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毛遂自荐未尝不可

2021-10-13 17:12胡少春
老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毛遂姜太公锥子

胡少春

姜太公与毛遂,都是公元前的人物,由于给后人留下了“姜太公钓鱼”和“毛遂自荐”两个历史典故,他们的名字妇孺皆知。今天,每当提起他俩,我就会为他们的行事风格感慨不已。

先看看姜太公是怎么“钓鱼”的。传说,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姜太公很想助其一臂之力,但觉得自己年届七旬,与文王又没有交情,恐难获得赏识。于是,在文王狩猎回城途中,姜太公坐在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且钩还离水三尺。果然,路过此地的文王,见此情形,甚觉奇怪。一番交谈后,文王见姜太公谈吐非凡,感觉这位老者是个奇才,便命其一同乘车而归,后拜其为军师。在周朝建立过程中,姜太公功成名就,被尊为“太公望”。

再看看毛遂是如何自荐的。战国后期,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临行前,准备挑选20个文武双全的门客随行,结果只挑到19个人。此时,有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平原君得知毛遂已在他门下三年,便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总要显露出来。你在我门下这么久,我怎么没有听到左右对你的称道?恐怕是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吧?”毛遂赶忙解释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要是我早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锋芒毕露,难免遭人嫉妒!”听了毛遂这番话,平原君答应了他的请求。在楚国,毛遂见楚王与平原君交谈甚久,却没有结果,便勇闯大殿,作了一番精辟的陈述,说得楚王心悦诚服。没过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将秦军击退,赵国转危为安。毛遂立了大功,被平原君奉为上宾。

由此可见,姜太公与毛遂都有为国效力之心,但两人的行事风格却截然不同。姜公与其说是钓鱼,毋宁说是钓人,其行事风格是引而不发,颇为独特;毛遂自荐则是真正的自荐,一点也不含糊地表白自己,毫不客气地推销自己,其行事风格是当仁不让。

两个人,两种行事风格,何也?我想,这可能跟年龄、性格和所处的时代有关。姜太公才华横溢,本是国之栋梁,却半生寒微,到70岁还没有成就,感觉再不出仕,一腔报国热血将付之东流,于是下定决心辅佐文王。然而,老于世故的他却不愿或不敢直接表白,因此用了一个别致的“钓鱼”之策,让文王注目而视,从而使自己成为一朝重臣。试想,如果不是时局需要,又没能遇上礼贤下士的文王,姜太公的才能岂不是要被永远埋没吗?

毛遂平时做人低调,一旦国家有难,便挺身而出,并在出使他国时尽展大智大勇的才华。我想,毛遂的这种豪放、洒脱的行事风格,也许跟他年轻气盛有关,但年轻与这种行事风格并不能画等号,关键还是他有一种心系社稷、勇于担当、临危不惧的爱国精神,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我无意对这两种行事风格进行褒贬。不过,站在今天这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我希望还是多一点毛遂自荐。尽管我们的时代为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氛围,建立了有效机制,但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你如果不毛遂自薦,而是选择深藏不露,谁知道你是不是人才?我们常说高手在民间,事实确实如此,各方面的人才常常被淹没在人群之中,一时往往不能崭露头角。为此,我希望他们都能在自荐中涌现出来,无论年老的、年轻的,只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帮助,我都为你欢呼、为你点赞!

猜你喜欢
毛遂姜太公锥子
老礼
老礼
以管窥天
覆水难收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钓鱼新传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你所不知的毛遂自刎
毛遂的悲剧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