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供养人物现代化卡通形象转译研究
——以榆林第19窟女供养人画像为例

2021-10-19 04:25王雅妮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回鹘卡通文创

王雅妮,吕 钊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逐渐将文化发展重心转移到文化软实力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多元化使得更多文化创意产业孵化而出,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更加迫切,文物文化产业开发成为热门话题。在不同品牌卡通形象设计的推广效应下,国内故宫产业,兵马俑,唐风汉风等一批文创设计兴起,这些蕴含历史的文化产业通过再设计使其更具现代化图像语言,从而引得更多年轻人关注,也为文物文创IP形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设计师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提取原有的传统符号或色彩等元素,将图案转译成更符合现代生活的图形,并融入自身的情感及审美表达,最终设计出相关卡通形象。文物文创的灵魂即在于它特定的文化背景与内涵,笔者选取回鹘时期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以榆林第19窟女供养人画像为例,通过对其分析再设计,转译成为更符合现代年轻化的卡通形象,更直观、活泼、生动地体现出其文化韵味[1]。

1 回鹘供养人文物文创发展现状

中国各大博物馆开发文创系列产品基本都非常成功,与传统文创的不同点在于其背后有着非常独特浓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融合度极高的回鹘时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研究,而更多人对回鹘文化仍较为陌生,接受度不广。将这一复杂历史背景下的人文图像语言转译成更加简单、清晰、直白化的符号语言,即开发回鹘时期文创产品,对传播和弘扬回鹘时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更多的国内外研究学者通过实地考察详细地研究出了回鹘供养人物壁画的特点,但极少有人将回鹘这一时期的文化进行大众化开发推广,面向更多的群体使其得到文化传承。因此在当代应让回鹘文化鲜活起来,使其具有鲜活的文化生命力。

2 回鹘供养人物现代化卡通形象转译的思路与价值

2.1 回鹘供养人物现代化卡通形象转译的思路

通过对回鹘时期供养人物对应的文化背景进行挖掘,将供养人物的形象转化为简单的可视化符号语言,转译为更直观化、清晰化、大众化、跨界更广、接受度更高的文创卡通形象。即由原本的文化单一化转化成现代文化多元化,原本的图形复杂化转化成现代符号简易化,原本的色彩传统化转化成色彩现代化。如图1所示,将这一转变的形象产品运用到日常生活娱乐活动或衣食住行中,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图像转译并与商业化相结合。这更能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接受度也更高,传承将更具有代表性。

图1 回鹘供养人物卡通形象转译思路

2.2 回鹘供养人物现代化卡通形象转译的价值

在当前现代化极简主义的趋势下,产品形象既要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性,又要具有现代化感官上的简约美,并考虑产品实用价值。这既可以满足消费群体感官精神上的愉悦,又加强了消费者的实用体验感。因此文化的推广传承与时代的交融必不可少,将回鹘时期供养人物现代化转译趋于商业化,能面向更多的接受群体将这一文化进行推广,这是很好的文化价值宣传渠道,为回鹘文化的推广与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3 回鹘供养人物现代化卡通形象转译

唐朝灭亡后,曹议金是沙州地方政权的掌握者,曹义金时期其家族统治此地域120多年。这一时代是建敦煌供养人像的最盛时期,营造佛窟是曹氏维护统治、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榆林第19窟是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功德窟,此窟甬道北壁第一身女供养人画像是凉国夫人翟氏的画像,此女供养人身穿大袖襦裙,此衣盛唐后期受胡服影响变小,袖子放大,衣裙加宽,腰带高系于腰线上,襦裙领型具为交领,头戴桃形凤冠,两侧插步摇,颈部带三层红色宝石,脚穿绣花云头鞋,服饰色彩以橘红色为主色系,体现出此供养人物的华丽形象,如图2所示。这些供养人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值得深究,因此也出现了非常多优秀学者研究颇深的成果。历史的研究虽重要,不过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也很重要,文物文创则为传统文化到现代化的转译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文章在调研传统文化素材后采用文字和图示分析资源的前提下,依托转译思绪的三个方向进行IP形象设计并延展其衍生设计[2-3]。

图2 榆林第19窟回鹘女供养人服饰细节及色彩分析

3.1 文化单一化转译创新多元化

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不够全面,传播性不够广,涉及的现代化生活领域不够。例如在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结合,寻找一定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价值筛选,挑选出可以进行二次设计开发融合的部分进行再设计,融入现代年轻文化元素,创造出与市场更加贴合、更符合文旅市场的文创产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这些资源背后所蕴含的时代文化、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变得鲜活起来,形成更加鲜活的文创产品和卡通形象。在进行文化转译开发建设时首先理念要新,文物文创是促进文化交融的一种新方式,并非简单的文化资源整合,而是在此资源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具有辨识度、个性鲜明、具有趣味性的文物文创产品。这种文旅产品的建设既要迎合大众化审美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也要符合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要求。其次在传统文化资源整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化内涵,把握大众心理,向大众讲好背后文化故事,对故事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控,用故事激活传统文化遗存,平衡好传统文化本身与商业化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挖掘其灵魂保留文化本真,打造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文物文创IP形象。此外,要以文物文创IP形象为核心,通过多种技术的介入展现创新多元化,确保文创产品广泛的接受度。

3.2 图形复杂化转译符号简易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新的设计点进发和探究的设计变革时期,这也体现了每一位设计师的责任。现代简易化符号主义更清晰明了地展现了设计本身所传达的最关键内涵,时尚是一个轮回,现代简易风的重现也为设计领域刮起了一股新浪潮,社会已从传统的机械主义模拟时代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慢慢从具象化走向抽象化,从实体化走向现象化。设计师应在传统复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化、简易化,符号简易化并不是脱离根基的抽象设计,而是用符号学的视野审视传统文化,吸取符号学的简易化优点。设计师将特定的回鹘女供养人IP形象在原有的壁画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简化设计,保持其原有的鲜明特征,加入可爱IP元素,化繁为简。这里采用符号简易化的一个较大优点为具有极强的识别性,这一特点恰巧能够帮助设计产品更贴近大众审美,从而使复杂难懂的壁画供养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化,更具生命力与活力。

3.3 色彩传统化转译色彩现代化

一个民族的色彩体系是非常复杂的,它结合了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宗教、伦理、地域等因素。现代色彩设计艺术也并非凭空想象而来,它也是由传统色彩演变而来,结合了各个时期、民族的色彩之长而形成现代鲜活的色彩体系。现代的色彩设计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传统色彩的衍生来源于多方面,最根本的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如图3所示,现代色彩艺术应该更高级,考虑更周全,更加科学理性地把握传统色彩特色,从而促进传统文化色彩的现代化发展。设计师在创造关于传统文化的文物文创产品时要考虑到色彩艺术的应用环境,在现代色彩鲜活的艺术背景下,不妨将传统色彩转译为现代色彩,提高色彩活力与接受度,引起更多群体的共鸣,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现代主义形象IP文物文创产品,如图4所示。

图3 凉国夫人IP潮玩形象

图4 延展设计

4 结束语

在这个多元化的发展时代,新兴文物文创与传统文化结合,要想获得永久的文化生命力,就要注意产品背后独一无二的故事性描绘。比起一般普通的消费品而言,跨界更容易也更受人群喜爱,因此多元化的设计就很重要。此外,这也能将传统的单一文化形象原始内容转换和扩展为各种形式的“一源多用”的设计案例,使中国传统文化之火得以传承,长久不息地映射传统之光,借现代设计之手法,发扬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整理设计思绪,运用设计手法,多角度、多方位地结合现代市场需求,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IP形象及文物文创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

猜你喜欢
回鹘卡通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浅析回鹘与契丹的关系
论唐与回鹘关系的历史转折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找不同
药罗葛氏迁移河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