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21-10-12 07:09李涛涛雷有巧李春磊
科技视界 2021年27期
关键词:校企电商人才

王 鑫 李涛涛 雷有巧 李春磊

(1.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6;2.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宝鸡 721300;3.陕西省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与评估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陕西 宝鸡 721016)

0 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由校企共同主导的人才培养,其设立了规范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2]。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就业[3],形成从学校到工作的无缝衔接,顺利解决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社会问题。澳大利亚与德国已经率先采用了该种模式,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数据显示95%的学徒都找到了工作。

1 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通过对机械专业岗位职责、能力要求以及各高校学生就业量、方向的调研中得到以下数据:每年进企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普工岗位占比为54%、技术员为23%、管理人员1.2%、其他21.8%,这一数据表明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从各高校学生培养质量情况的调研发现,本科毕业学生中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合格范围达到80%,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合格程度只有40%。从这一数据明显的发现,在本科毕业生的培养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占主导地位,实操能力培养较为薄弱。因此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技术型人才,达到适应企业需求的目的。

经过以上调研发现,“现代学徒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各高校应切实依据企业需求,在“现代学徒制”基础上提出适合各高校发展的改革政策,完善学生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为企业输出全面型人才,提升高校办学实力。

2 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2.1 目前“现代学徒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合作形式比较单一,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还是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决定权,对企业而言没有什么利益,使得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不够健全,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没有完全吻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快,一些新技术、新理念、新工艺没有及时贯穿教学中,导致教学与现实技术脱节。

(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双师型”人才,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而企业兼职教师缺乏授课经验,且理论基础薄弱,执教能力差。

2.2 “现代学徒制”在机械专业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改革方案

(1)企业全程参与。企业从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组织等方面对培训过程进行干预,对需要的员工进行定制,并对员工进行不同程度的投资,比如承担学费等。校企联合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导师教学管理规范》等。

(2)基于社会需求的大数据人才定制培训模式。实现课程、学分安排、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校、政府、企业联盟、校企联盟等方式直接获取社会各大机构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特点。根据需求定制大数据人才,应用效果评价联合培训的效果,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联合培训计划,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循环[4]。

(3)高校教师带队进驻企业。通过与企业沟通,前期企业将任务下放给学校,老师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后期将采用“双导师制”,学生进驻企业由企业导师继续指导完成。师生共同完成企业实际的任务,其效果远大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同时增加了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企业也能获得实际利益,形成双赢的局面。

(4)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2.3 相比于传统教学,“现代学徒制”的优势

(1)学生还未毕业就已经就业,在学习过程中更具主动性,切实地指导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为主动、有效地学习,对知识的掌握也更为全面牢固,这种半工半学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招生即招工。切实达到企业用工标准,为企业省去培养员工的成本。企业与学校加强资源共享,教师与技术工人流动授课,增加了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更具实践应用价值,真正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局面。

3 “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案例

北方外贸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北贸通)是天津市首家“互联网+外贸”的综合服务平台,于2017年成功申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目前已组建了24人的项目班。学生以北贸通业务员身份登录账号,选取北方集团下属各子公司产品在平台上发布,带入企业项目和真实业务,完成全套真实跨境电商出口流程。学生经过北贸通的严格培训,具备从事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互联网+等相关行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针对新兴的外贸发展趋势——跨境电商,已经建成跨境电商实训中心。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能有效地促进产学结合,缩短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制度的距离。学校和企业可以互相服务,共同获利,广大的毕业生群体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观。这一制度在机械领域的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因而机械类专业应当大力推行。

未来“现代学徒制”要有更大的推广与发展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1)推行“现代学徒制”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期待相关国家政策与制度的出台,自上而下大力推行。

(2)学习质量有待监督与认可。

(3)经费问题函待解决。中国应探寻适应中国国情的经费机制,否则该制度将难以支撑。

猜你喜欢
校企电商人才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人才云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