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六方花瓶”的陶刻雅韵

2021-10-15 06:54陈达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花瓶

陈达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深厚的文化底蕴让紫砂陶刻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文人风格,内容广泛,寓意深远。随着紫砂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进步和变化,陶刻装饰也成为了紫砂装饰中的旗手,引领着紫砂艺术的风尚走向。现代陶刻艺术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集金石、书画、诗词于一体,较全面地展示了紫砂陶刻艺术丰富的表现手法。

宜兴紫砂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文人阶级的推波助澜,他们参与紫砂的设计与制作,将更多的人文底蕴都注入到紫砂器皿中,从而导致了紫砂器的文化性和艺术性的显现,而陶刻装饰则将这种文化性推向了高潮。清朝是紫砂装饰最为繁华的一个时代,无数精致的、复杂的装饰层出不穷,如髹漆、彩漆、螺钿、镂雕等,其装饰出的作品大多美轮美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反而使陶刻装饰长久地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了紫砂装饰中的领头羊。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陶刻装饰所带来的文化意境的提升与紫砂本身的气质更加符合。

艺术是相通的,紫砂陶刻其实源于篆刻艺术,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实际上,论操作难度,还是陶刻更加复杂,难度更加大。精通篆刻的艺人并不一定精通陶刻,而擅长陶刻的艺人一定也擅长篆刻,这和紫砂的属性有着莫大的关系。众所周知,紫砂器皿的原料暨紫砂泥最大的属性就是“砂性”,这是其独一无二的特征,也是陶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陶泥中有砂就意味着坯面是不光滑的,会有凸起,有颗粒物,有杂质,这些都使得陶刻难以保持顺畅,当然十分考验艺人的技法。同样,紫砂泥制作成的器皿除了方器几乎都是曲面,在曲面上进行刻绘和平面上进行刻绘相比,无疑是增加了难度,不过这些都难不倒聪明勤劳的紫砂艺人。他们通过扎实的书画功底、广博的文化内涵、全面的刀法技艺,把紫砂艺术和诸多文化形式串联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紫砂文化。紫砂市场普遍认为一件好的紫砂器皿从器身表面的诗、书、画,到篆刻,无时无刻不体现了紫砂古拙朴实的本质。紫砂的本质是陶泥,所以再华丽的装饰都掩盖不了它的高古,这也是紫砂身上最迷人的地方。陶刻装饰既不施釉,也不用进行造型的夸张演绎,就能将紫砂的这种特质进行放大,从而使得紫砂作品从内而外地流露出金石气质、自然气质、文化气质。也正是这样,匠心的制作与装饰方式使得紫砂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个性,不会流落俗套,沾染上匠俗之气。

随着紫砂的普及和推广,紫砂壶、紫砂花瓶、紫砂文房四宝等紫砂器皿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凭借姣好的造型以及内涵气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本文着重介绍的是一款紫砂花瓶,相较于家喻户晓的紫砂壶,紫砂花瓶相当小众,近年来才逐渐得到关注。作为紫砂器,花瓶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和各种紫砂装饰结合在一起,充满展现紫砂装饰带来的美学效果,其中最搭配的要数陶刻装饰了,它们结合在一起不仅能让我们更加充分地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也能够通过欣赏和把玩这一过程,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这一款“六方花瓶”集合了方器的所有特点,将高古典雅和雄浑大气的特点发挥到了极点。这件作品以段泥制作,通身呈明黄色,高贵大方。器身采用陶刻的装饰技法,饰以山水情怀以及书法意趣,为作品增添了文人气象,集工艺塑造为一体,佳器美饰,美不胜收。

器身一共由六个块面组成,每一个块面都有陶刻装饰,三个块面装饰有山水风景画,三个块面进行了刻字,两两交叉,共同组成了一款美观典雅、气韵悠长的“六方花瓶”。

六个块面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松鹤延年图”。松树,千年不倒,有着长寿的寓意;鹤则因为有灵气,寓意吉祥。于是“松鹤延年”代表着长寿,成为了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这个六方花瓶中的一面上刻有松与鹤,鹤,精致细腻,体态丰盈;松,苍劲古意,充满了岁月的沧桑。两者相配,意为长生不老,加上松树上的枝干遒劲,松针茂密,更是子孙满堂节节高,人丁兴旺财富到。花瓶上还装饰有山水图和花鸟图,在器型周正的块面上,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细腻的刻画,形意逼真,线条流畅,艺人以刀代笔,将山水的气势、花鸟的线条、枝叶的自然情形勾勒出来,简洁明了,布局精妙。

同样,花瓶上还有三个块面都进行了刻字装饰,而且每一个块面的字体、内容都不一样,让人不禁佩服陶刻艺人的文化素养和博学多识。古拙的书法,配以锋利的刻刀,恰到好处,并使这个“六方花瓶”身价倍增,深浅之间有层次、远近、顺逆互用,字里行间皆是情。静默之时,细细品读瓶身上的诗词,每一个古字都苍劲有力,字字鲜明,阐述了古往今来文字的精妙,更是将中国文化最为精华的一部分以文字的形式最直观地表露出来,直击人的心灵。

整个“六方花瓶”作品虽然不大,色泽也并不丰富,却藏着一目了然的中式美学。一方面取“中式”意境,以方形为基本形制,营造出属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古朴、端庄、严谨和精致之感,颇有几分慕古的养分;另一方面更讲究高于传统的天趣性情,具有鲜明的手造痕迹,而这无疑是艺人对中式美学的新解读。

紫砂器,器为根本,艺人因器施画,因器施书,因器施印,因器施语。艺人们在泥凳上刻章、制器,安静地设计构思,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享受着篆刻艺术方寸天地的快乐过程。当审视作品时,会心一笑,这便是紫砂陶刻艺术带来的愉悦感。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花瓶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花瓶怎么碎了?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有趣的花瓶储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