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模式在年轻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1-10-19 09:34荆海红邓亚萍吴瑜赵倩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乳腺癌康复评分

荆海红,邓亚萍,吴瑜,赵倩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女性新发恶性肿瘤中,乳腺癌位居第一,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1]。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受限、肩关节活动度下降且患者自护能力低下,因此需加强康复功能锻炼[2-3]。鉴于此,本研究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展开疾病自我管理模式的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年龄25~58岁,平均(44.36±5.89)岁;临床分期:Ⅰ期26例,Ⅱ期23例;病理分期:浸润性小叶癌24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观察组年龄26~59岁,平均(45.98±6.01)岁;临床分期:Ⅰ期24例,Ⅱ期25例;病理分期:浸润性导管癌22例,浸润性小叶癌2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乳腺癌且年龄<60岁;均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肿瘤远处转移者;手术或麻醉禁忌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有出血倾向或局部溃烂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住院期间给予患者常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术后饮食及康复训练指导;并加强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做好出院指导,发放科室联系卡,告知患者康复期间,需做好康复训练,居家期间若有疑问可打电话咨询。观察组给予疾病自我管理模式的康复护理干预:(1)疾病认知:采用集中授课、派发宣教手册、个体指导等形式展开健康教育,出院前派发本院自制的《乳腺癌术后居家康复护理手册》,同时详细讲解手册内容;出院前1次集中授课及出院后每月1次授课,时间45 min,内容有服药相关注意事项、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授课形式包括示范、PPT讲解和微信等;个体指导每月1次,电话随访形式完成,一对一解答居家期间遇到的问题,时间30 min。(2)心理疏导:面对面交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鼓励患者倾诉,协助其宣泄内心苦闷和压抑情绪,根据交谈评估结果,从不同角度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和信念,引导患者认识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机体和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协助其调整情绪,保持健康心理;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情感支持和家庭支持;指导患者每日腹式呼吸训练,以放松情绪,平和内心。(3)自护技巧:伤口管理:告知患者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避免切口皮肤受到冷热刺激,若出现肿、痛、红、发热等症状及时医院急诊;饮食指导:清淡饮食,宜食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禁食富含雌激素类食物及盐腌、烟熏等食物;康复锻炼:术后1天至术后1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反复握拳-手腕运动-手臂旋转-肘关节屈伸-摸耳廓-梳头运动,以上述顺序进行循序渐进练习,15~20 min/次,3次/d,期间避免大幅度肩关节外展运动;中期功能锻炼,术后2~4周,肩关节活动为主,进行手肘拉人、爬墙运动、手臂划圈等运动,30 min/次,3次/d;后期功能锻炼,术后5周开始,通过规律性锻炼进一步促进并巩固肢体功能,展开转腰、抬臂、绕环运动等,30 min/次,3次/d。(4)建立乳腺癌术后康复微信群,定期向患者推送与疾病康复相关知识和信息,并定时统一群内解答患者日常所遇问题,给予专业知识支持;同时鼓励患者群内积极发言,分享个人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感悟、感受、经验及应对方式,加强患者间沟通交流,调动社会支持。干预时间从住院延续至出院3个月。

1.3 观察指标(1)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估,量表共43项,涉及自我概念(0~32分)、自我责任感(0~24分)、自我护理技能(0~48分)及健康知识水平(0~68分)等维度,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自护能力越强。(2)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评估,该量表包括心理社会(10条目)、生理(9条目)、性功能(4条目)及婚姻关系(6条目)等维度,每项0~4分,评分越高,提示受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分)

两组干预前自护能力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组别 n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观察组干预前 49 14.31±3.11 10.62±3.13 13.57±2.86 23.13±5.12干预后 23.56±2.55 18.15±1.28 38.93±4.05 56.36±4.27对照组干预前 49 13.84±3.26 11.25±3.33 14.17±3.16 22.38±4.84干预后 18.13±3.12 15.35±2.14 29.67±3.86 48.19±3.83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女性高发肿瘤,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术后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会对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4-6]。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明显提升,说明疾病自我管理模式的康复护理干预在提升乳腺癌患者自护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原因在于本研究以疾病自我管理模式为框架,通过访谈、倾听及认知重构进一步改善患者对疾病认知,同时运用专业性心理疏导方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开展居家饮食、伤口管理、功能锻炼等指导,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护能力,为恢复肢体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基础。同时,干预后观察组cARES-S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因手术部位较为特殊,除病痛及肢体功能障碍外,患者因担心形象受损、夫妻生活困扰,尤其是年轻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7]。本研究在康复干预中,强调家庭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注重病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分享经验,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躯体状态;同时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支持,利于提高患者角色适应性,进而满足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三方面需求,最终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疾病自我管理模式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乳腺癌康复评分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我给爸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