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展示技术与博物馆虚拟展览刍议
——以韩休墓壁画系列虚拟展为例

2021-10-12 07:09张杰奎
科技视界 2021年27期
关键词:三维动画展品藏品

张杰奎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 西安 710061)

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数字展示技术运用到虚拟展览中,不断加大数字展示的力度。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到来,客观上促使了博物馆行业加快推进虚拟展览的制作、上线,以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观看展览的需求。

1 数字展示的含义和特点

数字展示是一种把三维数字图像和触摸屏、投影等多种硬件相结合,由展示应用而催生的更高层次的展示行业,它以数字图像为核心,强调展现、体验、互动的功能性。数字展示被认为是利用视觉图像建立起虚拟信息和现实世界沟通的高速通道,原因在于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把包括文字资料、设计构想甚至主观感觉在内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并将之转化为三维数字图像,然后直观地展现出来。

2 数字展示和虚拟展览的优势

博物馆运用数字展示技术制作推出的虚拟展览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技术而建立的数字展览,可以达到三维互动的体验效果。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张江龙认为,数字展示技术正在以其交互性、趣味性、多感知性等鲜明特征改变着形式单一、氛围沉闷的传统展示,就是因为虚拟展览与传统的实体展览相比具有诸多优势[1]。

2.1 兼顾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藏品是博物馆一大主要功能。出于保护藏品的需要,任何形式的藏品利用都应该尽可能取消以降低对藏品的损害,而博物馆展示藏品实质上是对藏品的一种利用。正因如此,博物馆一直处于藏品保护与利用的两难之间。数字展示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其在虚拟展览中的应用,使藏品的保护和利用得以兼顾,在把对藏品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的同时将其展示、传播。

2.2 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虚拟展览可以打破传统实体展览对于展览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就实体展览而言,其展出时间相对固定,尤其是像故宫博物院这类大型博物馆,观众一天时间很难观赏完所有的展品,而临时展览的展出时间又相对较短,通常为两三个月,如果来得不巧,一些观众就看不到了。另外,许多观众因地域距离较远的关系,如非特别喜欢,一般很少去同一个城市、同一家博物馆超过两次。虚拟展览则完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参观虚拟展览,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2.3 增加展品的数量和类别

通过运用数字展示技术,虚拟展览不但可以增加向观众展示的藏品数量,还可以扩展展品的类别。受展厅面积和实体展览自身性质的影响,博物馆的许多藏品都难以展出。例如,由于展厅狭小,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大约三千件,但是该馆仅等级文物就超过了展品数量的五倍还多,大量精美的文物因展示场地不足的原因而无法呈现在观众面前。虚拟展览不需考虑展示空间的大小,其展品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无限添加。另外,传统展览通常是展示实体的展品,而虚拟展览则可以对无形的展品进行展示,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2.4 提升趣味性和体验感

在博物馆中应用比较多的虚拟技术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两者因特征不同而被应用于不同的场景[2]。铜陵市博物馆的中国数字铜博物馆项目中的铜矿开采VR体验、敦煌研究院推出的莫高窟AR地图分别利用VR技术和AR技术为观众带来了传统实体展览所未有的体验感,互动性和趣味性明显增强,观众反映良好。三门峡市博物馆的刘恒就提到,借助数字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位对文物进行观察研究,激发受众的参观兴趣并提高其想象力[3]。

3 韩休墓壁画系列虚拟展及其中应用的数字展示技术

3.1 韩休墓壁画系列虚拟展

韩休是我国唐朝时期的宰相,因生性刚直而著称,其子韩滉所画的《五牛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2013年,韩休墓在西安市长安区被发现,次年进行考古发掘,共出土随葬器物百余件、精美壁画二十余幅。令人遗憾的是,韩休墓壁画揭取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后,因受到展厅面积的限制,一直不能与观众见面。为实现让文物“活”起来,使观众可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以全新的方式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陕西历史博物策划了韩休墓壁画系列虚拟展(简称系列展),目前已推出了两期,均可在其官方网站上进行参观。

2021年春节前,系列展的第一期——“韩休墓壁画虚拟展”在陕西省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并推出上线。该展览利用墓葬发掘时采集的三维数据,首次以虚拟展览的方式,通过视频、图片、三维模型等多种数据类型,全方位地向观众展示了韩休墓的形制结构及壁画、墓志等珍贵文物。

系列展的第二期名为“妙手回春——韩休墓壁画玄武图修复虚拟展”,于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正式上线。此展览紧贴国际博物馆日“恢复与重塑”主题,向观众详细展示了墓室北壁壁画《玄武图》的修复过程。同时,展览团队还对“韩休墓壁画虚拟展”作了优化提升,实现了让《乐舞图》“舞动”起来。

3.2 韩休墓壁画系列虚拟展中的数字展示技术

韩休墓壁画系列虚拟展通过利用虚拟现实、三维动画技术等数字展示技术手段,为观众呈现了韩休墓的整体外观和壁画修复的真实场景,使观众可以获得与传统实体展览完全不同的参观体验。

3.2.1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一般是由计算机生成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让用户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获得沉浸式的体验。VR技术的本质在于借助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构建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并达到良好的交互效果[4]。韩休墓壁画系列虚拟展运用VR技术虚拟复原了韩休墓的整个墓葬遗址和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简称壁画基地)实验室,观众在参观展览时可以置身韩休墓和壁画基地实验室内,体验进入墓葬内部观看遗迹文物和在实验室修复壁画的过程,沉浸式的观展模式使得互动性明显提升。

3.2.2 三维动画技术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通常是利用电脑软件或视频等工具把三维物体运动的原理、过程等清晰地展现出来,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兴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的有用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模拟真实的物体同时又不受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韩休墓壁画系列虚拟展利用三维动画技术,通过3D建模和高质量的材质贴图,制作了墓葬全貌展示、墓道行进、墓门重组、《乐舞图》动起来等模拟动画和互动游戏,为观众呈现出高真实性的视觉画面。观众通过轻触屏幕或点击鼠标即可进入韩休墓并在聆听古琴曲的同时观看唐代乐舞表演,体验感和趣味性大大增强。

4 结语

随着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虚拟展览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也将不断发展、完善。今后,博物馆要与数字展示技术有机结合,加快推出形式创新、内容多样的虚拟展览,在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使观众能够足不出户观看展览,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

猜你喜欢
三维动画展品藏品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中国水墨画在三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罗妍妍藏品欣赏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让三维动画走进幼儿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