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入脑入心

2021-10-10 18:17刘安定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9期
关键词: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祖国

刘安定

主持人:吴又存

武汉市解放中学思政课教师,“解放思政”教学主张的首创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政治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荣登“中国好人榜”、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荆楚好老师”、荆楚楷模、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道德模范、武汉市年度教师、教育部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编者。2019年3月18日,参加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并发言。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總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如何有效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提升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爱国情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课堂需要砥砺学生传承这种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锻造这种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列举真实悲壮的战争史实,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爱国情。

教师首先要精心收集抗美援朝战争翔实的史料,包括了解抗美援朝历史背景,熟悉血战长津湖、上甘岭等经典战役,生动讲述杨根思、黄继光等战斗英雄的感人事迹。其次要找寻恰当契机,选好渗透课题和融入形式。譬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可以结合《少年有梦》框题,从个人梦与中国梦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抗美援朝中同仇敌忾的民族意志,体验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熔铸学生的爱国情怀;可以结合《公平正义的守护》框题,引导学生铭记抗美援朝伟大胜利必须弘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结合《国家利益至上》框题,引导学生牢记志愿军将士为了维护祖国利益,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师还可以用优美雄壮的抗美援朝歌曲,震撼人心的抗美援朝影视作品,形象再现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响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铿锵的节奏和旋律,充分体现了志愿军和全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在鸡雄山阻击战中,王兆才率领志愿军一个排的战士,坚守阵地17个昼夜,毙敌300余人。王兆才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坚守阵地,仅自己一人就毙敌50余人。教师可以用视频将英雄王兆才的故事生动形象地重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与主人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同频共振中理解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内涵。

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强国志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在显性教育上下功夫。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可以发挥宣传栏和广播站的作用来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用校园文化来熏陶、孕育学生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等美好精神品质。

例如,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广播站成员分享系列“战斗英雄”故事;在周五放学时广播循环播放激情澎湃的《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歌曲。这些革命歌曲质朴感人,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和教育功能,诠释了坚持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困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利于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形成攻坚克难、同心协力等良好的精神品质,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我们还可以利用宣传栏开展抗美援朝图片展、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板报比赛等活动。图片以更直观的方式冲击学生的眼球,直击学生心灵,让学生有更强烈的感受。图片以无声的语言诠释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爱国、万众一心,什么是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什么是舍生取义、自强不息……

与此同时,学校要围绕立德树人,在重要节日可以让各班举办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盛大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凝聚力量,表达对英雄们深厚的崇敬与缅怀之情。比如,班会课开展以“英雄不会被遗忘”为主题的爱国故事分享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准备演讲稿和课件,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强国志,树立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指引社会实践,强化学生报国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亲历者讲述的历史更有感染力,教育效果更好。鼓励学生寻找身边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记录他们口述的历史,让更多的人学习光辉历史、感悟伟大精神。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可以让学生和家人一起完成,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完成;活动的呈现形式上,可以用录像、录音的形式呈现,也可以用表演、演讲、手抄报、小论文等方式呈现。

对学生来说,寻找身边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活动本身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考验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生活的能力。如果能够克服困难,完成挑战,这本身就是在践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宝贵的精神品质。如果学生能够将亲历者口述的历史记录下来进行宣传,这本身就是在践行爱国、担当、奉献等美好品质。因此,笔者认为此活动值得我们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去做,尽最大努力让活动落到实处。

社会大课堂的资源是丰富的。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小长假、寒暑假去当地的纪念馆寻找抗美援朝战争的红色足迹。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进行参观。将自己置身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全景之中,感受历史,继承精神,躬身实践。引导学生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激励学生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懂得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铸魂育人,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真正入脑入心,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道德与法治教师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您
初心如磐
注定的美好
意聊
战例教学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中的系统性应用探究
对祖国唱出爱
抗美援朝战争与东北地区“百日建厂”运动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领悟新教材
别再问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