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观点 表明立场

2021-10-12 07:11王代福
课外语文·中 2021年9期
关键词:论点议论文明星

王代福

【技法点拨】

近年来,议论文的写作一直是中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文体。众所周知,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用合理的论证方法,选择合适的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过程。由此可见,写作议论文的关键在于,首先必须亮出观点,表明立场,确立一个鲜明而又正确、新颖而又深刻的论点,这是写好一篇议论文的重要前提。所谓论点,就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明的主张、见解或观点。它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议论文的纲。一篇议论文的成功与否,论点的提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写作议论文时,提炼论点应注意哪些要求呢?

一、论点要鲜明

写议论文就是为了树立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的观点就必须鲜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态度一定要明朗。亦此亦彼、含含糊糊,就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一篇文章可以只有一个论点,也可以有多个论点。多论点的文章中,也应有一个主要论点,称为总论点,其他论点称为分论点,分论点统一在总论点之下。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孟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他通过六个历史人物历经磨难终成大业的事例,得出了“困境出人才”的结论,接着类比于统治者治国,亦须饱经忧患始得安宁的道理,由此自然导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旗帜鲜明,醒人眼目。

二、论点要正确

表明己见,进而干预生活,是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所在。要让自己的观点立起来,首先观点必须正确。作者所持的见解应该符合人类进步发展的大趋势,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不能绝对、片面,也不能违背社会道德、人生伦常。如赵鑫珊的《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一文,作者在经历了渺小个体生命的无助和失落的情绪后,转而看到人类社会因团结互助而欣欣向荣地存在于大地之上,这时他意识到:是社会的人,就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渡难关。人只有成为“社会人”后才是强大的,有力量的。再加上他所发现的“从头到脚,我身上居然没有一样东西是出自于我本人的双手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使他最终得出“应该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回报些什么”的结论。而这正是我们每个人应对社会所持有的一种感恩的心情。社会的人应该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是整个社会形成并得以健康、有序运转的基本保障。毋庸置疑,这一结论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体制下都成立的命题和公理。

三、论点要新颖

论点的新颖在于“发人之未发,言人所未言”。观点再好,说来说去,尽人皆知,岂不索然无味?所以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能人云亦云。比如: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看文题,就亮人眼目。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作者却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你也可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四、论点要深刻

论点的深刻在于能够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不能就事论事,只抓表面现象,也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立论要有针对性,要反映有代表性的问题,还要有现实意义,能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更有力地说服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邓拓的《不求甚解》一文,作者针对某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读书法的粗暴非议,入情入理地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陶氏的“不求甚解”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其实未必能够理解书中的真意;二是说明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那么,论点又该怎样提出来呢?提出论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四种:一是开头提出论点。二是结尾提出论点。三是篇中提出论点。四是论点贯穿在全文中。通常的写法,应以开头或结尾提出论点这两种方式为主,当然也可以根据写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例文示例

王小双(湖北省当阳市庙前中学)

努力请从今日始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朝人文嘉的这首《今日》诗,我已記不清什么时候第一次读到它,但我仍记得当时读完此诗的心情: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只觉得过去做了许多愚蠢的事,至此方才如梦初醒。

我做过的蠢事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幻想,二是懊悔。然而幻想往往成为泡影,懊悔从来都无济于事。这样的蠢事要彻底不干,又谈何容易!人们都喜欢幻想未来,预测明天,然而明天并不由人们的意志来决定,人们幻想、预测又有什么价值呢?可惜的是,我们在幻想的同时,却让属于我们的今天的光阴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人们常常在陷入困境或遭受挫折时哀叹不幸,追悔过去,然而昨天已不再属于人们,失去的已永远失却,人们的哀叹、追悔有什么意义呢?从文嘉的这首发自肺腑的诗中,我忽然领悟到了:今天才是最可贵的!

人们常说,占有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就会更感觉到它的珍贵,时间岂不也是如此?我们不必把时间浪费在想入非非之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里长城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单是出于设想家的脑袋,也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双手一砖一石地筑起来的。如果没有当初的第一块砖石,哪来如今的宏伟长城?我们更不能把时间消耗在“悔不当初”之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法拉第在经历了上百次实验的失败后,终于有一次不小心将一块磁铁掉进了线圈,从而总结出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如果说这是出于偶然,那也是法拉第锲而不舍的努力所换来的。失败和挫折丝毫不值得后悔,我们失去的只有汗水,得到的却是宝贵的经验。只要不泄气,再努力,我们终究会成功。

正如文嘉所说,“人生百年几今日”,人的一生固然短暂,但只要珍惜每一个“今日”,每日努力,每日进步,又何患明日无成呢?

努力请从今日始——我愿所有的人都将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简评】

这是一位初一学生对议论文的尝试性习作。文章以“努力”为话题,先引明朝人文嘉的《今日》诗入文,接着从对该诗的“顿悟”中归纳出自己做过的两类“蠢事”,然后切入主题:珍惜今天,努力实践,锲而不舍,何患无成?最后归结话题——努力请从今日始!

本文中心论点鲜明突出,结构清晰,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小作者用词准确且富有变化:“如梦初醒”“成为泡影”“无济于事”“发自肺腑”“想入非非”“悔不当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锲而不舍”等,还有“顿悟”与“领悟”,“溜走了”,“逝去了”与“失却了”,“追悔”与“懊悔”等的运用,富有辩证的观点。

【素材卡片】

1.坚持就是胜利: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胜利,而相当一部分人却陷入失败的苦痛之中。这是为什么呢?俗语说“功到自然成”。按理说那些失败者完全可以尝到胜利的喜悦,但他们往往缺少一种胜利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坚持。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上边的俗语中所提到的“功到”其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意思。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2.锲而不舍:读过《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人,都会被陈景润的治学态度所感动,他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在六平方米的斗室里,度过了多少个冬夏与春秋,演算了整整几麻袋的草稿,终于产生了辉煌的“陈氏定理”。他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3.说舍得: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就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舍”与“得”,是极其耐人寻味的两个字。静静地思索,静静地感悟,你就会慢慢体会出人生的真谛。这些真谛常常能驱散你身心的疲惫与烦躁,涤去你内心的杂念与浮华,让你感到无限的清澈与安谧。“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舍得”,确是一种境界,一种禅机,一种智慧,它就蕴含在你的生活当中,像珍珠一样,无时无刻,等待着你拿起它,去打开成功之门,发挥它无穷的魅力!

4.美丽的破碎:把一生的忧伤交给冬天,让它随雪花一起化去。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純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5. 我也追星:我们主张热爱明星、学习明星、争当明星,反对盲目崇拜明星、依恋明星、丧失自我。热爱而学习,以明星为榜样,激励自己,与明星同行,既是社会之需,也是个人之求,亦是明星之所愿,如此才有利于社会和人的进步。把明星视为偶像,盲目崇拜、依恋,从而丧失了自我,则是错误的。明星者,人也,有其长,也有其短,有其超人的天赋、智慧和技能,也有其不如常人之处,不必迷信,无须崇拜。

6.准时是一种美德:当你在剧院前苦苦地傻等时,当你在站台上举足张望时,你一定会认识到准时的重要性。准时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都市里。准时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品质。准时会让对方感到受尊重。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一个人老是迟到,就说明他是自私的、不为别人考虑的,他也不值得人家把他当作朋友。准时与否是个习惯问题。一个人年轻时就应当处处守时,因为年轻时要办到这一点是很容易的,而在你年老的时候,你会为此深深受益。

猜你喜欢
论点议论文明星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谁是大明星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