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联动、分级培养”的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工程教育改革探索*

2021-10-14 03:28丁雷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9期
关键词:学联电子信息实训

丁雷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 无锡 214405)

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从最早的产品应用向工程应用、系统集成发展,已融入各个产业,各行各业都需要电子信息专业的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要重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中国经济产业升级、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工程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对人才的工程能力要求较高,要求他们能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较小的社会成本条件下创造出较高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工程能力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包括多方面的要求,如表1 所示,这是衡量他们职业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表1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工程能力要求

2 工程能力培养现状

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虽然知道工程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工程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就业竞争力不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备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但很多高职院校教材陈旧,实验实训设备跟不上技术的更新。这就造成表面上看起来具备课内外的实验实训、课程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等多种性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数也不少,但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如何,课程的各个环节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过程中承担怎样的作用,实现怎样的具体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当前电子信息领域对人才工程能力的要求,却没有太多明确答案,这也使得部分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影响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1]。

2.2 师资队伍工程化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缺乏在行业、企业中的任职经历,自身的工程能力也不足,这就无法满足和保障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虽然有规定要求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每年要到企业进行实践,以及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但大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任务都很重,因此教师到企业和工程师进校园都处于零散分布状态,不能系统性地对学生工程能力提升起到规划和指导作用。加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教师自身的工程能力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也很容易造成知识结构老化,用陈旧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未走上工作岗位,其知识技能实际就已被淘汰,与实际生产脱节严重,无法有效衔接。

2.3 产业资源利用不足

在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达、资源分布广泛的社会中,只靠高校自身的资源难以独立完成人才培养工作,要多借助社会、行业、企业的资源,因此国家也多次强调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但目前由于政策落实、执行操作等多方面的问题,很多校企间的合作多采用挂牌实训基地、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等形式,产业的优势资源还没有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如根据课程教学的不同环节,对应工程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要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就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选择和引入相关的产品技术标准,设计方案、典型工程案例、生产及服务情境等产业资源,但目前来看,产业资源并没有全过程、多方位地充分融合进人才培养中。

3 “产学联动、分级培养”的设计构思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首先要以工程原理与思想的认知作为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及技术创新作为教学目标,将工程知识及技术方法的合理应用作为教学手段,从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不断进行交汇、融合、碰撞、吸收,逐步掌握电子信息领域所需的工程能力。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是渐进螺旋式上升过程,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要,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目标细化为多个层次分明、逐级提升的子目标。每个子目标要有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清晰的上下层逻辑关系、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为达成子目标而所需建设及配备的各类教学资源,如场地、设备、人员等,最重要的是将这些落实到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中,促进学生学用相长、知行合一[2]。

根据以上思路,可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过程分解成基础学科思维及实践技能、专业综合思维及实践技能、复杂工程思维及实践技能这三个层次,高校可联合企业开展产学联动,有针对性地逐级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如图1 所示。

图1 “产学联动、分级培养”人才培养构思

一级产学联动以学生在电子信息专业初始教育阶段所学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基础,以校内相关专业实验室作为实训平台,师资主要是校内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专任教师,采用案例驱动、问题导向等教学手段实行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领域中不同应用方向的工程能力。

二级产学联动以学生前期获得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将产学联动建设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实训平台,配备专业技能丰富的产业工程师和校内专任教师作为师资团队,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电子信息技术多专业领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级产学联动指在学生已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多领域综合应用基础上,将企业生产现场的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实训平台,以产业工程师和管理团队为主要师资,通过基于真实生产实习、顶岗实践的毕业设计等项目来培养学生面向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一级产学联动都涉及产业资源的投入,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产业资源中的产品、技术、工艺、案例、项目、管理、思想、文化等多种要素会越加广泛和丰富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校企协同育人[3]。

4 教学改革的实施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采用产学多级联动的方式培养学生工程能力,需打破传统教学体系,对教学多个环节按照行业的用人需求进行改革,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行业人才梯队储备与建设要求。

4.1 优化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在校企多级联动培养人才过程中,所依托的主要载体是课程,因此每一级要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都要通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来实现。一级联动实施过程中的课程主要为专业技能的基础教学模块,分布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利用校内专业实验、实训设备,在课内外布置教学任务,构建实践项目,开展相关教学研究。二级联动实施过程中的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除了构建专业平台课程,还要在技能竞赛、职业认证、专业拓展、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将产业资源最大化引入教学,让学生尽可能走出校园,充分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动态、职业岗位技术和能力要求,对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明确自身学习目标。三级联动实施过程中的课程主要在企业中完成,以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由工程师和专任教师联合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真实产业环境中感受和学习专业技能,建立职业认知,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

4.2 设计和改革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依据教材的理论知识按照章节顺序进行讲解,再进行一些验证性实验,知识点分散在多个章节中,学生不太了解项目和工程概念,很多时候也不明白这些知识对专业的支撑作用。为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需对相应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将课程中的知识点按照项目化教学方式进行组织和分配,分为基础项目与综合设计性项目两种类别。基础项目以掌握电子信息行业领域中单项或少数知识技能点作为教学目标,将相关工程技术分解成若干问题,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用工程活动中的问题引出,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教师再结合学生给出的答案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再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来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基础工程能力。综合设计性项目则以电子信息领域中多个知识技能点为教学目标,通过导入相关工程案例作为驱动,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形成层次化的工程能力训练架构,在此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不再给出项目实施的标准答案,只提供思路和关键提示,需要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和创新,在思考和探索中锻炼工程能力。通过层次化的教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从简单工程问题到复杂工程问题,从模仿验证到主动探究,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工程思维[4]。

4.3 基于工程师主导的项目化教学

培养学生工程能力需要配备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和工程情境,通过产学联动,让企业工程师将真实性生产活动、工程案例以项目化驱动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这些典型项目涉及电子信息领域的多个知识点,工程师和专职教师一起探讨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项目的选取、知识点提炼、教学方法与形式、计划进度安排等,在此教学期间,专职教师的工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学生通过学习和运作真实项目,充分理解工程活动的供需关系、规划设计要求、部署实施方案、团队分工协作、总结评价验收等工作,提前体验和明确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实施流程及管理规范。

4.4 合作共建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包括师资、教材、设备、场地、环境等,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比高校教学资源更新快许多,因此为了满足行业用人需求,需及时引入产业资源,作为重要补充。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时,将企业先进的设备设施等生产资源引入教育教学,覆盖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有助于让学生理解行业的主流和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而按照工程标准建设的实训平台不管是在布局还是环境方面,都可以满足学生工程实践的需求。企业在投入设备和产品的同时,将工程案例及项目、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生产工艺及方法、工程管理要求及体系、企业文化及思维也引入进了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工程活动的内涵和要求。与此同时,在教材、教学资源库、教师企业轮岗等方面的建设也将得到更多保障[5]。

5 结语

在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行“产学联动、分级培养”,使产业优质的工程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可以解决部分高校专业实践资源不足、人才培养跟不上行业需求的问题,有助于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学联电子信息实训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电子信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港大宣布退出学联
难忘UCL中国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