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百姓当亲人

2021-10-09 13:45吴华
群众 2021年18期
关键词:老百姓亲人百姓

吴华

8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邱军、孙丽美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在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主持人请村民彭则安说说他心中的孙丽美,彭则安泪流满面:“你们问她好在哪儿,一个把老百姓当亲人的干部,她怎么能不好!”

“把百姓当亲人”,是鱼水情深的生动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只有赢得人民的支持,才有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风云激荡的100年,生动诠释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个根本道理。正是因为始终“把百姓当亲人”,我们党才能成就百年辉煌。

“把百姓当亲人”,是百姓心底里的呼唤。一些地方、一些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有的高高在上,脱离百姓;有的独断专行,对民情民意视而不见;有的把提意见的百姓当成“麻烦”,对他们的诉求不理不睬,对他们的建议不闻不问……这些现象的存在,损害了百姓利益,割裂了党群干群关系,淡化了党的宗旨,危害党的根基,必须坚决杜绝。基层工作连着老百姓,是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老百姓对基层党员干部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百姓,和百姓“同坐一条凳”,和百姓“同划一把桨”,和百姓“同撑一叶舟”,才能将工作做到百姓的心窝里,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才能做出实效。

“把百姓当亲人”,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党员干部来说,把百姓当亲人不是不切实际的高调,而是一种心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孙丽美生前系福建省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她十七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基层,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帶领群众把落后的古县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被当地村民视为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今年8月6日,在防抗台风工作中,孙丽美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不幸因公殉职。“是不是好干部,老百姓心里比谁都清楚”。从焦裕禄,到孔繁森,再到邱军、孙丽美,尽管不同时代的优秀干部各有特点,但信仰坚定、为民奉献是始终不变的价值底色。

情系百姓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百姓当亲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踏踏实实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如皋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朱瑾

猜你喜欢
老百姓亲人百姓
你是我的亲人
不让百姓撇嘴骂
亲人
百姓记着你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老百姓的话
百姓看家“风”
老百姓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