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连锁药店实践的体会与思考

2021-10-18 11:03蔡欧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药店药品中职

蔡欧

中职药剂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剂专业人才,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为保障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实践假期制度,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笔者参加连锁药店实践为例,阐述了中职教师参加实践对教学的重要性、连锁药店实践的内容及体会,对中职教师参加实践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和思考,提出健全实践政策制度、完善培训方案、优化考核评价以及拓宽晋升之路等方法和途径,以提升中职教师参加实践的成效。

一、中职教师参加实践对教学的重要性

1.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要求

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 强调“定期到企业实践,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举措”。明确“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实施,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2.提升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度

中职教师大多数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上只能专注理论知识的讲解,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授课,不利于培养应用技术型药学人才。中职教师通过参加实践,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找教学素材、增加实践工作经验,熟悉工作岗位需求,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双提高。

3.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研究表明,参加临床实践后,教师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可以学习到与职业岗位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可以了解职业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既弥补了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又拓宽了学生眼界,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紧密结合,将最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促进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可以收集大量的与专业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案例及岗位工作规章制度等教学素材。这些素材可作为专业教学中相关知识的重要补充,促使课堂教学方式变得更加情景化、场景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掌握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和先进的专业技术,可以科学合理地构建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中职教师连锁药店的实践

中职药剂专业主要培养药品生产、管理、流通、服务的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医院药房、药厂、药品批发与零售企业、药品检验和质量监管等部门从事相关岗位工作。近年来中职药剂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药店就业,为深入了解毕业生工作状况,熟悉药店工作内容与岗位要求,笔者向学校申请到连锁药店参加实践,实践时间为2020年7月25日至8月31日。实践期间,笔者主要参与了药品销售技巧、药物咨询服务、中药调剂技术、药品摆放、药品储存、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特殊药品管理等药店日常工作。在药品咨询与销售的实践中,接触了一些新药,学习了这些新药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关键信息,并在“问病荐药”中详细向患者讲解,使患者能够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药物;在中药调剂的实践中,学习了处方审核流程:一般性审核(四查十对),重点审核(药味、药量、生熟炮制、禁忌等),特殊审核(儿童、老人、孕妇处方);在药品摆放与储存的实践中,掌握了“药品四分开”原则: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易串味药与一般药分开。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笔者收获了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下面谈谈此次实践体会与教学启示。

1.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近几年,大型连锁药店都在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加快网络覆盖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专业化药房。在此背景下,新特药服务中心成为连鎖药店突破销售天花板,培育增量新品类、特色经营的转型升级方向。它专注于新药特药市场,以服务患者为核心,为特殊购药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新特药品配送服务和专业的用药指导。新特药服务中心涵盖一线免疫系统用药、抗肿瘤药、生物药等种类。在服务功能上设置了药事咨询、档案登记、用药随访、志愿服务、健康教育、慈善援助等模块。在空间布局上设置了顾客休息区、药品阴凉区、冷藏区、打包区等区域。此外,药店还将全面搭建“互联网+医药”等增值服务,打通线上问诊、处方外配全流程,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完善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服务。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可拓展新特药服务中心、“互联网+医药”等新知识,提前实施工作岗位知识转化,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的有机结合,便于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

2.更新教学理念,突出药学能力培养

当下药品零售领域,药品高度同质化,药品价格之间的差异也正在逐步减少,在确保药品质量、价格合理的前提下,优质的药学服务将成为社会药店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药学服务是现代药学的主流,也是充分体现药师专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药剂专业传统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与行业发展同步。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药学服务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侧重点等方面进行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药学服务基本技能,履行药师工作职责,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充分体现药师的职业价值。

3.优化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

与课本相比,连锁药店销售药物的品种多而新,而且有些药品的有效成分一样但商品名不一样。比如,β-肾上腺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的商品名就有倍他乐克、美多心安等;还有的复方制剂,从名称上看很难分辨出它的有效成分。学生的课本内容滞后于药品的更新发展,在今后课堂教学中需要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补充。此外,部分科目的教学内容也应适当调整,如在药理学教学中,要精简教学内容,对于临床不用或不常用的药品只需要粗略介绍,重点应放在药物作用和用药指导,弱化药物的药理机制;药剂学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制剂剂型特点、质量要求,弱化剂型制备的相关内容。

4.丰富教学案例,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此次实践,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案例等实践资料,为今后的教学提供许多新的教学素材和实例,为实施项目化教学、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教学内容对接岗位工作内容。以“药理学”这门药剂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更新案例,结合临床介绍药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多采取角色扮演、项目教学、行动导向以及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法引导学生熟悉药品的使用。

5.挖掘思政元素,提升课程育人功能

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既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丰富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了良好的协同育人、合力育人效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药剂专业课程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如《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本草纲目》对国内外医药界的影响,教学中若精心设计并加以应用,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教学中渗透药德教育。药剂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药德情怀,樹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显得非常重要。如课堂上举例“欣弗事件”“假疫苗事件”和“齐二药事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强化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三、中职教师实践现状的思考

1.教师实践的政策制度有待健全

为落实教师实践制度,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定,对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要求、主要内容、主要形式等相关工作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各地方缺少后续的相关专项法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细则,存在政府、学校及企业协调不够,权责不明晰,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师和企业在实践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未能得到充分保障,致使教师到企业实践难以顺利开展,教师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2.教师实践的培训方案有待完善

一般情况下,教师根据专业教学需求,向学校申请到企业参加实践。由于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时间不长,企业无法真正用生产标准和员工管理来要求教师。同时,学校缺乏为教师专门设计个体化的实践内容, 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项目内容和要求不明确,缺少明确合理的实践方案。实践方案也缺少教师的主动、个性化参与,导致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自由度过高,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数情况下都是走马观花,很难学到真正的实践技能,实践的质量难以保证。

3.教师实践的考核评价有待优化

目前,中职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处于粗放型的监管状态,未建立有效的教师实践过程监督管理制度,实践过程监管不严,传统方式人力监控存在较大盲区。企业仅需教师按时到岗,工作任务轻松;学校只要求正常出勤,很难构建出精细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规划与跟踪管理。中职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考核评价主要依据是企业的实践鉴定评价,评价主体单一、主观性强,缺乏根据明确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来衡量、评价教师实践效果。对教师实践工作技能、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没有进行后续的考核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实践考核评价的科学性。

4.“双师型”教师晋升之路有待拓宽

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技术职级评审和职称晋升标准大多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仍以科研为导向。以实践能力见长的“双师型”教师仍然是按照教师系列职称来享受福利待遇,他们所具备的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几乎被视为空白。例如:一名助理讲师,虽然他具有主管药师的中级资格证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只能享受助理讲师初级职称的福利待遇。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的晋升难度大,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加实践的积极性。

四、结语

通过连锁药店的实践学习,笔者学习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专业实践技能;了解了行业发展趋势,掌握行业、企业对药剂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够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强化了专业知识,丰富了实践经验,为今后的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中职教师参加实践现状,提出建立健全教师实践政策制度、完善教师实践培训方案、优化教师实践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拓宽“双师型”教师职业晋升之路等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教师企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药店药品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药品保存细解读
药店保卫战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何为假药劣药重新作出界定
药店里的磅秤
过期药品回收“梗”在哪儿?
法国:就医难,买药易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