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闻 明天的历史

2021-10-16 12:32何晓微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9期
关键词:热点新闻部编现实

何晓微

[摘 要]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单纯地讲述历史事件,导致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很难发挥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因此,需要教师将新闻热点巧妙地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中。

[关键词] 历史教学;新闻热点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其主要特性是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但是历史课堂如果仅仅只是讲过去的历史事件,并不能使学生认真学习其引发的启示。新闻热点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所以历史学科应该巧妙运用当代的新闻热点,贯通古今,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应当善于发现整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进而把这些新闻热点转化成历史课堂中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新闻热点的引用和学习。

一、利用新闻热点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寓学于乐

脱离现实的历史教学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真实的、关注度较高的、新鲜的热点新闻转化成历史问题导入新课,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以新闻热点作为贯通古今的纽带,拉近歷史与现实的距离,更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避免课堂上直接进入历史学习的陌生感。例如,在学习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时,可以引用当时热点新闻——美国大选。教师讲述拜登挑战时任总统特朗普,而特朗普则表示,“除了伟大的林肯之外,我将比其他人都更胜任美国总统职位”。在学生讨论这一热点新闻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林肯在美国人心目中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由此转入新课,让学生首先产生疑问,形成渴求知识的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渴望一步一步解开疑惑,就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寓学于乐。又如,在学习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时,引用鲁迅先生《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中的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教师指出:今天,在中国面临新型冠状病毒威胁时,钟南山挺身而出。19世纪末,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时,同样有一个人,高举反封建的旗帜,开创民主革命的先河,用不懈的奋斗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他就是——孙中山。对刚刚经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学生来说,从他们熟知甚至十分崇敬的钟南山院士引出课题中的人物孙中山,迅速拉近了历史人物与现实的距离,消除了学生对历史人物的陌生感,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学会用现实中的人物去感受历史伟人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英雄观,从而形成理性的爱国思想。

二、选择新闻热点插入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关注国事

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适当插入新闻热点,让现实与历史有机衔接,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基础上,对新闻热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合乎事实的评价,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养成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途径。例如,学习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讲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一部分时,运用多媒体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视频,全体学生肃然起敬,起立,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了《国歌》,通过观看新闻视频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激动和喜悦。在此基础上,教师追问:相比百年之前的历史,百年之后我们感受到了激动和兴奋。在这百感交集的时刻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母子分离?又是什么原因让母子团聚?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切实体会到了中国正在日益走向强盛,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为了让爱国之情转化为现实行动,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同时,新闻热点切入历史知识,学生认识到了现实与历史密不可分,从而养成了主动关心时事,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大事。再如,学习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一课,在讲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时,播放习近平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的视频资料,教师不需要任何阐述,学生从视频画面中就体会到了祖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也看到了一个繁花似锦、蒸蒸日上的中国。学生观看时脸上都洋溢着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在课后,学生对海上阅兵热烈讨论,争先发言。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地穿插热点新闻,不仅能改变传统历史课堂一板一眼的沉闷,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也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国际、国内新闻,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生活实际,融入社会,使历史课堂真正实现育人的功效。

三、妙用新闻热点融入教学,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学以致用

历史展示了无比丰富又极为复杂的人类世界。但仅仅讲述历史课本知识,历史课堂就会让学生感觉枯燥、陌生。空洞的历史说教难以让学生认识色彩斑斓、纷繁变化的社会,更无法满足历史学科“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社会功效。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运用新闻热点于课堂,善于透过新闻与历史的表象,剖析内在联系,挖掘现实和历史的契合点,对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展示课堂魅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结合新闻热点把握历史,把新闻热点作为沟通古今的桥梁和纽带,引领学生审视历史,学以致用,凸显历史学习对社会现实的借鉴作用,发挥历史学科以古鉴今的功用。例如,在学习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首先笔者播放视频,指出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而新型冠状病毒作为2019年末2020年初的突发事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古至今,让学生思考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消除对历史知识的陌生感,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一战中通过各国的精诚合作,最终德国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让学生借鉴历史,学以致用,思考当下如何应付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导学生以古鉴今,感知病毒无国界,疫情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纵观历史,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团结协作才是根本之道,世界各国休戚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讲解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时,让学生观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新闻视频,这样学生的眼界不再拘泥于课堂,仅凭教师枯燥的陈述来掌握学习内容,而是通过热点新闻,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对中国当前的形势及国际形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打破了传统历史教学闭门造车的窘境,极大地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将新闻热点用于初中历史课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插入新闻热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借助正能量的热点新闻,还能实现历史课堂塑造人格的目标,培育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利用热点新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重燃学习历史的热情,体会读史、学史能致用,改善学习形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国晓红.探究时事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8).

[2]陈宏刚.时事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东南西北:教师教育,2019(11).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部编现实
例谈部编高中教材基于价值观立意的确定方法
热点新闻事件中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效应
浅谈部编历史教科书中插图的选取和使用
做精做深热点新闻,提升地方媒体影响力
大还是小?
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国家认同元素
热点新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其对思政工作的启示研究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