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的建设性路径研究

2021-10-12 07:06王秋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社会治理

摘要:从建设性新闻理念视角观察科学传播,发现科学传播中蕴含着建设性的目标追求。科学传播可以借助建设性新闻核心理念的操作纲领,增强科学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采取对话报道民主协商策略,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叙事共情,实现科学传播的建设性发展。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科学传播;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021-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科普路径研究”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12400410447

一、从建设性新闻看中国媒体传播实践

丹麦学者乌瑞克·哈根洛普在2008年提出“建设性新闻”概念以来,全球新闻传播业界和教育界对此给予了广泛的实践和讨论。建设性新闻是在全球新闻传播业陷入“后真相”危机和现代社会转型危机的前提下,对新媒体的社会价值和角色进行的一个反思和重新定位,是一个应对新闻业结构性危机的方案。建设性新闻的关注度很高,概念界定却未在全球达成共识,但核心价值理念却是一致的。建设性新闻强调积极和参与,倡导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新闻报道,通过激发受众参与,实现问题解决,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1]。各国的新闻在坚持建设性新闻核心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对于建设性新闻实践各有不同。

和欧美各国媒体把建设性新闻当作一个新的媒体实践指导理念不同,我国的新闻媒体实践一直都蕴含着建设性的内涵和目标。在我国媒体的历史传统中,从“去塞求通”到“向导国民”,可以说,建设性早就内化为中国媒体的自觉意识。从目前的传媒体制来看,我国媒体一直承担着传递政策、反映民意、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角色和功能,建设性是中国媒体实践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互联网时代把大众传播引向公共传播时代,媒体的功能、角色有了很大拓展,新闻报道和活动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和玩法,多元参与、跨界合作、多形态表达等赋予了新闻传播很多样态和生命力。其中,建设性仍然是信息传播活动的行动纲领。

二、科学传播的建设性追求

在科学传播发展的过程中,科学传播目标受众拓展、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科学传播主体变动等,使得科学传播的目标指向虽然有些微调整,但是其根本性的目标指向一直都未发生大的变动。

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科学传播范式发现,国内外的科学传播研究都把科学传播纳入了“科学传播有益于国家社会发展”的框架中进行传播策略的研究[2]。出于政治体制和政治传播环境的区别,国外的科学传播避开了直接从国家或政府角度切入,转向受众研究的视角,希望通过科学传播建立受众和科学的良好连接关系,进而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早期国内的科学传播则更看重科学传播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和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向,科学传播则更多地带有媒介中心主义和社会中心主义的色彩,从媒介环境、政策制定、社会治理等角度论述科学传播的影响和作用。

科学传播的政治待遇和科学传播的建设性目标指向互为因果。国家希望通过科学传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提高其对科学的接受度和认识度,进一步激发民众的科学创新热情,以提升国家在世界的竞争力。因此,怎样通过有效传播策略优化科学传播效果,普及科学价值,营造一个科学的社会,服务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是科学传播最核心的研究命题。

三、科学传播的建设性目标:发挥社会治理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争议性事件、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一次次考验着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在争议性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中,科学传播能够影响社会治理的效能[3]。尤其是在重大危机事件中,借助公共信息的传播,能够更好地感知社会态势,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重大危机事件或者争议性事件的发生一般都会伴随着谣言和流言的传播,谣言和流言则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和信息環境的复杂性。媒体及时发布辟谣信息,传播与危机事件或争议性事件有关的科学知识,能消除受众对事件的不确定性认知,稳定社会情绪,帮助国家开展危机事件处理。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媒体大量报道了一线医护人员对病患的救治、研发人员对病毒的研究认知和疫苗研究工作、疾控工作者对疫情防控的科学部署,一方面,集中展示了疫情防控中的科学信息,赋予了疫情防控政策科学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让人民群众形成了全国上下齐心抗击疫情的动员形态,为其注入了抗击疫情的积极情绪。疫情防控层面,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消毒洗手等成为社交媒体中最主要的互动话题,在多层级互动传播中,疫情防控的科学信息和科学价值观广泛传播,成了全民共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科学传播对于国家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整体部署疫情防控、上下一心进行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科学传播的主体参与:增强主体互动,建构治理空间

社交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主体范围有所拓展,包括政府、企业、科学家共同体、媒体和公众。在以往的研究认知中,政府和媒体是主要的强势传播主体,科学家共同体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公众和企业主要参与科学传播活动。回顾科学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传播机制可以发现,科学家共同体和受众的互动参与程度会影响科学传播的效能,科学传播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建构一个良好的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的传播氛围。

在科学传播主体的互动中,政府和媒体依然是核心引导性传播主体,能控制科学信息的传播流动方向和流动频率。政府和媒体之间及时互动,有助于政府掌握态势发展,及时作出信息传播部署,并通过媒体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实现信息传播的透明和快速。科学家共同体包括科学家、科普从业人员、科学机构和科普组织等,他们是科学传播中的信息源头之一,科学信息的专业度有赖于此。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科学家共同体积极表态,与政府媒体互动的同时主动与受众互动,一方面有利于科学家共同体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受众对科学信息的信赖程度。受众与科学传播中其他主体的互动,有助于科学信息的多次传播,营造科学传播氛围,塑造社会的科学价值观。企业包括商业机构的互动,则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传播科学的同时,推动科学技术走得更远。

科学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使得科学传播不再只是是科普工作者的事情,能够打破科学传播局限于某一个圈子的传播限制。在多个主体的互动中,科学信息实现了权威化和多样性,受众对科学信息的再加工和再传播使得科学信息越来越通俗化和轻量化。全部主体参与科学传播互动,有助于科学传播成为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实现科学传播社会化,塑造社会化的科学价值观,能够快速在全社会就某一个科学话题达成共识,提升治理效率。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交媒体平台上不断滚动的“劝家人佩戴口罩”“居家防护”等话题,提高了大家对戴口罩、洗手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的接受程度;乡村大喇叭一遍遍播放的带有地方色彩的疫情防护喊话,和随处可见的条幅口号,达到了无死角的全民疫情防控传播效果。钟南山等多位医护人员对疫情的警告和建议赋予了疫情信息的权威性,张文宏受访时逗趣的疫情防控建议缓解了民众的紧张感,也增强了民众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和亲近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得益于科学传播共同体之间的强互动,建构了一个疫情防控的社会网络,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奠定了社会思想基础和信息传播基础。

科学传播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科学传播,是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的信息基础。科学传播在多主体的互动中,建构了一个社会治理空间,为社会问题的协商解决、危机事件的处置都提供了一个公共协商平台。

五、科学传播的报道框架:对话报道激发民主协商

2000年以后,科学传播转入“对话模型”,强调民主对话与公共协商。建设性新闻理念在实践操作中也强调要通过对话报道达到公共协商的目的。公众对话、用户参与协商是科学传播未来的创新发展着力点之一。

危机事件发生后,受众最需要通过获得可靠信息消除对事件认知的不确定性。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要第一时间回应受众的信息需求,尊重受众的信息知情权,及时公开信息。信息公开透明是对话的基础,也是开展民主协商的前提。

科学传播与一般信息传播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绝大多数接受者来说,理解科学信息需要一定的信息理解门槛。科学传播要想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传播主体就必须主动打破信息与接收者之间的理解壁垒。科学传播主体需要带入信息接收者的阅读语境,与受众展开对话,降低受众对科学信息的理解难度,消除受众与传播主体之间的疏离感、与科学信息的距离感,增强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例如,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超出了人们对病毒的认知范畴,极易造成人们的恐慌感。在央视《新闻1+1》中,主持人白岩松对话钟南山,白岩松在对话采访中,站在普通民众的理解起点上,代替民众询问疫情信息,提出的问题直白而又简洁,钟南山“可防可控”的回答,也十分简洁、有力、明了,这次采访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原因就在于提问者和回答者都考虑到了普通民众对疫情信息的理解水平,并传达了很明确的态度和信息,稳定了受众情绪。自媒体博主“回形针PaperClip”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视频,用通俗话语解读了与疫情病毒相关的知识,获得了65万转发量;B站UP主“Ele实验室”的《计算机仿真程序告诉你为什么现在不能出门》视频,用直观易懂的解说和画面,让很多人理解了“宅在家里不出门”的必要性。这两个自媒体博主都采用了对话的叙事策略,设身处地思考了受众对疫情信息的关注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传播了科学信息。

科学传播不仅传播科学知识、科学信息,还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使受众与传播主体之间拥有共同的对话语法,以促进对话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科学认知是一个充满了曲折的复杂过程[4]。但是在重大危机事件中,受众期待的是一个肯定的、明确的答案。在科学传播中,传播主体要建构受众对科学的正确认知,培养受众的科学价值观,传播科学哲学,为对话报道营造一个讨论的语境和空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出现了各种非权威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甚至出现迷信土方法而丧命的现象。例如,哄抢双黄连,这就是公众缺乏科学价值观,误解媒体报道而产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传播相对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长期的浸润式传播,其传播重要性一时比不上科学信息,但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却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思想背景价值。

科学传播的对话报道是民主协商的基础。在对话报道中,传播主体和受众充分沟通,信息逐渐丰富透明,多元主体可讨论的协商空间变得广泛,民主协商与社会行动才有开展的可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全国各地采取封城措施,人们居家隔离。媒体前期对疫情信息进行了充分报道,民众对病毒有了充分认知,接受了疫情防控知识,理解了政府对疫情防控的措施,坚定了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决心,才有了全国上下齐配合、安心宅家。

六、科学传播的叙事策略:共情叙事实现情感动员

科学传播研究作为一种传播策略研究,旨在通过有效的传播策略,提升科学传播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传播的价值,实现科学传播的目标落点。与其他信息传播不同,科学传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旨在通过长期或者短期的传播,改变信息接收者对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认知。后疫情时代,科学传播会进入大眾化、常态化传播,科学传播的情感叙事将变得更加重要。

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焦虑、恐慌和不安已成了人们的情绪底色。新闻报道如果继续传递带有无助、沮丧等色彩的负面情绪,不仅无益于信息的传播,还会使人们产生逆反心理,对信息失去知觉。建设性新闻理念引入积极心理学,强调在新闻报道中引入积极情绪,关注进步,传递正向理念和合作精神,给受众注入希望。科学传播要采取积极叙事的策略,在共情中激活受众的情感链接,实现情感动员。

在科学传播选题中,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同时,选择那些能够起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报道选题,做到信息传播与正能量传播的统一。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媒体报道病患治愈新闻、医护人员为病患加油打气、方舱医院的暖心瞬间,让受众感受到了温暖,接收到了信息中的正能量,这能够抵消民众对于疫情的恐惧和不安;科学传播新冠肺炎治疗的药物、方案、病毒的研究认知、疫苗研发进展,则给受众传递了希望,让受众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可能,坚定了其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一般而言,科学传播的内容更强调理性,稍显专业和枯燥,不太容易唤起受众共情。在具体的报道表达中,科学传播主体要注意进行语法转换,用具有感染力的叙事策略,激发受众的意识和情感。在疫情防控中,出现了很多“逆科学传播”的口号标语,这些口号标语本质上不是反对科学传播,也不是非科学的传播,而是用一种表面上的非理性表达实现对接收者的一种感性上的打动[5]。比如“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开玩笑”“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这些口号都用了夸张、拟人的表达,话语是非理性的,但是在传播效果上,却取得了共情的效果,能够让信息接收者认同科学传播主体的理念而采取行动,实现了科学传播的目的。比如张文宏在采访时说的幽默金句“你在家不是隔离,是战斗”“最好的药就是免疫力”“防火防盗防同事”,这些语言让受众听起来觉得贴心,也更愿意照着张文宏的隔离措施行动。

科学传播往往伴随着危机事件。在危机事件中,人们除了要应对外界的环境危机,还要应对内心的崩塌危机。人是感性的动物,都渴望温暖和光明。在科学传播中侧重选择能够带给人们信心和温暖的选题,在报道解决方案的时候能让人们看到未来,抚慰民众焦灼不安的心。在具体的话语表达中,可适当采用一些“逆科学传播”的表达方式,多用一些感性的表达,以增强民众对传播主体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进而实现情感动员。

七、结语

我国之所以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胜利,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后疫情时代,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仍然是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治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传媒需要反思和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得失,强化其在治理体系中的位置。疫情报道中的建设性新闻理念是我们媒体报道的主流理念之一,在建设性新闻理念视角下,科学传播能够实现建设性的目标,发挥其社会治理的价值。后疫情时代,科学传播将会常态化发展,用建设性新闻理念指导科学传播创新发展,有助于借助科學传播实现更为广泛的社会动员,协调国家治理。

参考文献:

[1] 田园,宫承波.从建设性新闻到建设性传播——关于我国当前传媒发展的一点洞见[J].当代传播,2020(04):60-63.

[2] 裴心语.数字时代科学传播的新路径[J].中国民族博览,2020(07):116-117.

[3] 贺才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科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青年记者,2020(27):46-47.

[4] 罗湘莹,杜智涛.走向公共对话:后疫情时代科学传播的创新对策[J].科技智囊,2020(11):64-68.

[5] 唐亮.新冠肺炎疫情话语“逆科学传播”的共情逻辑[J].新疆社科论坛,2021(01):85-88.

作者简介:王秋(1981—),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络传播。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社会治理
科学传播视域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介呈现研究
自媒体时代的科学记者:从“翻译”到“连接”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