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外功夫

2021-10-12 07:11陈志宏
课外语文·中 2021年9期
关键词:画谱昆虫记气度

陈志宏

①习画多年,成一代画匠,也许并非难事,要做一代画师,却实非易事。匠者学技,师者求藝。

②技在笔锋墨彩里藏,如林中阳光、草尖露水,只要花足够多的时间,遍地皆可寻见。艺在广阔天地间、万事万物里,像轻拂而过的凉风,可感可触,却难觅芳踪。艺立于技的基础之上,却自有其独特的生态。

③求艺,仅凭业内功夫还不够。宋人彭乘在《墨客挥犀》中说:“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①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慕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短短数行,切中要害,值得细品。

④画花画猫非难事,画出花与猫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独特神韵,却不是光在画界下苦功夫所能达成的。此艺非技,须在画界之外求得。在界内苦学再久,用功再深,也难得艺上身。

⑤苏轼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僧维真画人像,道理也一样。僧维真画曾鲁公,起初不得要领,画的人像怎么看都没感觉。然而,只在画中人额上添上三道皱纹,作抬头仰视状,便极为相似。若是找不到“眉后三纹”,再怎么使劲,都难绘出曾鲁公的神韵。捕获到这“三纹”,不是画技,而是观察之功。

⑥画龙,点其睛,龙就活过来了;画人,捉其神,人就跃然纸上。人的神韵在何处?画谱里找不着,古画里也寻不见,一切皆在画界之外。

⑦真正的画师,成竹在胸,不会老惦记画谱,拘泥于画法。只有画匠在画技上斤斤计较,原地打转,转不出大气场和大格局。

⑧诗家有云:功夫在诗外。画亦如是,功夫在界外。推而广之,哪行哪业不是这样呢?

⑨界内学技,成一匠之功,依法依规,有理有据,但终难成趣;只有在广阔的界外,摸爬滚打,下足功夫,方能攀登艺之高峰。

⑩何为界外?眼光、气度、感情、品性和德行等,诸如此类,是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艺人朝着光明而去。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期,有删改)

【注】①披哆:张开。

阅读

练习

1.下列关于“界外功夫”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指画谱画法之外的各种功夫。

B.是指绘画技术之外的观察功夫。

C.是指各行各业立于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

D.是指画师所具备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

2.作者既然说第⑤段中故事与第③段中的故事“道理也一样”,为什么还要再写呢?

3.请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4.结合下面一段文字,说说你对文中“技”和“艺”关系的理解。

法布尔被默忒林克赞为“昆虫的荷马”,其所著《昆虫记》被作家雨果称为“昆虫的史诗”。这些赞誉首先源于法布尔科学娴熟的野外观察和实验方法,以及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当然,不仅仅如此,还源于他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自然万物的欣赏与赞美等因素的加持,这些都给严谨的学术著作《昆虫记》注入了灵魂和生气。

(刘为民 设计)

参考答案:

1.C

2.二者论述的道理虽然一样,但是一个画猫,一个是画人,事例更加充分,有力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3.文章首先提出了论题“匠者学技,师者求艺”,然后以画猫、画人为例,论述了“此艺非技,须在画界之外求得。在界内苦学再久,用功再深,也难得艺上身”的观点,接着用各行各业立于技之上的诸如眼光、气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来对“界外功夫”进行了理解。

4.文中的“技”可以理解为法布尔的高超的写作技巧。此艺非技,须在界之外求得,“艺”可理解为法布尔在运用高超技艺的同时给严谨的学术著作《昆虫记》注入的灵魂和生气。

猜你喜欢
画谱昆虫记气度
Book Review on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
[法]蒋友仁《中华造纸艺术画谱》中的造竹纸图(之晾干纸)
论晚明书籍的设计与审美
——以《诗馀画谱》为例
《宣和画谱》由宋入元传播考①
气度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历代画谱类编》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