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与质量的教学策略

2021-10-18 14:57石倩凡
求知导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石倩凡

摘 要: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占据着重要地位。学习历史知识是初中生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意识到历史教学的目标不再是让学生考取高分,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带着对历史研究的热忱而不断成长。

关键词:初中历史;能力与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020-02

引 言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证明,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初中生步入青春期,褪去了幼稚与懵懂,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价值观念也逐渐形成。在这一关键阶段,学生需要借助历史知识来不断丰富知识底蕴、充实内心精神、树立正确认知。一些学生认为教材中讲述的历史距离自己太过遥远,仅将其作为知识点进行记忆,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历史知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以借鉴和思考的形式形成更成熟的观念。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各项能力、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因此,教师要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历史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及道德品质为目标,在通过历史影响学生的同时,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一、简析当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历史学科不如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重要,所以在历史学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1]。片面的观点导致学生历史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历史学习存在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历史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转变对历史学科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亟待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这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但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未能及时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暂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不利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

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巧用教学工具,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开展高效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对很多初一学生而言,历史是一门新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消退。在认识到历史学科的深厚后,学生容易在心底打起“退堂鼓”[2]。加上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逐渐被消磨,不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转换为有趣、丰富的多样化形态。初中生思维活跃,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可以调动其积极性,从而使其改变对历史学科的刻板印象。教师可以围绕教材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趣味内容。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尝试播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电视剧片段或趣味动画片,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实现有效的课堂导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VR技术”模拟与历史知识相符的情景,如模拟“丝绸之路”“明清科举”等情景,让学生将自己代入虚拟的情景中,在“身临其境”“近距离观察”的神奇经历中收获真实的体验感,从而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授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历史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严谨、仔细的态度,从而脚踏实地地完成学习任务。但面对知識繁杂、内容丰富的历史教材,学生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难以有效地记忆、理解知识。因此,教师要教授给学生一些能够帮助其理解知识、理清学习思路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其事半功倍地学习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历史知识。学生要掌握很多历史事件的时间、环境、导火索及过程、结果和意义,面对这些琐碎又不可忽视的知识点,很多学生会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强迫自己记忆,但往往记住了这个、忘记了那个,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忆知识。在学习在八年级上册二单元第4课的“洋务运动”到第12课“新文化运动”时,9个课时的内容都需要学生准确记忆、深入理解。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根据时间顺序、具体内容及历史意义制作三张思维导图,并制作成PPT与微课两种形式,用不同颜色标注出不同的事件、不同的难易程度、不同掌握要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利用PPT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在课后,让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复习,从而有效掌握这9个课时的知识。这样,学生还能逐渐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在自主学习中绘制思维导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勇敢尝试的意识,才能逐渐形成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如今,在历史课堂上,很多学生出现过度依赖教师的现象,不会预习、复习,只会跟着教师的思路“死学习”。这种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很快地掌握知识点,但一旦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看法”,整个班级便鸦雀无声。对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多探究和思考的机会,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可以设置“思维碰撞小组”,根据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分组,并开展课堂交流。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初提出几个问题:“相较于太平天国运动,你认为辛亥革命的理念与方法有什么改进?”“你能说出引起辛亥革命的几个重要因素吗?”学生结合之前所学进行对比、思考后,带着问题及自主思考的答案进行小组交流,实现思维碰撞。学生在探讨中会收获与自己想法不一致但是合理的其他思路,这样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查漏补缺,培养学生从其他角度、运用其他思维探究历史的良好习惯。虽然学生最终给出的答案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还透彻理解了所学知识。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