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诺福韦酯对多重耐药的乙肝肝硬化的疗效

2021-10-19 09:34马爱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乙肝肝功能肾功能

马爱玲

(郓城县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274700)

乙肝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具有患病率高、传播感染性强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2]。尽管乙肝病毒感染不会立刻造成肝功能异常,但可通过人体免疫反应间接对肝脏功能产生影响,替诺福韦酯是一种新式的无环核苷酸药物,对乙型肝炎(HBV)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4]。我们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多重耐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感染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诊的100例多重耐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7~52岁,平均年龄(43.3±5.3)岁;代偿期肝硬化22例,失偿性肝硬化28例。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7~54岁,平均年龄(43.5±5.4)岁;代偿期肝硬化32例,失偿性肝硬化18例。两组患者一般材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血常规、病理学和影像学诊断确诊为乙肝肝硬化者;患者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乙肝病毒、酒精性肝炎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或晚期肝癌者;HIV感染者。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酯(安徽安科恒益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93020规格300 mg),1次/d,300 mg/次,口服,治疗1年;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上海施贵宝制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00741),口服,1次/d,1 mg/次,治疗1年。

1.3 观察指标(1)肝功能指标:包含人体白蛋白(ALB)、血清丙氨酸氨基转(ALT)、总胆红素(TBiL)。(2)肾功能指标:包含血肌酐(Scr)、血清蛋白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融合蛋白质(RBP)。(3)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DNA)转阴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两组治疗前各类肝功能指标比较,P>0.05;两组治疗1年后各类肝功能指标比较,P<0.05。

组别 n ALB(g/L) ALT(U/L) TBiL(μmol/L)对照组 治疗前 50 31.24±1.25 154.49±35.26 29.04±4.30治疗后 33.61±1.95 57.42±12.30 17.35±3.21观察组 治疗前 50 31.18±1.31 154.85±34.37 29.28±4.16治疗后 35.23±1.97 45.38±10.35 14.28±2.86

2.2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情况比较(±s)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P>0.05。

组别 n Scr(μmol/L) Cys-C(mg/L) β2-MG(mg/L) RBP(mg/L)对照组 治疗前 50 88.85±12.17 2.38±0.28 3.09±0.37 39.07±6.84治疗后 90.67±11.91 3.21±0.47 3.40±0.44 41.49±.84观察组 治疗前 50 88.68±12.42 2.32±0.31 2.94±0.42 38.92±6.24治疗后 91.83±11.52 3.17±0.42 3.43±0.51 42.58±7.17

2.3 两组HBV-DNA转阴率比较 对照组在治疗3、6、12个月时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6%、60%、80%;观察组在治疗3、6、12个月时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62%、74%、96%。两组在治疗6、12个月时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调查,全世界现有2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在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乙肝是肝硬化的具体发病原因,我国是乙肝肝硬化的多发区,病毒感染的连续复制和免疫力低下、神经功能紊乱是患病的主要原因[5]。

替诺福韦酯是多肽链反转录酶缓聚剂替诺福韦的脂类前体药物,具备普遍的抗病毒治疗功效,2009年英国肝脏疾病研究会强烈推荐替诺福韦酯用于乙肝肝硬化治疗,并归类为一线用药[6]。替诺福韦酯的肠胃消化吸收和摄入优于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内服替诺福韦酯消化吸收进到体细胞后,在磷酸激酶的效果下变成活性二磷酸,抑制HBV-1、HBV-2的反转录酶及乙肝病毒感染聚合酶,强力抑制病毒感染复制[7]。研究表明,替诺福韦酯对代偿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硬化患者长久有效,同时替诺福韦酯对该类患者的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有降低功效,有利于修复患者细胞免疫作用[8]。研究结果表明,治疗1年后,观察组肝功能及HBV-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多重耐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能有效的改进患者的肝脏功能,提升HBV-DNA转阴率,且对患者肾脏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系数高。

猜你喜欢
乙肝肝功能肾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乙肝妈妈可以放心母乳喂养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