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坛巨变,文在寅路在何方?

2021-10-18 03:32王亚晶
记者观察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文在寅拜登韩国

文 王亚晶

2017年5月9日,文在寅代表共同民主党(进步派)获得了41.1%的投票,以压倒性胜利当选韩国第19届总统。彼时韩国正处在朴槿惠“闺蜜门”的余震中,所以民众迫切希望文在寅能带领他们冲破黑暗;2020年4月,韩国国会大选,文在寅政府因抗疫政绩出色,拿下了180席国会席位,创下了28年来的最高纪录;2021年4月,首尔、釜山市长补选,可这次的结果却出乎意料,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惨败,最大的在野党国民力量党(保守派)高票斩获两大市长之位。

这一结果让文在寅政府遭到了沉重一击。如今,距离下届韩国大选已不到一年,可韩国政局却发生了巨变,总统文在寅及执政党的支持率连番触底,大选前景一片渺茫,而国民力量党却势如破竹,剑指青瓦台。那么短短4年时间,从万众期待到民心尽失,文在寅到底做了什么?面对风云突变的政坛,他又该何去何从?

文在寅

巨变:执政党兵败如山倒

2020年3月,韩国疫情大暴发,文在寅政府因抗疫成绩优异得到了韩国民众的大力支持,甚至在4月份的国会选举中,一举拿下3/5的议员席位,成为超级执政党。这是自1987年韩国民主化以来,第一个取得如此胜利的政党,以至于有韩国学者预测,共同民主党或将开启长达几十年的执政时期。据民调机构盖洛普去年5月的数据显示,当时文在寅支持率高达71%。这个超高支持率,不仅在资本主义民选国家中实属罕见,在韩国更是绝无仅有。然而,国会选举大胜的一年后,情况急转直下。

2021年4月7日,韩国开始了地方领导与议员的正式补选投票。这次补选涉及到地方21个官员或议员的席位,所覆盖的选民总数超1216万,超过韩国总选民的1/4。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首尔和釜山市长的补选。首尔和釜山是韩国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人口分别占整个韩国的20%和7%,且这两个城市是韩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中心,首尔市长更被认为是仅次于总统的第二大民选官员,所以这场补选可谓是“大选试金石”。

韩国现任首尔市市长吴世勋

4月8日,补选结果出炉,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党兵败如山倒,以大比分的劣势输给了国民力量党。殊不知3年前,也就是在2018年的地方选举中,共同民主党还横扫了首尔25区和釜山15区,但这次,国民力量党几乎赢下了两座城市所有的大区。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数据显示:在首尔,保守派的吴世勋以57.5%的得票率击败进步派朴映宣的39.2%。在釜山,保守派的候选人朴亨俊更以62.7%的优势完胜进步派金荣春的34.4%。此外,保守派不仅将首尔和釜山的市长之位收入囊中,还在余下的19个补选席位中拿下13个,可谓大获全胜。这意味着韩国各党派的政治版图以及候选人的处境都将因在野党的节节胜利而变得起伏不定。

这是近5年来,进步派在一路高歌猛进“四连胜”(2016年国会选举、2017年总统大选、2018年地方选举、2020年国会选举)后首次输掉的重要选举。雪上加霜的是,盖洛普4月30日的调查数据表明,文在寅的个人支持率仅有29%,首次跌破30%。并且韩国民众对执政党的支持率也跌到27.8%,成为本届政府执政以来最低点,而主要反对党国民力量党的支持率则上升0.7%,达到了37.3%。舆论认为,这是自文在寅政府成立以来,共同民主党遇到的最大危机。

韩国政治学界认为,造成此次执政党惨败的最大原因或许是年轻一代(二三十岁一代)对进步派的背离。一般来说,进步派的执政理念与韩国年轻人的观点更为契合,而且在韩国,也有年龄越大越保守的说法。这一特点在之前的总统选举以及国会选举中都有所体现。而这次的补选情况却截然不同,以往属于进步派阵营的18~39岁的青年选民出现明显倒戈。在首尔市长补选中,保守派吴世勋在各个年龄段的得票率都碾压了进步派朴映宣。年轻一代尤为明显。据韩国“真实计量器”公司的民调,20一代的年轻男性中,有72.5%的人投给了吴世勋,只有22.2%投给了朴映宣。而且在1000名成年受访者中,有68%的人对文在寅持负面态度。

在选举结果出炉后,共同民主党领导层集体引咎辞职,文在寅也公开表态,将严肃接受国民的问责,更表示:“将以更低的姿态治国理政。”但无论其政治套话说得多么漂亮,对于已经心如死灰的韩国民众来说,恐怕都很难起作用。

挫折:“烛光政府”民心尽失

首尔、釜山作为韩国最大的城市,选民尤其是年轻选民一边倒地倒向保守派,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文在寅已经失去了民心。2017年文在寅参选总统时提出的口号是“平等的机会、公正的过程、正义的结果”,他手举烛光在光华门前示威的举动更是让韩国民众热血沸腾,以为看到了社会公平的希望,甚至将文在寅政府称为“烛光政府”。然而文在寅在4年执政期内,不断上涨的高房价、一桩桩官员丑闻以及难以兑现的承诺,加上保守派的舆论引导,都让执政党的形象轰然崩塌。

文在寅自上任以来把精力主要放在司法改革和朝鲜半岛等政治及外交领域,未能有效应对民众更为关心的民生和经济等课题。文在寅曾许诺遏制房价,4年间,他先后出台过28项房产新政以调控楼市,但都以失败告终,房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开始暴涨。其中房价上涨的核心因素就是货币超发。疫情以来,文在寅政府不断超发货币,还大幅降低了央行利息,让国民可以轻松获得贷款,但这些贷款最终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反而纷纷流向了房地产,将房价炒得火热。

目前,韩国房价增速位于世界第一。以中心城区房价为标准,首尔已成为全球房价第二高的城市,而在文在寅上任前,首尔的排名是第14。据韩国国民银行2020年年底的统计,首尔房价3年内累计涨幅达58%。买房梦想破碎,年轻人对政府的失望到达了极点。朴槿惠执政时期被韩国民众称为“地狱朝鲜”,如今他们又给文在寅政府起了个“不动产投机共和国”的外号。

如果说房价暴涨超出了文在寅的应对能力还情有可原,那么执政党政客接连曝出丑闻已经脱离了文在寅的掌控。2019年,文在寅的得力干将、前法务部长曹国被曝涉嫌通过“学术造假”帮助其子女进入名校,一时间,民众对特权的愤怒不断涌向文在寅政府。2020年4月23日,同属进步派阵营的釜山市市长吴巨敦被曝出性骚扰丑闻。2020年7月10日,文在寅的亲信、首尔市市长朴元淳自杀,韩国人权委员会审定朴元淳存在性骚扰行为。朴元淳本是2022年韩国总统热门候选人之一,这等于说文在寅又失去了一位左膀右臂。值得注意的是,文在寅的另一个接班人,前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此前也因为性骚扰秘书,被判入狱3年6个月。文在寅政府内的秋美爱本有望成为继朴槿惠之后的第二任女总统,结果也被曝出涉嫌帮儿子在服兵役期间违规休假的丑闻。近期,房地产政策执行部门腐败行为又被不断曝光,文在寅的幕僚更被指利用内部消息投机炒地,这彻底点燃了民众的怒火。

韩国现任釜山市市长朴亨俊

进步派政党向来的执政理念就是批判“特权和腐败”。保守派的两位前总统,李明博和朴槿惠都因腐败入狱。也正因这一点,韩国民众曾经对文在寅寄予厚望,希望可以实现进步派承诺的“没有特权的社会”。但如今,法检改革被搁置、韩朝关系不明朗、民生问题没有解决,唯一的抗疫政绩也因疫情反复受到冲击。文在寅政府已经执政4年,屡遭重挫,民众不禁疑惑进步派又有什么不同?

妥协:文在寅访美暗潮汹涌

2021年5月19日,文在寅应美国总统拜登之邀参加美韩峰会。韩国舆论普遍认为此次访美意义特殊。在全球疫情未退、拜登入主白宫、美国紧盯印太的背景下,文在寅成为继日本首相菅义伟后第二个受邀访美的外国领导人,这表明韩国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优先级和重要性正在上升。对于文在寅而言,此次访美也是他翻盘的绝佳机会。因为有两件事是必须依靠美国才能解决的,疫苗和朝鲜,只有解决了这两件事,其执政党才有可能挽回颓势。

在美韩峰会上,文在寅和拜登主要围绕建立疫苗伙伴关系、处理朝核问题、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合作三个议题展开了对话,并在随后发表了联合声明。文在寅试图让拜登在朝鲜问题上更加灵活,拜登则更关心“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气候变化和新冠疫苗分发等全球安全事务。虽说双方期待有所不同,但从结果来看,双方都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也都做出了妥协,进行了利益置换。

对韩国来说,首先,通行了42年的《韩美导弹指南》被废止。该指南终止后,韩国弹道导弹发展无论是射程还是弹头重量的限制都不复存在,这些都将深刻影响地区未来局势发展和军力格局,这意味着韩国在导弹研发方面将不再受美国的制裁。其次,韩国还得到了美国的疫苗支持。受全球短缺和运输延误的影响,韩国疫苗供应捉襟见肘。截至5月初,韩国仅有7%的人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与尼泊尔和哥伦比亚等国水平相当。之前韩国多次向美国请求疫苗援助,但都被美国拒绝,这一次拜登承诺跟韩国建立疫苗全面伙伴关系,并承诺向韩方提供55万剂疫苗。同时,他们在对朝问题上也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朝鲜问题是文在寅政府过去几年最重要的外交方向。但现在,文在寅的阳光政策失败,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的钥匙握在美国手里。因此,文在寅希望调动拜登政府作出积极表态,向朝鲜提供激励机制,给和平进程注入动力。美韩两国在这次的联合声明中都承诺,将进一步协调对朝政策,共同寻求恢复韩朝、美朝对话的方法。

美国方面也有不小的收获,一方面,韩国企业加大了在美国的投资力度。文在寅访美时,带了三星、现代、SK、LG等一众财阀代表,在访美期间,这些财阀就发布了394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计划。同时,韩国连续20年稳居存储芯片市场占有率首位,美国此番还与韩国达成合作,以期主导全球半导体产业。另一方面,韩国在这份联合声明中首次提到了涉华议题,双方强调了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文在寅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提及过台海问题,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这是他第一次妥协。表面上来看,美国的“四方安全对话”有了韩国的加持。

因为解决了棘手的疫苗问题,韩国国内对文在寅多加赞扬,支持率有所回暖。文在寅也发文称,“此次韩美首脑会谈的成果超出预期,这是一次最好的出访和会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文在寅政权内部飘摇,直接决定了美国能对韩国施压,但两国外交就是这样,博弈的另一面就是妥协,只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妥协又有何妨呢?

摇摆:走在钢索上的韩国

拜登上台之后,很多对华友好的国家,都被迫选边站队。为了打压中国,美国积极推进印太战略,拉拢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组建印太四国同盟,美国同时也想拉拢韩国,但韩国一直保持中立。3月中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先后与日、韩两国举行外长与防长“2+2”会谈。与日本相谈甚欢的美国在韩国那里却碰了壁。韩方没有附和美方对中国议题的长篇大论,“2+2”会谈后的联合声明未提中国,韩国外长郑义溶还在会后表态“不会在中美间选边站”。对此,韩国国内的保守派势力,也一直在中美问题上向文在寅政府施加压力。

对于韩国来说,作为一个由亲外势力组织起来的国家,既没有英雄,也没有历史。因此,韩国的民族自尊心特别强烈。所以在任何时候,韩国领导人无论有多大的压力,一定都会明确表示自己绝对不是美国的附庸。在美国全力围堵中国的这几年,文在寅一直很谨慎。无论是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还是南海问题,他都三缄其口,美国数次暗示加明示,也坚决不表态。这是他的“战略模糊”政策,有韩国学者将其戏称为“走钢索”。

但在这一次的美韩联合声明中,韩国第一次将台海问题写了进去。声明宣称:“反对一切破坏和威胁国际秩序的活动,包括在中国南海及其他地区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并且我们也共同强调‘维护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至于访美前韩媒热议的“是否加入四方安全机制,或者以某种形式与其合作”的话题,声明对此只字未提。这说明文在寅一定程度上顶住了压力。文在寅虽然对华比较友好,但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而在“威逼利诱”之下对美让步,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虽然文在寅未必出于真心,但韩国还是蹚了这趟浑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对此表态: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不要玩火。

中国的态度让韩国国内的民主党派对于文在寅提到台海颇有微词,他们很担心引发中国不满。对此文在寅政府做了回应。韩国外长郑义溶指出:“韩方坚持在尊重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推动韩美同盟关系和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此外,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文胜煜还对美韩的经贸大单作出了解释。他表示,韩美会谈上探讨的经贸议题不局限特定国家,中国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韩方将继续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文在寅本人也称正在同中国对韩美首脑会谈的结果进行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韩峰会上,当记者问到关于台海问题时,文在寅本是一脸严肃,但听到拜登说“祝你好运”后,他笑着答道:“幸运的是,总统没有给我这个压力。但是,我们一致同意台海的和平与稳定非常重要,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特殊关系。我们决定未来在这一议题上更加紧密地合作。”一如以往地打太极,但不难看出目前韩国的态度是在不触碰中国底线的情况下贴近美国。

韩国有政客认为:“美国正在让韩国成为其针对中国政策的‘垫脚石’,韩国需要积极应对,将问题化整为零,制定灵活的政策,努力不被迫在中美间做出选择。”但对于颤颤巍巍走钢索的韩国来说,想要不选边站可能不太容易。接下来,经历了补选惨败的文在寅如何在疫情时代应对大国博弈,钢索还能不能走下去,希望就像拜登祝福的那样,祝他好运。

猜你喜欢
文在寅拜登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普通人拜登
拜登就职
“文在寅手表”在韩国抢手
“拜登”献吻拜登
拜登.你的手……
揭秘韩国流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