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先辈人生 发扬伟大抗战精神

2021-10-10 03:12叶四清侯金成高珊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9期
关键词:党史革命红色

叶四清 侯金成 高珊

蕲春县张体学中学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教育新路径,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特色活动、建设红色阵地,奏响红色教育主旋律,引领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铭记党的光辉历史。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培养学生把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化为成长和学习的动力,不忘肩负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开发校本课程,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自更名初,就着力于红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编写《张体学中学》一书。该书以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为使命,介绍了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鄂东独立团政委张体学率部进入蕲春,帮助当地建立地方抗日武装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师生利用“天天读”时间大声朗读这本书成了校园生活的习惯,学校德育处定期组织学生写读后感,精心挑选优秀作品制作展板,让学生对这段历史记忆更深刻、理解更深厚。

“三打彭思桥”战斗根据地在枫树林塆(今张体学中学所在地),学校组织师生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近50幅描绘战士们浴血奋战、消灭日寇的画作,并整理成《三打彭思桥》连环组画一书,收藏在张体学纪念馆,深受参观人员的好评。《三打彭思桥》故事及漫画先后被“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蕲春电视台报道。

“欢迎来到张体学纪念馆,请大家随我往前走,瞻仰他的英勇形象,了解他的峥嵘岁月……”在张体学纪念馆展厅,小小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张体学的革命事迹,他们的讲解受到来访人员的肯定和掌声。新纪念馆建好后,学校开设“争当讲解员”校本课程。为培养优秀的小讲解员,学校聘任两名优秀青年教师专门培养“小小红色讲解员”。教師现场讲授语言技巧、接待礼仪,进行一对一演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党史,并逐步掌握讲解技巧,完成从党史学习者到讲解者的身份转变。

开展特色活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每年4月,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远足活动。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高举队旗,徒步20里前往张体学曾多次率部进驻的蒋家山。在蒋家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全校师生敬献花篮,默哀祭扫,重温入队、入团誓词,师生队伍整齐,垂手站立,充满仪式感。在纪念碑广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为全校师生讲党课。远足拉练活动同缅怀先烈结合,既锻炼学生意志,又让学生深刻铭记英雄的精神。5月,学校各中队开展“美化环境,争当先锋”校外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习张体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将学校周边环境清理得干净整洁。7月,学校组织师生代表赴高山铺战役遗址,学党史,重温入队、入团、入党誓词,学习革命烈士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每月学校都会开展“红色诗词诵读”活动,并制作成影像资料。此外,学校还定期开展“红色观影”“红色书籍我推荐”“党史黑板报”等活动,让红色文化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重视红色团课、队课建设。每周各中队开展“红色经典故事”主题活动,在各中队评选优秀红色故事,结合周一升旗仪式,在国旗下展示,做到《张体学入儿童团》《灵山头鸣枪诱敌》《三打彭思桥》革命故事人人都能讲。随着对红色革命故事的深入学习,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开创基业的艰苦历程,更能深刻感受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气概。

建设红色阵地,加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多方面打造红色教育阵地,推进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主动作为,打造党员活动室,室内墙面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极大地增强了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党员双评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党员、党组织生活,扎实推进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活动,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和先锋意识、服务意识。

置身于张体学中学,红色印记处处可见。“爱国亭”是学生课间休息的场地,亭柱上的楹联书写的是家国情怀的内容;“饮马池”和旁边的石碑,通过文字加实景的形式,向学生直接展示新四军的战斗英雄们曾经在此烧水做饭,清洗战马的艰苦情景;“延安路”上的200米红色文化长廊,图文结合,记载了百年党史和共和国十大元帅生平,增强学生爱国、爱党的意识……此外,学校将校园已有的建筑设施进行命名改造,在文化内涵上进行深耕。教室、走廊、红色图书角、宣传栏等学生聚集位置,悬挂伟大抗战精神名言、革命文物图片,倾力打造红色校园,把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化为成长和学习的动力。现在,学校的红色文化融进了课堂,走出了校外,是蕲春教育的一张闪光名片。

《三打彭思桥》连环画:以画育人

张体学率军“三打彭思桥”的故事在彭思镇家喻户晓,为了把张体学的革命故事进一步传播,学校教师率先提出用连环组画的形式把革命故事呈现给学生,再经由他们的传播,让张体学的革命事迹广为人知。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为了把张体学“三打彭思桥”的故事高度还原,创作教师走访了当年与张体学同志有过交集的老人,前往当年的战斗遗址,记录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细节。收集和整理完所有的历史资料后,教师又积极组织热爱绘画的学生,完成了一帧帧、一幅幅的传神画作。《三打彭思桥》连环组画一共收录了20幅,统一用四开的水彩纸作画。精美细致的作品描绘了张体学“一打彭思桥”“再战蒋家山”“三胜日伪军”的经典战斗场面。每幅画先用墨线勾勒,再用红、黄两种主色晕染。对革命战士的刻画,重点通过人物动作和面部表情突出战士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对日军及伪军的描绘,通过狰狞的面目,炮火中缩成一团的丑态来表现。每幅画的下方用简练的文字,解说战斗过程,这些图文并茂的作品不仅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战争感受,还能让所有人领悟到张体学同志艰苦作战,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党史革命红色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