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态教育理念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21-10-16 12:32黄建锋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9期
关键词:理念生态专业

黄建锋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互动性等,这与生态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新课改的执行者,最为重要是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以此提升自身教育质量,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本文拟从生态教育视野探讨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生态教育;专业成长

一、生态教育概况

生态教育强调把学校及学校环境作为特殊生态系统,主张在遵循教育规律以及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生态的角度看待教育现象,剖析教育问题,把教育视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生态教育是教育理念,更是教育实践,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部分学者用生态思想研究教育问题。生态思想指的是,人在充分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自觉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那么,生态视角的教育观指的是以生态思想为指导,在思考教育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教育观点及理论。生态视角下的教育观蕴含诸多教育理念,比如教育的动态发展性、系统整体性、遵循个体差异、互动开放观等。生态教育认为,学校生态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里的生态环境包含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及课堂环境。信息时代的教育环境是十分开放的,要求教师具备与环境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必须具有动态性及开放性,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角色。师生间知识及情感的双向互动,是学生主动性及开放性的表现,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生态教育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生态教育观与新课程改革倡导重视人与环境间的和谐与平衡,强调以人为本,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互动性等理念是一致的,二者都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认识教育对象,认清学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是处在发展中的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等情感体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新课改的执行者,最需要和紧迫的是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以此提升自身教育质量,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二、生态教育视野下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

受生态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也表现出独特性。一是发展性。每位教师都是单独个体的存在,都处在发展的状态中,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大多数教师的成长历经师范院校学习、适应期、成熟期、经验型、专家型五阶段。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教师都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不断习得新知识,持续精进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因此,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其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二是合作性。从生态环境来讲,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共生存在,自然界的物种间是存在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各物种间是互生互补、相互支持的。生态教育理念的教师专业成长也是如此,在教育大环境中,教师作为个体不是单独存在的。教师和教育活动中的其他成员是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的。这要求教师具备合作性,尤其是在倡导课程综合的当下,需要大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教师间可以共享教学资料,共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个体的智慧集聚起来,汲取经验和教训,尽可能少走弯路。同时,教师需要大力加强与管理者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与教育管理者交流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创新等,在交流与合作中为自身专业成长获得更多更适宜的途径。另外,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可以和家长就学生的知识学习、情感发展等进行沟通,密切家校合作,尽可能争取社会力量的合作,为学生的发展形成强大合力。三是多样性。事物的发展是根据自身的属性、遵循自身发展逻辑的,因此事物发展是有其独特性。生态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也有具备复杂多样性。从横向而言,每位教师都具有其独特性,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每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遵循自身发展规律,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从纵向而言,多样性表现在教师综合素质上,为满足学生的需要,现在的教师大多是一个多面能手,不仅需要具备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信息操作技能、社交技能、科研能力等。四是主体性。生态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主体性。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树立教师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同时,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从生态教育视角探讨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更好地认识教师这一主体有很大裨益,教师是教学活动重要的主体之一,对教师有更好的认识也将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发展。教师的成长不仅要立足教师个体的现状,还需要追溯其以往教学经历甚至是学习经历,需要展望教师的未来,科学的专业成长培养能让教师的成长之路更加通畅。

三、生态教育视野下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目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很多教师意识到需要与新课改同行,需要更新教学理念,以此次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来助推自身的专业成长,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师自我专业提升的能力不足,有心无力。首先,部分学校的氛围限制了教师专业化。学校氛围是学校内部形成的心理环境,对教师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及行为会潜移默化产生影响。学校氛围是否开放直接影响着教师是否自信,开放的氛围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其次,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也是限制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因素。“教而优则仕”这一传统文化思想以及一些学校的政策倾向教学管理人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必然趋势。就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从生态教育角度需要整合教育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把教师这一职业自觉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据此,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前,各行各业都处于激烈的竞争当中,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可以为教师保留一方净土。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专业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要建立浓厚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同事关系,教师间互信互敬互爱,教师有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教师群体能够整体发展。学校管理者还可以利用生态系统中的“最适度法则”,给教师布置略具挑战性的任务,刺激教师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科学评价教师劳动,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利益,保证教师的合法权利,保障教师的合理需要。通过这些措施,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才能得以激发,才有培养教师专业精神的基础与意义。

二是營造实践与反思平台。好的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平台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超越,促进教师的自我提高。目前教师专业成长大都经过岗前培训、课堂实践和教师继续教育三大阶段。岗前培训是教师上讲台的前提,课堂实践与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这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生态教育理念注重通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倡导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案例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强调教师对教学进行有反思意识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要自主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并习得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学习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储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积极主动学习教育学知识,积累深厚的教育理念知识。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知识底蕴提升,教师的视野才能更宽广,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和提升。

三是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切实改善教师的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这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待遇不仅是外在的权利保障及社会价值的体现,更是教师自我职业认同的前提。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教师待遇的政策,但是教师待遇保障体系还需健全,教师待遇低的问题在部分地区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导致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进而影响了教师职业认同感,限制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需要形成服务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综合待遇及其保障制度体系,为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社会地位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和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于亦江.唤醒教师自我反思的生命意识[J].四川教育,2021(12).

[2]陈先锋.从新秀到优秀——参与教育科研如何影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视界,2021(16).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理念生态专业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