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奋斗中

2021-10-19 11:38
中国火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知青

72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逐步崛起。

中国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我们很自豪与祖国同步,度过一段拼搏奋斗的峥嵘岁月。

知青岁月,是我们的一笔财富。

新中国成长过程中,“知青”是一个不可漏掉的标签,它永远留在新中国同龄人的深刻记忆里。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锦州铁路关工委常务副秘书长何松华,出生于1949年3月,是原锦州铁路分局党校常务副校长。“1968年,我初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插队下乡,来到兴城县元台子公社花园大队第5 生产小队当知青。农忙季节每天早晨三四点钟,急急忙忙赶到生产队上早工。早工结束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回到住处烧火做饭。那时候的针线包是必备的,衣裤坏了,自己缝一缝、补一补。春回大地时跟着驴车马车往地里送粪,播种时社员在前面撒种,我们紧随其后,用双脚趟土踩墒。秋风送爽的日子和社员一起下地割高粱、掰玉米、收豆子、摘棉花、起地瓜。冬季农闲时在马圈里起粪,在生产队大门外粪堆前倒粪。有时也背起竹编粪箕子,到屯子四周捡粪。一个冬天在大队水渠工地挖水渠,能用坏好几把铁锹。我先后担任生产队的仓库保管员、政治队长,还光荣参加了县劳模大会。3年的知青岁月,让我接受了一堂深刻的艰苦奋斗思想教育课,受益匪浅。能为祖国繁荣富强奋斗过,我很骄傲。”

1976年,当知青的张乐群(右一)

1988年,燕化公司化工一厂李血荐(右二)参与研发的苯乙烯生产装置胜利投产

范醒华说:“当组织要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我当了第一批知青。在广阔天地里,我锻炼了筋骨,学习了知识,增进了感情,我还出席了‘上山下乡积代会’。”张乐群也有当知青的经历。“在当知青的日子里,我看到很多乡下的孩子几乎都没读过书。1973年,我放弃了回城,决定扎根农村甘当耕读教师,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

王吉宽说,“1967年,我初中毕业,学习邢燕子回乡务农。在生产队劳动一年多以后,1969年4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回想起来,和知青在一起奋斗的那段日子,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做新中国的工人,我们很骄傲!

新中国成长过程中,各行各业的工人,掀起了风风火火的建设热潮,他们为祖国的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石油基地建设,‘石油工人’是新中国赋予我最美的身份。”1949年2月,李血荐出生于北京。1969年,他高中毕业,在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北京燕山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以下简称“燕化公司”)油品车间当上一名石油化工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石油基地建设。当时,数万名设计、基建和炼油化工人员,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建设工地,展开轰轰烈烈的大会战。1974年,李血荐调往燕化公司改扩建项目,参加我国第一套国外引进30 万吨乙烯和18 万吨高压聚乙烯生产装置(后称“燕化公司化工一厂”)的建设。1987年,他被调入从国外新引进的6 万吨苯乙烯装置项目,担任车间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所在工厂于1988年12月生产出合格的苯乙烯产品。

1970年,21 岁的范醒华从乡下返城后,被推荐进了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县(今界首市)化肥厂,当了一名生产化肥的工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那时候的小化肥,主要指碳酸氢铵,人称‘肥田粉’。我知道它的金贵。所以,一想到能为国家粮食生产出力,刺鼻的合成氨味道仿佛没有那么难闻了。”

1988年,马廷起(右)在原沈阳军区某部研究军事通信工作

何松华作为知青返城后,在锦州车站当装卸工。多年来,始终坚持“三个一”精神:“一点也不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小东站精神;“长年一股劲,一心为人民”的新民站精神;“一心扑在线路上,一丝不苟严要求,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孙家工区精神。他从一名装卸工成长为车站团委书记、分局团委书记、原锦州铁路局干部、基层站段党委、分局党校领导。“我是党一手从普通工人中培养起来的一名政治工作干部,当装卸工的日子是我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

1973年,崔芳华婚前就是辽宁省喀左县染织厂一名工人了。“1969年县染织厂到我念书的县一中,招了50 名吃‘大本’的女生。到厂子我进的是准备车间,带我的师傅名叫王海荣,30 多岁,她教得认真,讲得透彻,就如何启动、关闭‘拉条机’边示范、边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傅认真负责,加上我努力上进,使我很快就当上了甲班生产班长、基干民兵班长,并于1974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3年,作为随军家属跟随爱人来到吉林省某部队,在一家军人服务社当售货员。1986年,和爱人复员回到家乡,在县五金公司上班,年年被公司、商业局党组织评为优秀党员。1993年,想不到身体出了问题,不得不办了病退手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作岗位。我的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看着不起眼,但都在新中国发展的乐章中,留下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当兵,是我们那时最光荣的事。

新中国成长过程中,“当兵”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村的荣耀,谁家门口上挂有“光荣之家”的牌子,就会引来无数人的羡慕。

天津市和平区的马廷起1969年1月参军入伍,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立三等功,获全军通信学术优秀通讯员。他积极献身国防事业,参加中苏珍宝岛战斗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紧急战备任务。“在全军‘炮兵群快速反应’现场会上,成功革新‘战场监视器’‘野战通信车’等项目,并组织现场示范表演,向全军进行推广,获得军队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部队是个大熔炉,是所大学校,最能锻炼人,造就人。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使我这个出身贫寒,只上过初中的农家子弟不断成长进步。” 1969年4月,王吉宽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他不怕苦不怕累,摸爬滚打,艰苦奋斗了9年。在此期间,王吉宽光荣入党,还被评为“五好战士”,大红喜报频频寄回家。

“1969年2月27日,是我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我应征入伍,告别家乡,奔赴福建厦门海防前线,被分配到炮兵某团二营部报话班,正式走上了拼搏奋斗之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档案馆馆长李金海说,“由于艰难的生活和求学经历,我不断地鞭笞自己,工作上埋头苦干,军事上勤学苦练,作风上艰苦朴素,没有半点松懈。很快受到军队领导的关注,入伍不到三个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年后提升为军队干部,成长为优秀的新闻干事,长期在师、团两级政治部门从事新闻、宣传教育工作,多次立功受奖,享受提前晋级。可以说,是这段军旅生活改写了我的人生命运。”

1949年11月,庹立声出生于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太和村,曾是区委宣传部理论科长、党员教育科科长,现在是一名五老党史宣讲员。“高中毕业后,我光荣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兵的第二年因表现突出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年,我刚刚21 岁。我们一家人因此在村里备受尊重。”

为新中国支教,我们很自豪!

新中国成长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曾有一个“支教”梦,新中国同龄人把这个梦织进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老教师张乐群回忆说:“1977年,邓小平力主改革招生制度,我和很多知青圆了大学梦。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多年来,祖国的繁荣激励他努力读书做人,在不惑之年圆了入党梦,在知天命的岁月里潜心研习,宣传家庭教育,获评“家庭教育园丁”称号。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农场关工委副主任周秀英,曾是一名农场小学党支部书记,见证了农场教育的蝶变。她1963年参加工作,当过农工、小学教师、幼儿园园长、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小学党支部书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我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我任二连学校负责人时,二连学校多次荣获过管局、农场‘先进单位’;任农场幼儿园园长时,幼儿园多次荣获总局、管局‘一类园所’;任小学党支部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时,所在党支部多次荣获管局、农场‘先进党支部’,自己也多次荣获管局、农场各种荣誉。”

“能为祖国乡村教育出了一份力,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书,我很骄傲。” 1978年,老校长张余局被乡党委从小学调到中学担任教导主任,并教授初三语文。“我担子变重了,拒绝一切人事应酬,拼命地工作、学习,饱尝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一想到是为党为祖国培养人才,我就全身充满了干劲儿。”1986年,张余局参加县民办教师评优和转正考试,顺利转为公办教师。“1990年,乡党委推荐我到合肥教育学院脱产进修。进修结束后,我回校任校长,带领全校教职工,苦战8年,于1998年通过国家‘两基’(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验收。为本乡的教育脱贫,我贡献了全部力量。”

“当一名老师为祖国献计出力,是我无悔的选择。”庹立声退伍回乡后,被充实进教师队伍,相继在马武中心校、涪陵11 中任教。1978年,庹立声参加了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政治系录取,专业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成为当时太和乡的第三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涪陵教育学院任教,然后调任涪陵区社科联秘书长,涪陵区委宣传部理论科长、党员教育科科长,直到退休。

20世纪80年代,周秀英(后排左一)与来自各农场的老师参加教育培训

拓荒,是我们那代人的必选题。

新中国成长过程中,拓荒是一道必选题,兴水利、拓荒野、搞粮食生产等是新中国同龄人引以为傲的事。

1978年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后,为了改变家乡面貌,王吉宽和乡亲们一起战天斗地,一起加入到改革开发的历史潮流。“在兴修水利时,我曾经带头跳进带有冰碴子的河水里堵决口。在绿化荒山时,曾和群众一样吃住在山上半个月。多年的奋斗,终于使桥头镇成为全市闻名的产粮大镇。”现在,王吉宽的家乡,村村道路相通,轿车也开进了农家,特别是学校的变化,和以前比简直天壤之别,教室、宿舍都是楼房,窗明几净,白板、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我觉得自己当年拓荒奋斗太值了!”

崔芳华在拉条机前工作

何松华在锦州铁路电务段深入生产现场

1988年,李金海在县委宣传部工作

马廷起,1949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高中毕业后,他积极投入兴修黄河支流——徒骇河工程。“当年河面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劳动号子此起彼伏,人们手推肩挑,掀起‘插红旗’的高潮,这一场面感染了我,主动挑起‘拉纤’繁重任务,每天上上下下跑几十公里的路,得到治理黄河工程委员会的好评。”马廷起回忆说。

在拓荒生产时,王吉宽(中)与村民在一起修河

为了留住文化,我们孜孜不倦。

在新中国成长过程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使得一部分新中国同龄人投身文化建设,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胡永良,出生于1949年5月,曾是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剧院专技副研究馆员。他自幼喜爱文艺,初中毕业回家务农时就任生产大队文艺宣传队队长。进入通元镇文化站工作后,更是如鱼得水,组织文艺宣传队巡回演出,采集、编辑民间文学,与当时供职于海盐县文化馆、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余华等共同成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海盐县卷》一书的编委会成员。“几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保护的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各级非遗名录,如嘉兴灶头画艺术被列入国家级名录,海盐骚子、海盐牌子、五梅花被列入省级名录。” 他与非遗的故事,中央电视台2011年曾专题报道,称他为“非遗守望者”。“保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算是我为祖国作的一点贡献吧!” 胡永良谦逊地说。

胡永良(中)与同行讨论非遗文化

1985年,李金海转业到中共绍兴市上虞县(今上虞区)委宣传部任宣传科长、部务会议成员,后调任上虞区档案馆任馆长,在即将退休时,受聘于上虞区史志研究室,任《上虞史志》副主编。“我从心底感恩党的培养教育,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越发强烈,决心与时间赛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说。

“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忽视读书、写作和摄影。我写了许多新闻稿件,拍摄了许多新闻图片,发表了许多诗歌和散文。”1983年,范醒华调入界首县(今界首市)委宣传部工作,1993年担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担任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中原晚报》社长。

猜你喜欢
知青
致知青岁月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与《大树还小》的互文性研究
上海知青这一代
知青下乡40周年感怀
郏县知青文化的形塑与延续
我和我的那些“知青小说”
把根留住
知青博物馆: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姐和她的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