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ABO血型不合致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检测指标的分析

2021-10-18 03:59陈苏华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4期

陈苏华

【摘 要】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疑似HDN患儿的一般资料以及部分血液学指标,旨在探讨这些指标在辅助疾病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资料,分析HDN的诊断与性别、血型、体重及一些血液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88例疑似病例中有61例可确诊为ABO-HDN;不同性别的HDN确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不同血型患儿HDN确诊的比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DN阳性和阴性两组之间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之间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出生体重、检测日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儿HDN发生的概率与血型无明显相关性;患儿的血红蛋白值对HDN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放散试验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即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是由于胎儿红细胞受到来自母亲的血型抗體破坏, 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血[1,2]。母亲血清中的IgG类抗体可通过胎盘,与胎儿或新生儿的红细胞结合,在补体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作用下对红细胞进行破坏,引起溶血症状[3]。国内最常见的是由ABO血型系统引起的免疫溶血病(ABO-HDN)[3,4]。ABO-HDN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发生核黄疸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5,6]。这些可在出生后7天内发病,也可迟发在出生后两周。所以早期的对ABO-HDN的发病诊断及病情预测,是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及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关键环节,同时也能避免轻症患儿的过度治疗。目前HDN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实验、抗体放散试验,其中抗体放散试验可作为HDN的确诊试验。但是患儿的其它指标是否对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辅助作用还有待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疑似HDN患儿的一般资料以及部分血液学指标,旨在探讨这些指标在辅助疾病诊断方面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资料。其中包括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57例,年龄1日~10日,平均年龄(2.53±1.71)日;体重是2100g~4400g,平均体重(3296.59±416.73)g。患儿的血型为A型或B型,母亲血型均为O型。

1.2 方法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放散试验按规范流程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检测。检测孔出现凝集,试验判定为阳性,否则判定为阴性。同时收集患儿的出生年龄、体重、性别、血型等一般资料,以及血红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血液检测指标。

1.3 诊断标准

抗体放散试验为阳性则可确诊为HDN;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放散试验均为阴性则可排除为HDN。另外,如果抗体放散试验为阴性,而其它两项试验有阳性出现则判定为可疑病例[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疑似HDN的患儿溶血三项结果

88例疑似病例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有25例(28.4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的有63例(71.59%),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的有61例(69.32%)。按诊断标准有61例可确诊为ABO-HDN,23例可排除 ABO-HDN,另外有4例可疑HDN。确诊的61例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有23例(37.70%),游离抗体试验阳性59例(96.72%)。

2.2 患儿的性别、血型对HDN诊断的影响

患儿的性别分布与HDN诊断的关系,可见31例男性患儿中18例确诊(36.90%),53例女性患儿中有43例(63.10%)确诊HDN,不同性别的HDN确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比较不同血型患儿HDN确诊的比例,可以看到47例A型患儿中有38例阳性(55.95%),37例B型患儿中有23例阳性(44.05%),比较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不同因素与HDN诊断的关系

分别分析了不同因素对HDN诊断的影响,可以看到两组患儿之间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之间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出生体重、检测日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人体内存在有5种类型的抗体,其中只有IgG抗体能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以往最受重视的是由Rh血型中抗D抗体引起HDN[8]。因为这种由Rh血型系统引起的HDN往往发生在第二胎之后,且临床症状重,预后不良,所以Rh阴性产妇在分娩第一胎前后会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抗D抗体产生。研究表明,西方国家中由于ABO不相合引起的HDN占的比例最高,并且重症的病例也在增加。ABO系统的抗体是天然存在的,因此无有效的途径可以预防ABO血型抗体的产生,同时也无特殊的治疗方式可以减少孕产妇血清中IgG类ABO血型抗体[9]。这导致了ABO-HDN发生频率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早期对新生儿溶血病做出诊断尤为重要。现在对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主要依靠溶血三项。本研究的数据表明,在疑似HDN的患儿中有61例可诊断为HDN,HDN的确诊概率在70%左右,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阳性率较低。这与报道相似,可能是由于红细胞上抗原抗体结合太少,比较分散,导致阳性率较低[10]。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性别、血型HDN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血型对HDN的发生无明显的影响;而相反的,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以往文献报道,HDN的发生在不同性别和不同血型没有明显的差异[11]。这里与以往的结果不相符,可能是本研究收集的数据量偏少,需后期进一步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还分析了不同血液学指标等其他因素对诊断HDN的意义。其中,只有血红蛋白的值有明显的意义,说明血红蛋白对HDN的诊断有辅助意义。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在确诊HDN的患儿和排除HDN患儿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为新生儿出生后就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引起胆红素升高的,笔者认为胆红素作为HDN的辅助诊断缺乏特异性。文献报道,胆红素值一般可作为HDN严重程度的指标。白蛋白可结合游离胆红素,减少核黄疸的发生;球蛋白可与单核-巨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减少红细胞的破坏[12]。本研究结果显示白蛋白和球蛋白在HDN的诊断上也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患儿HDN发生的概率与血型无明显相关性,女性的发病率可能多于男性,但这个结论需要后续更多的数据进行论证。患儿的血红蛋白值对HDN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对诊断无明显意义,但是可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Christensen,R.D.,V.L.Baer,B.C.MacQueen, et al. 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 thirteen years of data after implementing a universal bilirubin screening and management program[J].Journal of perinatolog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lifornia Perinatal Association 2018.

[2] Bowman,J.M.RhD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8,339(24):1775-7.

[3] de Haas,M.,F.F.Thurik,J.M.Koelewijn, et al. 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J].Vox Sanguinis 2015;109(2):99-113.

[4] 李翠莹,李小薇.胎儿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1,23(1):20-23,28.

[5] Li,S.,Z.He,Y.Luo,et al. Distribution of maternal red cell antibodies and the risk of severe alloimmune 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oetu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a cohort study on prenatal management[J].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020,20(1):539.

[6] Webb,J.,M.Delaney.Red Blood Cell Alloimmunization in the Pregnant Patient[J].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 2018,32(4):213-219.

[7] 蔡曉红,王学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5;14(6):507-510.

[8] Basu,S.,R.Kaur,G.Kaur.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Current trends and perspectives[J].Asian journal of transfusion science 2011,5(1):3-7.

[9] Zhu,W.Y.,H.X Li,Y.Liang.Significance of prenatal joint detection of ABO antibody titers 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type O blood[J].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bstetrics&Gynecology 2014,41(1):28-31.

[10] 肖成,谭建玲,李江,等.新生儿ABO溶血病与血液检测指标相关性的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4):117-120.

[11] 蔡大凤,荣成智,秦雪,et al.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实验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2000-2003.

[12]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