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践探讨

2021-10-18 03:30徐丹丹彭德清陈思仙芮丽丽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发生率指标监测

徐丹丹 彭德清 陈思仙 芮丽丽

【摘 要】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用证据指导改善替代经验管理,可以降低非计划拔管、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是指用于定量评价和监测影响患者结果的护理管理、护理服务、组织促进等各项程序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预后指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是运用数据客观评价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活动成效的科学工具[1,2],聚焦于护理质量管理,致力于提高病人安全和护理质量[3]。随着“用证据指导改善替代经验管理”的观念日益形成共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中国护理质量管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4]。鉴于此,我院自2017年开始,运用国家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编制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 版)》相关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按照指标监测流程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改进,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1 指标实施过程

1.1 评估及宣传

首先评估医院的组织机构、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如质量和安全的重点、管理流程、领导支持、数据系统、团队合作等内容。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开展培训,让医院各级相关人员明白指标监测的重要性。

1.2 成立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小组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小组由 1 名分管质量的护理部副主任、各科室护士长、1 名护理部干事,神经外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三个科室各1名护士组成。所有成员需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培训内容包括指标的定义、意义、数据收集范围、收集方法、计算方法等。护理部副主任担任管理小组组长,负责指标管理及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各科护士长负责对分管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敏感质量指标相关知识的二次培训,并指导科室进行指标数据收集和填报;护理部干事负责汇总分析敏感质量指标数据,担任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的院级管理员,负责平台96个变量的填写;三个科室的1名护士担任本专科的管理员,负责专科指标变量的填写。

1.3 监测内容

包括结构-过程-结果13项指标,分别为床护比、护患比、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护士离职率、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指标监测内容包括:监测指标的名称、定义、分子、分母、计算公式、适用人群、数据来源、备注;指标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4 收集方法

敏感指标数据收集分为三个阶段,包括日、季度、发生时收集,收集采用手工方式。全院建立指标数据收集excel表,为防止数据收集重复或漏收集,规定每天08:00 全院统一记录数据,每月由护士长审核后将数据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将数据集中进行统计分析。

1.5 加强敏感质量指标过程管理

1.5.1 过程管控 指标内涵信息,如导尿管非计划拔管发生时间、地点等信息包含在不良事件表单中,采用电子实时填报信息,护理部根据填报结果实施监控,分类核算。医院对不良事件采取无惩罚上报管理,对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的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不良事件的上报和敏感指标的管控。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年版)》和国家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自行设计《护理质量核查表》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护理部组织每季度进行1次全面护理质量督查和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

1.5.2 改进项目评估 评价最佳实践实施后目标是否实现,形成标准化的最佳实践方案,通过追踪、反复验证后在全院推广。如跌倒,发生跌倒的原因与护士风险评估准确性、防护措施落实、用药、病人和家属对跌倒风险的认知等有关,且在夜间发生频次较高。针对这些原因查阅文献,开展工作坊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包括病人入院跌倒风险评估、高危病人床头有警示标牌、卧床时两侧床栏拉起、病人使用防滑鞋、晚间避免使用利尿或灌肠剂、病人和家属知晓并落实起床“三部曲” 等 ,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减少指标的不良监测结果。

2 结果

2020年身体约束率0.978%;CVC非计划拔管率0.237‰;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率0.305‰;CVC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0.395‰;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3.24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0.218‰;跌倒伤害占比63.492%;相较近三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3 讨论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具有便利性、时效性和动态性的优点,不仅可以有效评价护理质量,而且能正确地帮助与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护理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冯志仙[5]指出一个理想的护理敏感性指标需要具备以下特性:①相关性;②指标必须是普遍接受的,数据容易采集且不存在歧义;③指标与高风险或不良事件的特定因素相关,或者通过指标监测可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④指标和标准基于科学文献,确保最高强度的证据,并且是有效和可靠的。

从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入手,有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从信息系统获取原始数据,是指标监测的必然趋势。用标准化的护理语言发展护理信息系统,可保证原始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和便捷性,以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分享和持续质量改进。

参考文献

[1] HESLOP L,LU S.Nursing·sensitive indicators: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4,70(11):2469-2482.

[2] BURSTON S,CHABOYER W,GILLESPIE B,et al.Nursesensitive indicators suitable to reflect nursing care quality:a review and discussion of issu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4,23(13)1785-1795.

[3] 么莉,護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6.

[4] 简伟研,周宇奇,吴志军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865-868.

[5] 冯志仙,黄丽华,章梅云,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52-455.

猜你喜欢
发生率指标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