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数字农业在基层农户中的推广探讨

2021-10-12 01:13黎玉成张少娟黎崇志李向晨宇
科技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推广

黎玉成 张少娟 黎崇志 李向晨宇

摘要:针对贵州山地农业分散化、碎片化等种植特点,充分利用手机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聚集相同地形、相似环境、相近气候、生态区域类别、经营主体、种植基地及栽培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集中管理、分类服务,专业指导,产供销对接等,实现农业生产从育苗、种植、加工、供需、检测、认证等产业链的数字化网络协同管理与产业技术生态服务体系。

关键词:数字农业、推广、农业信息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发展贵州数字农业主要是针对贵州山地农业分散化、碎片化等种植特点,充分利用手机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聚集相同地形、相似环境、相近气候、生态区域类别、经营主体、种植基地及栽培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集中管理、分类服务,专业指导,产供销对接等,实现农业生产从育苗、种植、加工、供需、检测、认证等产业链的数字化网络协同管理与产业技术生态服务体系,因此发展贵州数字农业最基本的要求如下:

1.标准化

实现生产阶段的农事记录,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添加当天农事记录,实现通过手机终端了解农事记录的标准化管理,田间生产档案智能化。数字农业,可将数据源源不断地从一线生产基地上传并存储到云端,通过云计算分析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提取出优质的、标准化的种植方案,反向指导生产管理。

2.信息化

基于遥感卫星实景地图,通过图斑,实现用户在线基地勾画和信息获取,从而收集种植基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品种等基础信息,可通过数据整理分析给出科学的轮种建议、预产量等,将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分散的地块串联在一起,形成云端信息化的管理。

3.智能化

数字农业,可研发合理的架构,结合企业需求定制化进行数字化改造,建立各产业的云平台,串起同一产业的基地端和企业端,实现从产到销的智能化管理。数字农业可将所有数据汇集到云端,通过智库分析进行计算、处理,使农民及时得到农技指导与政策指引;帮助政府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和农产品供求动态。

一、贵州数字农业在农民中推广面临的问题:

1.农民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农业行业高投低产,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少,从农人员流动性大;农业行业从事人员大多文化教育程度低、信息化普及起步晚、导致农业生产者信息化水平低,数字农业普及难。

2.地块分布广、碎片化

贵州多山地和丘陵,地块零碎、分布广、呈碎片化趋势;管理方式传统,效率低,种植地块分散,基地远,难以形成规模化管理;沟通渠道单一,信息不畅通,管理难度大

3.山地网络覆盖率低

基地端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地块在山里无网络信号;生产环境恶劣,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数字农业在部分山区使用受到限制。

二、推广数字农业的对策及建议:

1.多方合作,政策引领数字农业发展

数字农业要兴,政策是“领路人”。数字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政策制度普及化、农业补贴透明化、市场竞争有序化对于农民而言至关重要。线上补贴申请及公示不仅解决了农业补贴透明性、时效性问题,更让农业资金挪用“插翅难逃”。让农业补贴资金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惠民惠业惠万家。

2.建立合理的产业架构,为数字农业保驾护航

数字农业要进,产业架构是“基本点”。建立“一云两端多环节”的产业架构,有利于农业产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一云”指数字农业云,可汇集各产业各环节的数据,并进行智库分析和数据管理,反向指导农业生产;“两端”指PC端和手机端,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的数据采集需求;“多环节”指按照农业各产业的特征,实现同一产业全产业链的数据汇集与信息互通,打破信息不对称的数据壁垒。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人才队伍

数字农业要强,人才是“压舱石”。推动数字农业发展,需要国家制定农业人才培育政策。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培养懂生产技术、懂信息化技术、有市场嗅觉的专业型、技术型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提高农民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需要制定农业人才奖励政策,调动年轻人投身农业行业的积极性,建立人才队伍,满足数字农业的发展要求。

4.供需对接,解决农民销路

数字农业要富,供需对接是“磁铁石”。产不对销,货不对市,产量上不去,价格不稳定,一直是农业的痛点。数字农业可将企业和基地串联起来,打破基地和企业之间供需的壁垒,提供全产业链的信息互通和大数据汇集,让农业生产者有计划的生产排产,解决农户找不到买家,买家找不到货源的困境。基地可提前发布供应信息,如供应品种、数量、供应预估时间,在采收之前联系好买家;企业看到供应信息后即可对加工、销售进行计划安排,从而实现订单式生产,提前安排生产计划。

5.线上农业农技服务,夯实农业基础

数字农业要稳,生产技术是“推进剂”。目前农业农技资料缺乏针对性,难以及时有效获得专家答疑一直困扰着农民。数字农业,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为农民提供一个线上的农资农具采购渠道,筛选审核可信赖的、高性价比的厂家在线上直销,减少中间环节,从而保障农资供应质量,降低种植成本。还可以打造线上专家问答功能模块,让农户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即可咨询专家病虫害、生产技术等农业相关问题,实现远程“看病服务”。此外,数字农业还可以根据用户种植作物种类、品种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变化信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农技指导及预警机制。

6.建立溯源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数字农业要久,绿色生态是“金鐘罩”。企业可利用数字农业云,实现从基地端到加工端的全程溯源,形成一物一码,记录辣椒的生长周期,实现全程可追溯,从而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消费者提供绿色生态的农产品,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消费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溯源,做到消费有保障,安全可溯源;政府监管部门借助农产品溯源系统,可全程监控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从源头上监控食品安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通过溯源系统追溯至源头。

参考文献:

[1]刘海启.加快数字农业建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12)

[2]姚峰.刘军梅.数字农业--21世纪的新型农业模式,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Z1期

[3]高宏存.把握数字经济机遇,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8(09)

作者简介:黎玉成,1980.12,男,汉族,贵州,本科,高级工程师,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推广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关于汉韵文化主题餐厅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