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五味子品质比较研究

2021-10-19 09:26刘永红李教社张军义谢江冰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内层角质层五味子

刘永红,李教社,张 和,张军义,谢江冰

(1.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陕西 西安 710077; 2.杨凌森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 杨凌 712100; 3.陕西云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商洛 711406)

南五味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和北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分别是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和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1]。北五味子主产于我国东北和河北部分地区,北五味子在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研究已趋于成熟[2]。南五味子主要产于我国于我国东南部和西南部,目前关于南五味子的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相对匮乏[3]。秦岭山脉野生南五味子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开展南五味子品质资源研究[4~6],可以为其一步的开发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样品1、2、3、4(北五味子)于2019年7月采自陕西省柞水县丰北河镇土桥村。样品5(南五味子)于2019年7月采自陕西省柞水县丰北河镇土桥村。样品6(南五味子)于2019年8月底采自陕西省镇安县月河镇东阳村。样品7(南五味子)于2019年8月底采自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八渡镇桃园村;样品8(南五味子)于2019年8月底采自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样品9(南五味子)于2019年8月底采自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对照样品10(北五味子)于2018年9月采自陕西省柞水县丰北河镇土桥村。

1.2 方法

1.2.1 显微鉴定[7]取五味子样品,分别研磨成粉,过20目筛,取少量细粉于载玻片上,滴2-3滴水合氯醛至粉末上,至酒精灯上加热,至水合氯醛沸腾,反复2~3次,至显微镜下观察。

1.2.2 总糖、总酸、粗蛋白、粗脂肪的测定[8]采用费林氏试剂法测定总糖的含量,酸碱滴定法测定总酸的含量;粗蛋白测定(凯氏定氮法,GB5009.5-2003标准);粗脂肪测定(索氏抽提法,GB5009.6-2003标准)。

1.2.3 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测定[9,10]

1.2.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各样品粉末0.500 g,置50 mL量瓶中,用无水甲醇提取,超声处理20 min,摇匀,滤过,即得。

1.2.3.2 色谱条件。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75∶25,V/V) ; 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检测的波长为 224 nm。

2 结果与分析

2.1 显微结构观察

《中国药典》记载,五味子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较小,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线纹,含淀粉粒,表皮中散有油细胞,螺纹导管[11]。

我们在此药典标准的描述基础上,详细鉴定了不同品种南、北五味子的显微结构及区别。

图1 1号样品(a 外表石细胞; b 内层石细胞; c 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d 导管;e 胚乳细胞及脂肪油;f 种皮内层石细胞 )

图2 2号样品(a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 b 脂肪油; c 导管;d 淀粉粒;e外表石细胞;f 导管)

图3 3号样品(a 外表石细胞; b 内层石细胞; c 淀粉粒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d 胚乳细胞及脂肪油;e 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f 导管)

图4 4号样品(a 外表石细胞; b 内层石细胞; c 胚乳细胞及脂肪油;d导管;e 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f 脂肪油)

图5 5号样品(a 外表石细胞; b 内层石细胞; c 胚乳细胞及脂肪油;d导管;e 结晶;f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

图6 6号样品(a 淀粉粒; b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 c 导管;d胚乳细胞及脂肪油;e内层石细胞;f外表石细胞)

图7 7号样品(a淀粉粒;b 脂肪油; c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d外表石细胞;e导管;f 种皮外层石细胞)

图8 8号样品(a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 b 内层石细胞; c 外表石细胞;d胚乳细胞及脂肪油;e 导管;f 淀粉粒)

图9 9号样品(a 淀粉粒; b胚乳细胞及脂肪油; c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d导管;e外表石细胞;f 脂肪油; g 结晶; h 内层石细胞)

五味子粉末显微结构普遍含有果皮碎片的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种皮外表皮石细胞及内层石细胞,胚乳细胞,导管,淀粉粒,脂肪油等,5号和9号五味子样品观察到了结晶。定性观察发现不同样品在石细胞形状,导管、淀粉粒数量,脂肪油含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如表1。

表1 9个五味子样品的显微特征

2.2 成分测定

五味子含有无机盐、有机酸、维生素、木质素、三萜、多糖等化学成分[12]。五味子具有降酶保肝,敛肺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等功效而备受重视[13]。《中国药典》2015版中,北五味子是以其所含的五味子醇甲作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南五味子是以其所含的五味子酯甲作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而五味子甲素亦是南、北五味子重要的木脂素类成分之一。南五味子(样品6,7,8,9)与北五味子(样品10) 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除总酸外,南五味子所含总糖、粗蛋白、粗脂肪、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酯甲含量不低于北五味子。

表2 北五味子与不同南五味子样品成分比较

3 讨论

显微测定结果表明,1号北五味子内层石细胞明显,和其早熟的特性有一定的对应性。2号北五味子脂肪油多,层纹较少,淀粉粒多,推测其含有的糖分和挥发性成分较高。3号北五味子淀粉粒多,聚集存在,导管不明显,角质层纹多,明显。4号北五味子有淀粉粒,较少,导管少且不明显,和其晚熟的特性有一定关系。5号样品成熟最晚,不断成熟过程中推测其显微结构会发生变化,但其和其它4个北五味子样品的显微结构有较明显区别,外层石细胞较黑。8月底采自秦岭不同地带的6、7、8、9号南五味子显微结构定性观察有一定区别:6号南五味子采自镇安,角质层纹明显但少。7号南五味子采自宝鸡,角质层纹较多,明显。8号南五味子采自蓝田,种皮内层石细胞难以观察。9号南五味子采自周至,有别的五味子没有的不明结构,脂肪油少,导管为梯形导管,且少。有类似结晶的物质。在后续的研究中,综合显微特征、有效成分含量及其它生理指标,筛选出优质品种,为规范化栽培推广打下基础。

8月底采自秦岭不同地带的6、7、8、9号4个南五味子的总糖、总酸、粗蛋白及粗脂肪检测结果表明,样品6总糖含量最高,达15.8 g·100 g-1,样品8总糖含量最低,达11.0 g·100 g-1,4个样品的总糖含量差别不大。样品9总酸含量最高,达54.65 g·kg-1,样品8总酸含量最低,达9.89 g·kg-1,4个样品的总酸含量差别显著。样品9粗蛋白量最高,达9.94 g·100 g-1,样品6粗蛋白含量最低,达6.66 g·100 g-1,4个样品的粗蛋白含量差别不大。样品8粗脂肪含量最高,达18.3 g·100 g-1,样品9粗脂肪含量最低,达8.6 g·100 g-1,4个样品的粗脂肪含量差别较大。 样品6、7、8所含五味子甲素含量差别不大,分别为3.70 mg·g-1、4.23 mg·g-1、3.64 mg·g-1,而样品9五味子甲素含量最高,为5.23 mg·g-1。样品6、7、8的五味子酯甲含量差别不大,分别为2.02 mg·g-1、1.93 mg·g-1、2.26 mg·g-1,而样品9五味子酯甲含量最高,为4.20 mg·g-1。五味子的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是五味子中木酯素的主要成分,也是评价五味子质量标准的依据[14~15], 4个南五味子的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并不低于北五味子[16],这表明秦岭地带南五味子品质优良,开展南五味子优质品种选育,进行规范化栽培推广有一定现实意义。另外,西起宝鸡陇县东至西安蓝田的秦岭区域内,采自周至的9号南五味子综合各种成分含量最高,其显微结构也明显异于其它南五味子品种,推测和南五味子的初加工方式有关:6、7、8号南五味子都是采后阴干,而9号南五味子是采后在开水中浸煮几秒,再捞出晒干。我们推测,这种五味子初加工方法不仅使样品干燥迅速,而且可以提高某些有效成分含量。

猜你喜欢
内层角质层五味子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素类化合物含量的HPLC法测定及差异比较分析
红蜻蜓点痣
面膜的真正作用
什么样的皮肤才需要去角质
悬浮花盆
复合函数求单调区间的数形结合方法
我家秘方
去角质小心过度
Otterbox Samsung防御者系列三星GS6专用保护壳
五味子浆果酚类成分提取与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