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钣金与涂装专业创新创业项目现状分析与研究

2021-10-18 01:03李淑军廖曙洪朱智美王文庆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钣金技工校企

李淑军 廖曙洪 朱智美 王文庆

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常态对人才素质的更高层次的定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兼具前瞻性和实践性的主体性教育。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其创新创业发展教育非常重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全面分析了技工院校钣金与涂装专业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现状,以期对技工院校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思路。

一、研究背景

当前形势下,创新创业能力被视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素质,各大院校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一种兼具前瞻性和实践性的主体性教育来抓。在创新创业浪潮的冲击下,各高职院校从“培育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跨专业复合型人才”转变。除此之外,还纷纷设立创新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借此培育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俨然成为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的主要阵地之一。

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技工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富有创业激情,因此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技工院校在新时代的重要课题。

目前,部分技工院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组建了创新创业团队,搭建了创新创业平台。为全面了解技工院校钣金与涂装专业创新创业项目发展现状,课题组在2018年至2020年两年时间内,走访了广东、浙江、江苏、江西、安徽、云南等10多所技工院校,与系领导、专业带头人面对面沟通交流。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30多位教师了解其所在院校创新创业发展情况。除此之外,课题组通过期刊网、百度网、谷歌网搜集有关资料,浏览了40多篇文章和报道,从中摘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二、技工院校钣金与涂装专业创新创业项目发展现状

(一)以调研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各技工院校着力进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国家和地区性指导文件,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以及通过对行业、企业、同类院校和毕业生等调研的结果为基础,参考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并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按照“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代表性工作任务→学习任务”的步骤,从典型工作任务中归纳并提取代表性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根据职业成长和认识递进规律进行重构,形成了符合地区产业岗位能力要求和适合教学实际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2018年对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力改进,将校企合作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学生在第4学年进行分班,分流到钣金和涂装2个方向,重点进行钣金和涂装岗位工作任务学习,与企业岗位接轨,着力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2019年,在此基础上,学校对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精准对接专业岗位需求,加强钣金与涂装专业课程学习。比如,之前由于安全防护、场地设备等各种原因,汽车喷涂仅安排4个教学周,学生对于涂装技能根本不能掌握。改进后,对课程模块进行细分,“汽车喷涂”课程分化为“涂装底材处理”“中间涂层处理”“面漆施工”“调色”等几个课程,并且加大课时,每个课程安排4~8个教学周,减少其他与专业关联度较低的课程,使培养方案从“大而全”转变为“少而精”,夯实专业技能,使学生从以往的“大而不通”转变为“少而专精”的技能实用型人才。

(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主要是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长期以来,技工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中机制创新不足,深度不够,层次单一。学校专业内涵要提振,必须增强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制定新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近年来,各技工院校打造出“高标准、全工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如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普遍与汽车生产商或钣金与涂装设备生产商或油漆品牌商深度合作,成立校企合作培訓中心。如宝马与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等全国6所技工院校合作成立宝马钣喷培训基地,PPG与130余家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与40多家院校联合建立喷涂培训中心。钣金设备供应商卡尔拉得与上海杨浦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合作成绩斐然。

在校企合作中,培训中心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建设,使教学环境对接生产环境,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标准化教学内容,校企共选共育,共同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1]

目前,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主要有: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订单(定向)培养模式等。[2]将来还将建立大规模创业产业园,通过创新实习教育,创设综合性、生产型实习基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术水平。

(三)组建竞赛班组,以大赛为抓手,不断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水平

职业技能大赛是依据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竞赛活动。为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各技工院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技能大赛的比赛环节很多,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能够综合考查选手的能力。选手在备赛训练过程中,知识技能和身心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视野也不断拓宽。通过技能大赛,学生提升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全面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如语言能力、工作习惯、抗压能力、沟通技巧都能得到显著提高。

职业技能大赛为培养符合行业实际需求的专业技能拔尖、综合素质过硬的卓越人才发挥了很好的助力作用。在大赛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技能人才,比如杭州技师学院杨金龙荣获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金牌,蒋应成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金牌;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杨山巍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徐澳门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朱惠珊同学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全国选拔赛中荣获第5名,入选国家集训队,使学校汽车喷漆项目参赛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

各类技能大赛既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舞台,也让技工院校在积极备赛和承办赛事中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实力。通过大赛的广泛宣传,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也激励着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四)对接世赛,推动教研教改,实现技能大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项目设置紧跟行业企业的发展,大赛技术要求紧接人才培养需求,因此世界技能大赛已然成为引领和促进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杠杆。各技工院校不断挖掘大赛的教育教学功能和发展性效能,切实推进大赛成果的转化与具体应用,实现以赛促教,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广西交通技师学院在最近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中国选拔赛中,共有14位选手参加了车身修理、汽车喷漆和汽车技术等项目的比赛,其中有5位选手入选了国家集训队。学院积极推进世赛成果的转化,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产训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竞赛项目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并对核心课程进行任务分解,从而构建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写相应教材和工作页,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创新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与生产性实训,切实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在教学评价中,参照世界技能大赛各项目模块的操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制定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3]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自2011 年开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现在是CAD 机械设计等项目的集訓基地,在参赛过程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学院也因此开展了世界技能大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1)融入世赛项目的技术标准,开发设计专业课程;(2)融入世赛项目的知识与技能,建立专业课程标准;(3)转化世赛训练题目或比赛题目,设置课程学习任务;(4)参照世赛集训教练团队经验,建设专业师资队伍;(5)借鉴世赛集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规划专业学习工作站;(6)整合集训资源,开发专业学习资源;(7)对照世赛选手的培养路径与方法,开拓常规学生培养新路子;(8)借鉴世界技能大赛评分系统,优化教学评价内容。[4]

(五)成立创业孵化基地,开办校内工厂,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技工教育创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将创业创新课程纳入技工院校教学计划。各地要建立健全技工院校创业培训体系,根据技工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实际需求和具备的职业技能水平,依托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创业培训(实训)中心、企业培训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网络平台等实体开展各类创业培训。广泛开展各类技术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创业技能等专题竞赛,规划开展校级、市级、省级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鼓励技工院校积极参与“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等各类比赛。

近年来,各技工院校加大创新创业力度,比如云南交通技师学院有院办产业安大汽车修理厂,承接各类小型汽车维护保养作业、汽车故障检测诊断、整车大修、总成修理、小修、零件修理、车身外型修复、车身漆面修复、汽车清洗、车辆美容装饰、外出救援服务等,既是学生实习就业的场所,又对外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安徽阜阳技师学院开设有实习工厂,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管理和生产,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各技工院校还纷纷设立创业孵化基地,2015年4月,潍坊市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基地开工建设,6月投入使用。广州市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基地、惠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园区、广州市蓝天技工学校创业孵化园区、营口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等运营良好,创业项目有百货店、宠物店、相馆、摄影设计工作室、汽车美容店等。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学生学习了汽车美容、车身修理、汽车喷漆等技能,这些技术技能务实、接地气、市场紧缺、需求旺盛,这些学生毕业后完全可以独自或联合创业,开小门店,当小老板,凭一技之长打拼出一番新天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国务院办公厅等各级部门陆续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义不容辞肩负着培养创新和创业型人才的特殊使命。历史上,工人技师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发明了气压表、汽动锤,成为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然而在实际中,大部分技工院校尚无“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更没有很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参与。如何看待技校生创新创业,如何调整培养目标和方向,实现就业和创业并行的双轨教育机制,必将成为技工院校关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师小明.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方面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1):152.

[2]彭铁山,王国柱.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37):49.

[3]冯培林.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汽车钣金赛项制定职业教育教学规划[J].职教与培训,2018(9):24-27.

[4]汤伟群,伍尚勤.世界技能大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的实践[J].职业,2018(5):27-29.

[课题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技工院校钣金与涂装专业创新创业项目可行性研究”(重点A类课题,交教研1801-20),主持人:李淑军。]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钣金技工校企
钣金V形折弯成形的回弹控制研究
从技工到英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浅谈钣金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的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汽车钣金的拉伸修复过程及技术创新
技工与专家
浅析钣金工艺的现状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