:录制在磁带中的出版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可发音的“电子书”。我何不利用这个新兴事物来个一举多得呢?

一、听之,趣味浓浓

古人把听讲分为三等:上等的是入神听,中等的是用心听,下等的是马虎听。在活动开始之初,孩子们多半还是停留在“马马虎虎听”的阶段。比如:有的孩子在听的时候还会有些坐不住,小手会止不住摸东西。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对症下药,采取了小策略:在选择故事时,一定选择角色多,生动、有趣的内容,以此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从而带他们走进故事的世界。

除此之外,我还布置一项亲子阅读作业——希望家长们每晚给孩子读故事10分钟。家校合作,使孩子更快的进入状态。不久,家长在家校上反映,孩子每天都嚷嚷着要听故事,不听都睡不着觉了!不光如此,在学校时,孩子们也总会缠着我要听故事。不知不觉中,听故事俨然成为了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读之,初见成效

听习惯后,孩子会趋于一种疲乏的状态,进入听的“瓶颈期”,看来又得想出点招数来治治孩子们的“听力倦怠”。

J.凯根说:“对于儿童,模仿可以是一种获得愉快、力量、财富或别的渴望目标的自我意识的尝试。”在学习每篇课文前都要求孩子们预习,第一条便是要求孩子大声跟读课文录音,以此慢慢培养语感,何不在听故事时也让孩子去模仿朗读呢?

于是,在一次听《爱看电视的小猫》时,我引导:

“你们喜欢故事中谁的声音?”让孩子在关注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会注意听声音。

孩子们的想法很一致:“小猫!”

“为什么呢?”

“小猫的声音很动听!”

“小猫的声音和其他几个不一样,所以印象特别深。”

看,孩子们已自然的注意到了声音的不同,我伺机继续引导,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来展示自己,小猫的形象被孩子们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着实让我惊叹孩子们的模仿力和表现力!

自从这一次朗读模仿后,孩子们对“听故事”的积极性又提高了,甚至连故事中的背景音乐,都深深刻在孩子的心中,时不时就听见他们的哼唱。我的成就感顿时油然而生。

三、悟之,能说会道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能“听故事、看音像作品,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有了新课标的指导,我更放手做此事。

在我看来,要求孩子复述内容及情节,其实就是让他们在完成一道特别的“阅读题”,一道需要在脑海中完成的题目。所以这就不仅要求他们做到“上等听”,更要求孩子能初步整理脑海中的资料并整合成所需要的答案,这对孩子的能力要求就渐渐提高了。

听着挺难,但分解为一个个针对性的小问题后,一切都将迎刃而解。再说《爱看电视的小猫》这则。该则故事共分有四集,所以每一次听之前,就是对孩子上一次“听”的检查,和他们对脑中资料的搜索整理。比如在听第四集前,我问孩子们:“上一次咱们听到哪儿了?”孩子们会马上开始找出他们所认为的,最能让人明白的情节鸡儿展开讨论。

在孩子们自己的一番争论中,得出了结论,看来不需要我出马,在相互的启发下已经找到答案了。我趁热打铁,再次抛出问题:“今天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咱们一起去听听吧!”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聆听,有的放矢,使之更有效率。

在听完第四集后,我又问:“今天小猫怎么了?”在不停追问中,帮助孩子们整理资料,抓住关键信息。虽然还是有点琐碎的,但孩子们的侃侃而谈和自主的争论,已经充分说明了“听故事”为他们带来的能力培养,我也和他们一起乐在其中。

四、乐之,激发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从一、二年级的不少于5万字,到五、六年级的不少于100万字。可见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是无法满足学生阅讀需求量的。正当孩子们对“听故事”的兴趣愈来越浓时,我趁热打铁推荐他们“看故事”。比如我给孩子听了《三毛流浪记》,孩子们一直津津乐道,于是我介绍道:“《三毛流浪记》讲述了三毛的辛酸遭遇。这部作品不光有故事听,还能有故事看呢!”适时推荐了《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新生记》系列书籍。顿时,班里掀起了一股“三毛热”。

对于“有声读物”的聆听,我还将继续,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根据孩子们的需要,继续有选择的播放。坚信在我的坚持下,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之路上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⑴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国妇女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三毛小猫习惯
我与《三毛流浪记》
习惯
上课好习惯
远方
好习惯
小猫
娓娓道来的真诚
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