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联合调研 川渝全国人大代表“有话说”

2021-10-14 06:12蒋筱青
当代党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示范区人大代表调研

蒋筱青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加快成势见效的重要发展阶段,川渝两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开展了首次联合专题调研。

2021年6月8日至11日,川渝两地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四川省达州市、重庆市开州区和万州区,专题调研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并在万州区召开座谈会,为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

此次聚焦“万达开”的跨行政区域联合调研,川渝全国人大代表关注了哪些领域的建设情况?有怎样的收获和建议?参与此次专题调研的川渝全国人大代表“有话说”。

聚焦“万达开”有考究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去年7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重庆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从协同立法、联动监督、协同开展代表活动等方面进行协作。

去年12月15日至16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团来川,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共商川渝人大合作具体事宜,讨论通过了2021年度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协同合作事项。“协同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便是2021年度川渝两地8项合作内容之一。

今年6月首次联合开展的调研活动,正是对双方关心的“协同开展代表活动”以及“协同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积极回应。首次联合调研聚焦“万达开”,在政策机制加持的背后,是该区域的区位优势和优良基础条件。

万州、达州、开州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腹心地带,是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交汇的腹心地带,也是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户籍人口超过1000万。同时,该区域也是川东北、渝东北地区经济体量最大、发展态势最好、紧密程度最高的区域。

在全国人大代表、廣安市副市长王瑛看来,规划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是推动川东北、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有利于集成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自由流动,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示范区发展潜力大

连续4天,川渝全国人大代表马不停蹄,先后前往达州市宣汉县普光气田科技展览馆、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金垭机场、玄武岩纤维产业园,开州区浦里新区、开州港、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万州区高铁新城、新田港、三峡文化园等地,详细了解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

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利用、产业规划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此次专题调研涉及面广,川渝全国人大代表兴致勃勃、收获满满。

“这几天和大家一起进行专题调研、沟通交流,让我收获颇丰。”在调研期间召开的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达州市副市长王全兴表示,当前,示范区建设亟须推动一系列引领未来发展的事项,需要全国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积极支持,通过议案、建议等方式广泛呼吁。

实地探访后,川渝全国人大代表对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万州、达州、开州均为川渝地区重要的农业重点区市,三地特色产业(粮油、生猪、柑橘、茶叶、中药材)互补并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万州大瀑布、宣汉巴山大峡谷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座谈会上,王全兴从农业农村角度出发,建议川渝两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合作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共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带以及完善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周晓强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示范区围绕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改革创新一体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任务的一体化发展初见成效。他建议,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加强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探索,完善统筹共建共享机制。

代表支招补短板

通过扎实的考察和调研,川渝全国人大代表进一步加深了对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了解,同时也发现在推进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在周晓强看来,建立完善的政务信息和金融信息互通机制势在必行。他认为,“万达开”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进度较快,而金融机构未能及时掌握相应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地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也容易产生跨区域信用信息互认难、跨区域联合信贷难等问题。

周晓强建议从省级层面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合作项目、企业信息、融资需求等信息及时与银行机构共享,并借鉴成德眉资金融同城化经验,推动示范区金融营商环境同城化和金融服务同城化。

由于平时对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关注较多,结合此次专题调研走访,王瑛认为,示范区还存在跨区域协同发展缺乏系统政策支持、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程度不够、共建项目存在审批壁垒等短板。

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现阶段建设情况来看,结合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现状,王瑛认为,接下来示范区还要在进一步健全合作会商的常态化机制、谋划协同发展的创新性路径等方面发力,为其他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猜你喜欢
示范区人大代表调研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