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视角的我国应急资源研究进展分析*

2021-10-12 08:32谢晓君刘年平景林浩梁天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图谱应急

谢晓君,刘年平,景林浩,陈 靖,梁天瑞

(1.西南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2.武汉市武昌区建筑管理站,湖北 武汉 430061)

0 引言

近年来,国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安全事故频发,给人员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突发事件产生原因、发展结果及影响因素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为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应急资源配置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应急资源配置问题,涵盖灾害发生前应急物资配置问题(选址和储备)和灾害发生后资源分配问题(分配、路径)[1]。

针对应急资源配置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1999—2004年我国应急资源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汶川地震使人们意识到应急资源配置重要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其中应急资源供给在疫情防控应急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1999—2021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收录应急资源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硕博论文及会议论文达1 500余篇,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应急资源领域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全面把握我国应急资源研究演进过程,明晰近年应急资源领域发展进程与研究热点,探究应急资源研究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应急资源研究理论数据库。研究结果可为研究者掌握应急资源研究现状和开拓新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防灾、救灾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选自CNKI文献全文数据,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4月20日[2]。在CNKI高级检索中选择“期刊”,以“应急资源”及“应急物资”作为主题词,采取“或含”逻辑关系,期刊来源类别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CSCD”,检索共计1 587篇期刊论文;在博硕论文数据库和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同样以“应急资源”及“应急物资”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得到2 018篇博硕论文和246篇会议论文。剔除未标注作者及与本文主题相关性较小的文献,除重后得到有效文献1 503篇。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作为信息可视化工具,能够展现某研究领域知识图谱,识别学科领域新动态,具有知识导航作用[3-4]。CiteSpace软件属于文献计量分析工具的1种,文献计量分析法[5]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定性分析不足,为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本文基于文献计量视角,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研究。

2 我国应急资源研究空间分布特征

2.1 文献合作网络分析

参数设置中,将时间跨度设置为1999—2021,时间切片设置为1 a。发文作者图谱共现能够识别出1个学科或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相互合作强度和互引关系[6-7],应急资源研究领域作者共现网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主要发文作者及发文数量为田军22篇、马祖军17篇、冯耕中17篇、郭子雪15篇、王晶14篇、黄钧14篇、刘南12篇、朱莉12篇、侯云先11篇、张玲10篇;唐伟勤、黄钧、王晶、朱建明、杜丽敏、郭子雪等和其他作者连线相对较多,表示在应急资源领域形成以他们为核心的合作团体。由图1中作者分布情况可知,我国应急资源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呈“网状”分布研究团体较少,没有形成较多稳定的科研群体,作者间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待加强。

图1 应急资源研究领域作者共现网络Fig.1 Author co-occurrence network in field of emergency resources research

2.2 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对研究机构进行分析,了解该领域机构发文情况及机构间合作关系,应急资源研究领域机构共现网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31篇)、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28篇)、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16篇)、河北大学管理学院(14篇)、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14篇)、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4篇)等是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主要发文机构。研究机构基本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说明应急资源研究受到全国研究机构普遍关注。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主要原因是高校开设相关领域专业,科研力量充足,科研氛围浓郁。

由图2可知,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与应急管理研究所3所机构相互关联,形成以它们为核心的研究团体;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及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所机构存在合作关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存在合作关系。上述具有合作关系的研究机构基本来自同所学校或同个地区,说明我国应急资源领域研究机构间缺少跨区域合作。

图2 应急资源研究领域机构共现网络Fig.2 Institutional co-occurrence network in field of emergency resources research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对学术论文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更直观挖掘研究领域发展脉络及潜在热点[8-9],应急资源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通过截取关键词共现图谱数据,得到1999—2021年关键词前18位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1999—2021年我国应急资源领域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统计结果Table 1 Statistical results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in research literature on emergency resource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21

图3 应急资源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Fig.3 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 in field of emergency resources research

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图谱及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应急物资、应急物流及应急物资调度对应节点相对较大,与其他节点连线数量较多,是应急资源研究领域核心研究主题;关键词遗传算法、应急资源配置、选址、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多目标优化、应急救援、定位-路径问题、地震灾害等节点相对次之,也是该研究领域热门主题。

3.2 研究热点突现知识图谱分析

相对高频关键词,突现词可反映研究热点和代表学科前沿。学术界普遍认为,关键词在某时间阶段突然发生改变,代表该研究领域方向发生转变[10]。运行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突变性分析,得到应急资源领域从1999—2021年突现词、突现强度、突现持续具体时间,见表2。

表2 应急资源领域从1999—2021 年突现词、突现强度及突现持续时间Table 2 Emergent word information of research literatures in field of emergency resource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21

1)应急系统、目标和优化是突现较早的关键词,是应急资源研究领域早期受关注主题。3个关键词从1999年开始突现,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应急系统、目标和优化展开。

2)多目标优化、选址-分配、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公平性4个关键词近年备受关注。从2016年开始,多目标优化和选址-分配2个关键词开始突现,突现时间一直持续到2021 年,关键词NSGA-Ⅱ与公平性的突现从2018年持续到2021 年,说明4个主题是近几年应急资源研究领域热点问题。

3)应急系统突现时间最长且突现强度最高,突现强度高达5.86,突现时间从1999年持续至2011年。文献[11]中最早针对应急系统多出点问题构建模型并进行求解。

3.3 关键词时序图谱分析

关键词时序图可反映某时间段研究主题发展趋势,探测各时间段新兴研究热点,应急资源研究领域关键词时序图谱如图4所示[12]。由图4可知,研究主题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表明不同时期学者关注点存在差异。我国应急资源研究演化过程可分为基础发展阶段、发展强化阶段、发展新阶段。

1)基础发展阶段(1999—2004年)。我国应急资源研究处于起步状态,应急系统、优化、应急、多目标、应急物资调度、应急保障、调度等是该阶段新兴研究热点。基础发展阶段出现的新兴研究热点较少,我国应急资源研究仍处于知识探索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应急资源基础性问题。

2)发展强化阶段(2005—2016年)。由图4明显看到2005—2016年应急资源领域新兴研究热点变化轨迹,该阶段新兴研究热点呈爆炸式增长。2005—2006年,我国应急资源领域新兴研究热点大幅增长,主要包括应急物资、应急物流、遗传算法、车辆调度、多目标规划等热点问题。2007—2010年,新兴研究热点主要为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应急资源配置、选址、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地震应急、多目标优化、应急物资储备、三角模糊数等,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影响,学者开始对应急资源领域进行深入研究。2011—2016年,新兴研究热点主要为应急物资采购、改进遗传算法、非常规突发事件、系统动力学、应急决策、动态调度、救援物资、多式联运、鲁棒优化等。

图4 应急资源研究领域关键词时序图谱Fig.4 Keywords time sequence map in field of emergency resources research

3)发展新阶段(2017—2021年)。发展新阶段应急资源领域研究趋于平稳状态。由图4可知,2017—2021年研究开始转向复杂应急资源分配网络、选址与布局、协议供应商、政府采购、次生灾害、区块链、感知满意度、传染病、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供需矛盾、后悔效应、城市安全。

3.4 主题归纳与趋势分析

通过对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1 503篇文献分析发现,应急物资、应急物流和应急物资调度是该领域核心研究主题,当前研究热点为多目标优化、选址-分配、NSGA-Ⅱ和公平性。

部分学者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应急资源配置方面的应用:张光勇等[13]对无人机配送应急物资飞行路径问题进行研究。由图4可知,区块链于2019—2020年开始出现,是该时期新兴研究热点[14-17];政府采购和协议供应商是2017—2018年新兴研究热点[18-20],均围绕政府与企业在应急资源储备方面合作及交易展开研究。共享经济模式促进政府和企业实现有效合作,但目前针对共享经济模式在应急资源配置中应用问题研究较少。针对应急资源配置应用问题,未来可从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式3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应急资源配置方面应用。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及互联网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对突发事件重要性逐渐凸显。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应急资源配置应用方面经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例如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进行应急资源需求预测,利用无人化智能设备进行应急资源配送等。虽然我国在应急资源配置应用方面已经具备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及设备供给能力,但在整个应急资源配置体系中,如何对其进行改进并大力推广应用,还需作进一步探讨。

2)加强区块链技术在应急资源配置方面应用。我国区块链技术已应用于金融、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领域。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信息对称/透明可信、防伪防篡改、永久储存数据/可追溯、系统高可靠等技术优势,可对应急资源进行精准溯源、合理分配、实时响应等,为应急资源配置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但我国关于区块链整体学术研究成果较少。

3)深入进行共享经济模式在应急资源配置方面的应用研究。突发事件发生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发展成规模更大的事故[21]。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部门必须迅速开展紧急救援行动和应急资源调配,与商业组织间协作非常重要。共享经济模式下,政府部门能够与商业组织密切合作,可实现快速互动和交易,更广泛灵活地获取应急资源,确保应急资源供应充足、配送及时。如何利用共享经济模式促进商业组织参与救灾行动,如何将共享经济模式运用于应急资源配置中,是未来需要探讨的问题。

4 结论

1)通过对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的1 503篇文献分析发现,当前应急资源研究没有形成稳定科研群体,作者和机构分布呈多元化发展。

2)应急物资、应急物流和应急物资调度是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核心研究主题,当前研究热点多元化,包括多目标优化、选址-分配、NSGA-Ⅱ、公平性4个方面。

3)综合分析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发展进程和研究现状发现,我国对应急资源领域研究日益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式在应急资源配置中应用研究是未来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图谱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绘一张成长图谱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