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矿山开发状况遥感监测

2021-10-11 02:06杨文芳马世斌皮英楠
科学咨询 2021年30期
关键词:砖瓦和田地区占地面积

杨文芳 马世斌 皮英楠 杨 明

(1.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 810012;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 810012;3.青海齐鑫地质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12)

一、调查区概况

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西南部,玉龙喀什河畔的绿洲内,地理坐标东经79.92°,北纬37.12°。管辖7个县和1个县级市。面积约585.11km2,东西宽60km,南北最长200km。和田地区现有矿产46种,产出地168处。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有:煤、水泥石灰岩、和田玉、盐矿、粘土、砂石料等;亟待开发的矿产有:天然气、自然硫、锂辉石及稀有金属矿。

二、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工作区遥感数据以空间分辨率达2米的ZY3+02C+GF1数据为主,主要市区以空间分辨率达1米的BJ2数据,影像较差的区域利用GF-1、GF-2得以补充替换,确保了遥感数据的质量。图像几何纠正的目的是要纠正系统性及非系统性因素引起的图像几何变形,从而使之实现与具有特定投影和坐标系统的地图完全配准,并使其本身具有空间参数的特性[1][2]。首先用ENVI软件平台完成数据预处理,再运用有理函数(RFM)模型和严格物理(RPM)模型进行几何纠正,使遥感数据实现高斯投影,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运用影像纠正、彩色合成与彩色空间变换、图像增强处理、数据融合等方法使遥感数据质量达到最佳[3][4],为下一步遥感信息提取做好准备。

三、调查成果

工作区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在收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概况、矿权设置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前期调查成果为基础,以遥感技术为手段,采取遥感数据与多源数据相结合、计算机自动信息提取与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室内综合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及时、准确获取工作区矿山开发状况信息,通过野外查证实现对室内解译的成果验证。对重点区采用“人机交互解译+多期影像对比+Google earth+三维可视化+野外实地调查+检查组矢量检查结果+自检自查”七方面工作[5],保证遥感解译的准确性、全面性。

(一)矿山开发状况

依据遥感信息提取成果,和田地区开采矿种有15种,涉及能源矿产:煤;金属矿产:铅矿、砂金、金矿;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较多,有玉石、石膏、建筑石料用灰岩、石灰岩、建筑用砂、水泥用灰岩、水泥用辉绿岩、水泥用粘土、砖瓦用砂、砖瓦用砂岩、砖瓦用粘土。

通过2019年、2020年连续动态监测获取了和田地区的开发状况动态监测成果(图1)。和田地区2019年解译出485处图斑,其中,界内开采102处,暂停开采46处,关闭或废弃270处,无证开采44处,越界开采23处。2020年解译出622处图斑,其中,界内开采118处,暂停开采34处,关闭或废弃408处,无证开采49处,越界开采13处。

从调查成果分析,和田地区矿山开发秩序明显好转,违法类型有疑似无证开采和越界开采,疑似违法矿种以建筑用砂为主,其次为砖瓦用粘土,砂金矿仅有1处无证开采。从2019年和2020年调查成果对比分析,界内开采和关闭或废弃2020年较2019年均在增加,分别增加了16处和138处;暂停开采、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三类均在下降,分别下降了12处、86处、10处。无证乱采乱挖的现象趋于好转。

(二)矿山占地现状

和田地区矿山占地以建材类的建筑用砂和砖瓦用粘土为主,其他能源类、金属类矿山较少,矿山占地有压占土地和损毁土地,开采方式以露天开采为主。通过监测显示:2019年和田地区矿山开发占地面积为148266325.4m2。其中,采场占地130778064.5m2,固体废弃物2034909.2m2,采矿塌陷区15026517.1m2,中转场地15026517.1m2,矿山建筑426164.8m2。从矿山占地利用状态统计,正在利用矿山36684818.27m2,废弃矿山81426740.18m2,暂停开采矿山30154096.41m2,塌陷地670.06m2。

两年动态监测成果显示,2019年净增矿山占地面积11275489.2m2。其中正在利用占地增长了10509890m2,废弃矿山占地增长了765598.8m2。从不同矿种占损土地变化情况分析,建材类非金属占地最多,占该地区矿山占地总面积68%,涉及矿种有建筑用砂和砖瓦用粘土;金属类矿山占该地区矿山占地总面积31%,矿种主要为砂金;能源矿山占地最少,约占该地区矿山总占地面积的1%。按市县占地面积统计,占地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和田市、皮山县、于田县,民丰县、策勒县。对各县占损土地增长面积统计,排序依次为和田县、民丰县、皮山县、于田县、和田市、策勒县、墨玉县、洛浦县,分别增加了5914994.83m2、3004657.64m2、828964.59m2、645035.56m2、573317.28m2、455269.19m2、406233.78m2、311631.59m2。

(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和田地区恢复治理面积达39578088.7m2。恢复治理占全省21.07%,位居全省第二,和田地区新增恢复治理模式共涉及12种,分别为治理工程、修复再造、土地复垦、土壤修复、水体治理、公共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自然复绿、洪水恢复、连带治理[6]。治理方式主要以采坑回填平整、改造为坑塘水面及少量的土地复垦为主,治理后土地类型主要为经过回填平整后的空闲地以及采坑、中转场地平整后转变为坑塘水面,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效果总体上较好,但部分区域内因缺水干旱,后期的土地复垦工作难以实施[7]。

按照区县级统计,2019年新增恢复治理面积超过1000000m2的区县依次为和田县、和田市、洛浦县、民丰县,新增恢复治理面积分别为3103610.66m2、2796838.13m2、2662300.73m2、2371059.71m2。另外,玉龙喀什河两岸恢复治理力度较大,过去因河道采砂,河道两岸满目疮痍,现已全部停采,正在或已经恢复治理(图2)。该地区恢复治理前矿山占地类型为采场和中转场地,恢复治理方式以采坑填埋、平整及土地复垦为主,治理后土地类型主要是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通过调查该地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效果较好,复垦后土地主要种植玉米等经济农作物,农作物长势较好。

2019和田地区共涉及5种矿种的新增矿山恢复治理,其中以建筑用砂新增恢复治理面积最大,达27911958.71m2;其次为砖瓦用粘土和砂金矿,分别为6242361.35m2和5046524.63m2。这三种矿种占2019年新增恢复治理面积的95.53%。

和田地区2019年新增恢复治理前地类采场、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矿山建筑及其他土地,面积分别为27135576.21m2、11218432.21m2、113198.92m2、37242.29m2和1073639.07m2;治理后地类以其他土地为主,面积达27072129.54m2;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面积达970624.27m2;此外,草地、耕地面积为6577921.26m2和4957413.63m2。

四、成果与结论

经过遥感动态调查,获得了该地区矿山开发状况及矿山占地及环境恢复治理状况:

和田地区开发状况本年度共解译出622处图斑,其中,界内开采118处,暂停开采34处,关闭或废弃408处,无证开采49处,越界开采13处。界内开采和关闭或废弃上年均在增加,分别增加了16处和138处;暂停开采、无证开采、越界开采均在下降,分别下降了12处、86处、10处。无证乱采乱挖的现象趋于好转。

摸清了和田地区矿山开发占地面积为148266325.4m2。其中,采场占地130778064.5m2,固体废弃物2034909.2m2,采矿塌陷区15026517.1m2,中转场地15026517.1m2,矿山建筑426164.8m2。2019年净增矿山占地面积11275489.2m2。其中正在利用占地增长了10509890m2,废弃矿山占地增长了765598.8m2。

和田地区恢复治理面积达39578088.7m2。恢复治理面积较大的是和田县、和田市、洛浦县、民丰县,新增恢复治理面积分别为3103610.66m2、2796838.13m2、2662300.73m2、2371059.71m2。治理方式多以采坑回填平整、改造为坑塘水面及少量的土地复垦为主,治理后土地类型为空闲地以及采坑,中转场地平整后转变为坑塘水面,调查发现该地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砖瓦和田地区占地面积
关于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的探讨
林业资源现状与林业造林技术探讨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分析
陶瓷砖瓦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发布
捉迷藏的种子
许秦砖汉瓦一个未来
有感于江西临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