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三人行:在生活中看见儿童,看见成长

2021-10-12 07:04丁舟萍高磊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乔康康拍球

丁舟萍 高磊

我园坐落于居民小区深处,与周边社区的生活深度交融。我们重视生活对儿童发展的独特价值,围绕生活事件引导教师开展课程研修。看见儿童在生活中的成长,是我园教师的专业追求。

一、发现班级生活的独特价值

在长期的观察和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識到班级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班级生活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重心。每个班的三人组(两位专任教师、一位保育员)是幼儿在园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幼儿重要的伙伴。他们既是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又是幼儿生活的参与者,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

发掘班级生活对幼儿的发展价值,班级三人组是主力军。班级三人组在长期相处中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他们日常自然发生的对班级生活的谈论,实际上是一种围绕儿童发展的专业讨论,体现了教师的专业自觉。然而,教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讨论早已成为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教研的重心放在班级,构建以“班级三人行”为基本单位的研修共同体。

“班级三人行”是班级两位专任教师和一位保育员自发形成的观察和研究小组,他们在一日生活中关注儿童、研究儿童,以获得对儿童发展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值得一说的是,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参与者之一,保育员无疑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保育员一直处于幼儿园教研的边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认为,保育员理应参与到教研中,他们与专任教师一样,是“班级三人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为了助力班级三人组的专业成长,园长、教研主任等园所管理者以及卫生保健、后勤等专业服务者也积极提供外部支持,由此,全园形成了研修共同体。

二、“班级三人行”的支持系统

(一)引入第三方视角,多角度观察和理解儿童

观察的目的是理解,理解的起点在观察。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会浮现出很多疑问和困惑。比如,有教师注意到,有的幼儿自己和同伴玩的时候很活泼开朗,但在教师面前常常沉默不语;有的幼儿在幼儿园时挺独立的,但在家里连吃饭都需要喂,在园和在家表现很不一样。又如,自由游戏时,总有几个幼儿处于游离状态,不能专注地投入到游戏中;在遇到争执时,有的幼儿总是处于矛盾的中心,这让教师感到又苦恼又好笑。

教师往往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幼儿活动的指导者。我们发现,作为一名指导者,教师的观察在有所聚焦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存在盲区。为了引导教师跳出固有的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局限,学习多角度地观察幼儿,从而更好地理解幼儿,我们尝试引入“第三方观察者”。当时,我园正好迎来一批实习教师,我们便在每个班安排一位实习教师充当“第三方观察者”,以非参与者的角色来观察幼儿的学习、游戏和生活。第三方观察者不参与互动,也不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这使他们可以更冷静、超然地看待班级中发生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设立“第三方观察者”角色并不意味着要给每个班多配一名教师,班级教师若能跳出固有角色,也能成为第三方观察者,提供多样的观察视角,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希望班级教师能“看见儿童”。例如,有一天,大三班的两位教师同时对参加“玩色区”活动的几名幼儿进行观察。几名幼儿用滴管等工具取水和颜料,调制不同的颜色。一位教师在观察记录本上这样写道:“幼儿对玩色区活动的规则认识不够清晰,取水过程中有水洒在地板上,幼儿没有及时清理,作品的展示缺少环境的支持……后续在指导中,要针对不同幼儿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如制止喜欢抢占玩具的大壮,鼓励胆小退缩的小玲,表扬遵守规则的小红……”而另一位教师以第三方视角来观察,看到了另外的景象:“在大部分时间里,小明是游戏的主导者,他发动游戏、制订规则;小红是追随者,遵守规则;小强是规则的守护者,会用语言或表情对违反者加以提醒,甚至给以惩罚;小玲更像是游客,处于游戏圈子的边缘;小西是游戏中的明星,他发明的新玩法受到了同伴的追捧;大壮是游戏中的小霸王,他会抢占玩具、空间等。但在游戏过程中,这些角色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大壮有时也会主导游戏和维护规则,小强有时也会化身小霸王。当教师不主动介入游戏时,幼儿有了更多机会主动学习他人的行为方式,让自己获得多种角色和游戏体验。”

通过第三方视角的观察,教师们关注了先前未关注过的现象,思考了先前所未思考过的问题。面对幼儿在不同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教师能够克制自己,不轻易介入或武断地做出评价,由此,逐渐向“看见每一个,看懂每一刻”的目标靠近。

(二)借助“学习故事”开展研修,提升专业敏感性

教师每天都和幼儿在一起,日复一日地与之相守相伴,然而,由于对一日活动流程极度熟悉,教师也很可能产生观察的“钝感”。为了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敏感性,我们决定借助“学习故事”开展研修。

“学习故事”是一套儿童学习评价体系,能引导教师在观察和评价中尽力去发现儿童的优点。例如,小班的一位教师记录了这样一个事件。这天,操场边有一堆保育员刚刚扫到一起还没来得及清理掉的落叶,皮皮蹲下来,捡起一片片树叶放在手心揉搓,把已经清扫过的地面又弄脏弄乱了。教师敏锐地意识到皮皮的这一举动反映出皮皮充满好奇心、有探究精神,由此,教师选择了等待,给皮皮充分的时间探索,满足皮皮的好奇心,然后启发皮皮进行换位思考,成功地引导皮皮自己动手将地面重新清理干净。

“学习故事”也能支持教师进行反思性实践。大班的一位教师记录了这样一个事件。运动会的跳绳比赛结束后,教师设计了一张表格,请班级前十名的幼儿依次写上自己的名字,并把表格展示在墙上以示鼓励。浦浦虽然上榜了但表现得很沮丧,教师不解,询问原因之后才了解到,原来浦浦是第十名,名字列在表格的最后一行,这让她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伴。这个事件引发了教师的反思:原本以为可以鼓励幼儿,没想到却伤了幼儿的自尊心;我们设计这样的表格,是为了达成自己预设的目标还是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由此,教师在班里开展谈话活动,和幼儿聊聊关于跳绳的那些事:“你喜欢跳绳吗?你是怎么跳的?你有没有什么困难?你有没有给自己设定目标?”谈话活动后,教师鼓励幼儿自己设计记录表,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记录。有的幼儿记录了自己跳绳个数的变化,有的幼儿记录了跳绳时的心情,有的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为自己加油打气,有的幼儿写下了自己制定的跳绳目标。教师感慨,在自主的前提下,幼儿的记录中竟有如此丰富的表达。后来,教师还根据幼儿的建议组织开展了亲子跳绳、平行班团体跳绳比赛等活动。

我们借助“学习故事”开展研修,不是让教师学习怎样撰写故事文本,而是希望教师领悟“学习故事”的內涵,保持专业的敏感性,发现儿童在生活中的学习与发展。

(三)组织读书交流活动,丰富对儿童的认识

教师以班级工作为第一要务,往往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进行深度阅读,有限时间里的阅读难免碎片化、浅表化。为此我们组织了“阅读小组”和“名著阅读分享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教师阅读,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把阅读的内容与班级生活中发生的故事结合起来进行交流分享。由此,教师的阅读体验鲜活起来。当阅读与实践结合时,教师对儿童的认识更丰富和深刻了。

例如,在一次“阅读小组”活动中,一位教师分享了自己阅读后的收获。他从对“幼儿为什么不遵守教师指令”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考出发,在那段时间搜索并阅读了不少相关文献,如《超越观察评价,理解儿童:基本理念、路径与目的》《理解儿童的前提:承认儿童的不可完全被理解》《教师理解儿童的内在阻碍:基于一项田野考察的发现与反思》《理解儿童的关键条件:教师的“一识四力”》等文章。在分享时,这位教师提到的幼儿不听教师指令的现象引发了其他教师的共鸣,然后,他结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谈了自己对于“幼儿不听指令”原因的分析,提出“问题的实质是教师和幼儿对‘指令有不一样的认识”的观点,引发了教师们对自己日常“发指令”行为的反思。

又如,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们共同阅读了美国教师佩利的名作《直升机男孩》,并引导教师们去发现自己班上的“贾森”,写一写自己班上的故事。在一次“名著阅读分享会”上,中班的一位教师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天晨间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幼儿排好队回活动室,男孩丁丁却对教师的召唤听而不闻,一个人站在跑道边上一言不发,表情看起来平静而专注。这时,教师想起了贾森的故事,联想到也许丁丁正在思考着一个对他来说很重要的问题,因而决定不去打扰他,等他思考完自然会回到活动室来。这位教师的分享引发了大家的共鸣:我们要相信幼儿,给幼儿留出自由的空间,很多问题幼儿自己就可以解决。

(四)形成研修共同体,相互支持,抱团成长

在以“看见儿童”为目标的专业发展之路上,除了班级教师自我修炼外,园里的教科研管理团队也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促使全园形成研修共同体。在早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完全由班级教师自发的教研活动相对低效,自上而下组织的教研活动则会让教师感到有压力,从而缺乏活力。我们在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班级三人行”为基本单位、全员参与、相互支持、抱团成长的研修模式。我们的研修共同体成员中,既有班级教师、保育员,又有园长、教科研负责人等园所管理者,还有园内的保健医生、保安等,但我们的专业研讨是平等、开放的,我们始终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面对每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幼儿,教师的见解不一定比保育员的更高明,园长的办法不一定比普通教师的更有用。在我们的研修共同体中,没有哪个人是绝对的意见领袖,也没有哪个人是不容置疑的权威,管理者和班级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是相互信任、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三、在生活中看见儿童,实现专业成长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渐看到了“班级三人行”的成效。“班级三人行”将每个教师都卷入共同研究儿童、研究教育的专业研修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也实现了专业成长。我们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让“班级三人行”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研修方式。

(一)成长中的“班级三人行”

“班级三人行”研修方式源于班级教师之间日常自发的对班级中每天所发生事件的谈论,其诞生之初就带着自由、轻松的基因,而正是这种基因保护了教师们参与交流的愿望,让教师们畅所欲言。班级的“两教一保”是幼儿在园最亲近的成人,三位专业人员组成的研修小组为理解儿童、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班级三人行”的特点是灵活、自主,但如果过于随意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因交流的内容不够聚焦、深入而导致研修效率低。“班级三人行”是由专业幼教工作者开展的专业研讨活动,而不是“茶话会”,不谈论家长里短。鉴于此,我们通过专题培训,引导教师们学习“讨论的技术”,养成讨论的习惯,使每一次讨论都能聚焦具体的问题,开展专业的研讨。同时,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讨论时花了很多时间仍不能说清楚自己所观察到的事件以及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因此我们结合“阅读小组”和“名著阅读分享会”活动,有意识地帮助教师从模仿开始,学习抓住重点信息,准确地描述事件,并提炼自己的核心观点,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

“班级三人行”研修开展的时间可以由每个班的教师们自己掌握,在不影响一日生活秩序、保障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教师们可以自由选择时段和场合来进行讨论。只要问题聚焦、表达高效,即便是短短5分钟的随机讨论,也常常能迸发出火花。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们往往无暇顾及资料的留存,因此我们建议教师们利用好每天幼儿离园后的“黄金10分钟”。在那个时间段,三位教师都在班上,热闹了一天的活动室安静下来,一天里发生的故事都还在教师的脑海里。三位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快速回顾白天的所见所思,把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及由故事引发的思考做一交流,并采用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积累形成“班级三人行”研修档案。

在每周的年级组研修活动中,班级教师可以对自己班级的三人组一周来关注的事件及由事件引发的研讨进行分享、汇报。在每月园所的“课程先导组”会议上,园长或教科研负责人会与教师们一起从中筛选和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开展二次研讨。

(二)“班级三人行”研修举例

案例一:红筐子该由谁来搬

一天早操结束后,大一班的汤老师对孩子们说:“请大家排好队,值日生搬上红筐子(户外活动时用来装纸巾、消毒液等材料的),我们一起回活动室吧。”东东是那天的值日生,但他忘记去搬红筐子了,直到大家都排好队要往回走时,他才想起自己的职责。就在他伸手去搬红筐子时,一旁的小乔抢先搬起了红筐子。东东请小乔还给他,可是小乔抱着红筐子,就是不肯还给东东,边上的另一个同伴也表示支持小乔。东东又委屈又生气,他大喊:“我不搬了,我再也不搬了,哼!”说完气呼呼地走了。

汤老师看到了这一幕,她没有上前帮助孩子们排解纷争,而是及时拍下了当时的场景。回到活动室以后,东东还是气鼓鼓的,不愿意和小乔玩。于是,在晨间谈话时,汤老师把这件事情作为话题,请孩子们一起来讨论。谈话中,汤老师知道了事件的原委:原来是小乔因为上一周生病请假,很久没有当值日生了,她太想做一次值日生、搬一次红筐子了。当小乔看到东东忘记去搬红筐子,没有履行值日生的职责时,小乔认为东东已经失去了当值日生的资格。所以小乔冲上前去搬起了红筐子,不愿意还给东东。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扫下图中二维码可观看相关视频)。班上的另一位教师吴老师看见,后来在区域活动时,小乔和东东在一起说着话,两人已经和好了。

这一事件到这里似乎已经结束了,但教师们的思考没有停止。在当天下午的三人组研讨中,教师们又对事件进行了复盘。汤老师提出,这个事件中,东东似乎不遵守规则在先,而小乔的做法也不尽合理。这时,吴老师提议换个思路,别再去想两人做错了什么,而是想一想两人做对了什么。思路一转换,大家觉得豁然开朗:东东忠实地履行值日生的职责,值得肯定;而小乔怀着为集体服务和维护规则的愿望,同样值得肯定。这一事件中两个孩子表现出的可贵品质,都应该受到肯定,不能因为他们发生了争吵,就予以否定。如果我们能用欣赏和发现的眼光去看幼儿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学习,而不是用一种找缺点、找问题的“医生”心态去“诊断”幼儿,我们便能一步步走近幼儿,更好地理解幼儿。

案例二:我学会了拍球

寒假前,园里对幼儿做了一次动作技能测查,其中有一个项目是拍球,合格的标准是做到连续拍球20下。大多数孩子都能完成,且姿势标准,每一次拍球都能使球落地后弹起至腰的高度,但康康做不到,他其实还没有学会拍球。只见他把皮球高高举起,让其自己落下,抓住球自己弹起来的时机用手掌去触球,每触一下,报一个数。球越弹越低,等球彻底弹不起来了,他就抱起球举高再来一次。“1,2,3,4……5,6,7……8,9,10……”康康分6次完成了共计20下“拍”球,一数到20,他马上一把抱住球,传给了下一位。负责测查的园教科室主任王老师全程微笑,看着康康完成“拍”球,没有制止他、批评他、纠正他,最后还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在一次晨间锻炼时,康康抱着球走到王老师面前:“王老师,你看我拍球,我现在能拍很多很多个了。”说完,他马上开始表演,边拍边数,还不时地将目光投向王老师,生怕王老师没在看他。大约连续拍了70下后,他主动停了下来。王老师问他:“感觉怎么样?刚才拍了几个球?”他答道:“多得数也数不清,好像有80个了。”當天离园时,王老师和康康妈妈进行了交流,康康妈妈说,寒假里康康自己提出要学拍球,坚持每天练习,一星期练习下来就能拍得很好了,到后来可以连续拍100多下(扫下图中二维码可观看相关视频)。

当天下午,王老师和康康班里的教师一起对此进行了研讨。在当月的园“课程先导组”会议上,王老师也分享了这个案例。令大家都非常感慨的是这个案例中师幼之间的“默契”。之前,康康还没有学会拍球,他自己心里是明白的。王老师看到康康试图蒙混过关的动作,不仅没有揭穿他,还给了他一个“大拇指”。新学期,康康主动邀请王老师看他拍球,说明他自己很清楚之前拍球的动作是不合格的,而此后他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经过假期里的坚持练习,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树立了自信,他内心的声音也许是:“我上次不会拍,现在我会拍了,我希望老师能看到。”通过这件事,教师重新认识了这个机灵、乐观、积极并且能够为达成目标而坚持、努力的康康。如果当初王老师在测查时直接判定康康“动作不合格”,或把康康叫出来单独辅导、强化练习,很可能使康康情感上受到伤害,教师又怎么看得到康康要求上进、不服输的可贵品质呢?

“班级三人行”贯穿着教师对儿童的关注,对教育的思考。只要班级里的三位教师能真心实意地关注孩子,千方百计地看见孩子,想方设法地理解孩子,就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成长的力量。

猜你喜欢
小乔康康拍球
小乔的平底鞋
培养思维能力
康康日记
康康日记
我们成了好朋友
康康日记
拍球真好玩
康康日记
念奴娇
拍球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