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风险沟通网页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2021-10-16 05:34高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工大学网页

高晨

(西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全球暴发的新冠疫情属“突发的全球性灾难(global catastrophe)”, 其具有全球性持续性以及极大的不确定性等影响。新加坡新冠疫情控制得当,被世卫组织、 哈佛大学和各国政要誉为这次疫情防控的模范,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宣布澳洲对策时甚至直接引用了新加坡的做法[1]。 疫情期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针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对全国发表数次电视讲话,在讲话中回顾政府措施,安抚国民情绪。 这一做法体现了疫情防控中对风险沟通的重视。 我国卫计委于2011年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共同编写、发布的《突发公卫事件应急风险沟通手册》指出,风险沟通是“建立在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公众和媒体之间理性的沟通桥梁”。 而高校受社会关注度高,同时属人群密集场所,一旦暴发公共卫生事件,更容易激起网络舆论,高校风险沟通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应对疫情时设置了风险沟通专题网页, 以便让师生及时且持续性地了解疫情防控的实时更新状态。 两所大学属于世界一流大学, 选取这两所高校风险沟通的专题网页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从现实角度而言,高校在面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的风险沟通水平在构建大学形象、沟通信息、展示管理理念这三方面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从学术角度而言,风险沟通,本身就要求沟通信息有效、准确、可靠,这离不开对语言的要求, 因此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一流大学风险沟通网页,得出其网页风险沟通的语言特征,以期为其提供语言学方面的支持, 对优化风险沟通语言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研究方法

视觉语法概念是克瑞斯和范勒文(Kress&van-Leeuwen)从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延伸所提出的第一个系统全面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2]。旨在用再现意义、 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3 个角度对语篇进行多模态分析。 其中再现意义包括概念再现及叙事再现,“概念再现”关注象征性的元素和暗示。 “叙事再现”指对模态叙述内容在时空的再现,包括行动过程、反映过程、言语和心理过程。互动意义是指“图像可以造成观看者和图像中的世界之间特定的关系。他们以此和观看者互动,并提示观看者对所再现的事物应持的态度。 ”主要通过社会距离、态度关系和社会权势体现。 构图意义是指图片体现视觉空间意义的建构, 该意义从3 个方面进行阐释, 即信息价值、突出度和分格(Kress&Leeuwem 1996)[3]。 信息价值指各种成分占据不同的位置从而拥有不同的价值;突出度指信息的大小、位置等差异对读者阅读注意力的影响; 分格指直接或间接运用分格手段来分割或连接语篇, 表明信息的相关程度[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新冠疫情期间设立专题网页[5],与传统单一文字沟通不同,拥有除文字以外的多种模态来进行风险沟通的特点。 而语言学中的多模态分析是指超出语言学的限制,不只是研究语言文字,还要研究音乐、图像、影视、网站设计等多个研究对象的一门分析理论,其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超出了单个语言学的限制, 是与多个领域结合进行的跨学科研究, 适用于对风险沟通的网页语言进行分析[6]。研究选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官网上公布的新冠疫情专题网页,从视觉语法的框架对其进行逐一分析。

3 研究发现

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疫情风险沟通网页的多模态分析(见图1、图2)。

图1 新加坡国立大学风险沟通网页

图2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风险沟通网页

3.1 网页的再现意义

图像的再现意义对应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表征图像中人物、 地点和事件之间的交际关系或概念关系[7]。 Kress 和van Leeuwen 根据图像是否有向量这一特点将其区分为叙事性和概念性两大类。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风险沟通页面中,有体温计、飞机、聊天框、建筑物等。

这些图像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联想性。 分别意味体温上报、海外出行申报、特别要求申请以及访客登记。在校园生活板块中,两人在展示幕布前象征返校相关知识培训,录制视频的摄像机象征培训视频,用NUS 和SAFE 组成大“V”型图像表示VPN,坐标图像表示校园分区和中立区, 表格图像表示疫情和体温信息上报,地球图像象征全球信息,两人头像间的虚线表示安全距离,餐具和盘子代表用餐准则,巴士图像代表校内摆渡车, 学生卡图像代表出入校园建筑的许可。在按组区分信息的版块,头像象征学生群体,显微镜象征研究人员,学士帽代表学术人员,钢笔代表常见问题及回答。 这些带有象征意义的图像,尺寸较大,色调对比显眼,与下方的相关解释性文字合理配置,提高了信息传达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风险沟通页面中, 图片在网页最中心显眼的位置,且用彩色表示各个小模块图像,书籍、购物篮、哑铃、剪刀、餐桌位置、游泳等图像分别代表图书馆、超市、健身房、理发店、食堂及游泳馆。下一张大图包含疫情防控中的几点基本要求,口罩图像象征时时刻刻戴口罩, 一个人在实验桌前代表单人进行基本实验和使用实验室, 两人物之间标距离一米代表保持安全距离, 手放抹布代表用完桌子后及时清洁, 以及一个图像中一人拉手把表示在校内公交上,另外两人交谈划了斜线,表示禁止在校内摆渡车内交谈。 这些图像都比文字更加直观地表达了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或者言语, 让受众有了更为直接且快速的对于当时特定情境的联想, 使信息传达更为直观和准确。

3.2 网页的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主要通过接触(contact) 、距离(distance)和视角(perspective) 3 方面的共同作用, 构建出观看者和再现内容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也可以表示观看者对所再现的景物应持的态度 (李战子2003)[8]。接触是指图像提供给受众信息或者提出对受众的要求。在两个大学的风险沟通网页中,图像既传达了目前防控疫情的校内措施和最新信息, 同时也提出了对受众的要求,例如,体温、访问登记、安全距离、佩戴口罩等。从距离而言,凡是运用要有人物头像的图像,两所大学的人物皆展示了上半身,属于与受众较为熟悉和亲切的关系。

3.3 网页的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主要由信息值(information value)、显著性(salience) 和取景(framing)3 个方面体现。 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实现的, 如置于上方的是“理想的”,而置于下方的是“真实的”。“理想的”指它是信息的理想化的或概括性的实质, 因此也是信息的最显著的部分。 显著性是指应用色彩、字体、字号、 图像大小以及放置位置等来突出或者强调不同信息。 取景是指运用分隔线条或者分割框架来连接或者割断图像中的元素, 以表示他们在表达某种意义时的范围。

从信息值来看, 新加坡国立大学将最重要的紧急信息放置在最高处,体现了信息的重要性。中间用各个图像代表了申报系统的各个模块, 使得信息传达更为简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网页最上方就是大幅彩色图片, 用各个小图像表示了目前防控对于个人在学校生活各方面的要求, 以及在疫情防控方面所做出的各项措施安排。从显著性而言,新加坡国立大学以灰蓝色作为图像的强调颜色, 且在最新发布的疫情通知文件和紧急信息中都用红色标记“New”,提醒手中查看最新通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则是用可滑动的彩色图片和视频丰富了页面的色彩和动态,并且大面积图像表达重要信息的关键词,吸引受众注意力,强化受众在浏览后的印象。取景方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左边版块是目录导航,方便快速查询疫情防控各个细分模块的信息。 右边分为3 部分,包括紧急信息,申报系统,针对不同受众的信息以及按最新时间整理的防控疫情文件, 这种布局使得受众能够更快获取有针对性的信息。 新加坡国立大学则是分割为主要的上下两大版块, 上面的版块为可滑动的图片, 不仅简洁地表达了疫情防控的基本措施,同时点击各个图片模块,可以查看不同设施在疫情期间的使用规定。 下面版块主要是以问答形式为主,视频形式辅助,讲解疫情期间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这种布局使得受众不仅能明了疫情防控的基本信息, 同时也能够最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4 启示与建议

通过视觉语法解读两所大学在疫情期间的风险沟通页面, 可以得出其在风险沟通方面具有网页专题性、大范围利用图像模态传递信息,重视网页的布局和信息分类等特点。

4.1 建立风险沟通专题网页

现今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赋予了个人高度的话语权。无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是舆情事件,其风险的表现、 扩散都在很大程度上受互联网的放大效应支配。高校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可考虑建立相关专题网页,随时更新相关内容,方便读者查看相关通知和检索所需要的最新风险信息, 一是可以最大限度方便信息的沟通和传达,稳定受众情绪,提高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二是能提高高校行政效率,减轻行政人员的工作负担。

4.2 提高图像模态比例凸显重要信息

文字模态是传统形式上大容量进行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 但直观且有典型联想意义的图像能够更直白且准确地说明相关信息。 图片的大小、形状、色彩以及图片色彩的呼应和布局等, 不仅可以吸引受众注意力,增加受众对信息内容的印象,并且能够区分信息的重要性。

4.3 利用合理布局进行信息分类

网页构图意义实际是对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综合运用, 网页布局可以优化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步骤,优化受众获取信息时的体验感。合理的网页布局能够让受众快速了解各版块的内容和功能,按照自身需求对照找到最为匹配的风险沟通信息。 同时,合理布局也带给受众视觉上的美感体验。

5 结语

在人人都有“大喇叭”的全媒体时代,风险沟通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作为人口聚集的重要场所, 做好风险沟通是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必然要求, 而风险沟通的方式也在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 多模态化的风险沟通语言能够使风险沟通在信息时代的传播更为准确、直观和高效。该文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分析,探讨了两所新加坡一流大学的新冠疫情风险沟通网页,分析多模态语言在信息传达方面的特征,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优化高校风险沟通语言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工大学网页
昆明理工大学
基于HTML5与CSS3的网页设计技术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推出新型止血敷料
昆明理工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助力重庆企业研发区块链技术
浙江理工大学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