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水稻甬优1540肥料利用率探究

2021-10-19 06:33吴勇朱玉祥吴春艳陈昊煊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穗肥氯化钾基肥

吴勇, 朱玉祥, 吴春艳, 陈昊煊

(1.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桐乡 3115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

桐乡市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合理施肥是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农户盲目施肥情况下肥料利用率低下,主要原因为肥力在水稻缓苗期时流失,并在水稻抽穗期时不足,最终导致水稻减产,甚至会引起农业面源污染[1]。缓释肥通过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物质,能减缓氮肥水解的速率,延长氮素释放的时长,从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研究[2]表明,施用缓释肥代替常规施肥能明显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我国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平均约为30%[3],而桐乡市的水稻肥料利用率尚待探究。因此,特进行水稻甬优1540配方施肥效果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20年6—11月在石门湾粮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N30.671193,E120.435127)进行。试验田土壤肥力一般,全氮1.723 g·kg-1,碱解氮120.05 mg·kg-1,有效磷26.30 mg·kg-1,速效钾92.16 mg·kg-1,有机质20.42 g·kg-1,pH 6.6。

水稻品种为甬优1540。供试肥料有尿素(N 46%)、钙镁磷肥(含P2O512%)、氯化钾(含K2O 60%)和缓释肥,缓释肥为含硝化抑制剂的稳定性肥料恩倍力(N 20%,P2O58%,K2O 12%)。

1.2 处理设计

设8个处理:PK为常规缺氮区,每667 m2基肥施钙镁磷肥25.8 kg、氯化钾6.22 kg,穗肥施氯化钾6.5 kg;NK为常规缺磷区,每667 m2基肥施尿素17.5 kg、氯化钾6.22 kg,分蘖肥施尿素12 kg,穗肥施尿素5 kg、氯化钾6.5 kg;NP为常规缺钾区,每667 m2基肥施尿素17.5 kg、钙镁磷肥25.8 kg,分蘖肥施尿素12 kg,穗肥施尿素5 kg;NPK为常规全肥区,每667 m2基肥施尿素17.5 kg、钙镁磷肥25.8 kg、氯化钾6.22 kg,分蘖肥施尿素12 kg,穗肥施尿素5 kg、氯化钾6.5 kg;配PK为配方缺氮区,每667 m2基肥施钙镁磷肥23.3 kg、氯化钾7.67 kg;配NK为配方缺磷区,每667 m2基肥施尿素15.2 kg、氯化钾7.67 kg,缓苗肥施尿素7 kg,分蘖肥施尿素5 kg,穗肥施尿素4.87 kg;配NP为配方缺钾区,每667 m2基肥施尿素15.2 kg、钙镁磷肥23.3 kg,缓苗肥施尿素7 kg,分蘖肥施尿素5 kg,穗肥施尿素4.87 kg;配NPK为配方全肥区,每667 m2基肥施缓释肥35 kg,缓苗肥施尿素7 kg,分蘖肥施尿素5 kg,穗肥施尿素4.87 kg。

小区面积30 m2,小区间筑埂隔离,田埂使用黑色薄膜覆盖,以防小区间相互影响。各小区单灌单排,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保持一致。常规及配方施肥N∶P2O5∶K2O养分投入配比分别为16.0∶3.1∶7.6和14.8∶2.8∶4.6。

1.3 测定方法

水稻收获时,现场使用小型收割机收割测产,使用谷物水分测量仪进行测量含水量,得出干稻谷产量,通过谷草比换算出干秸秆产量。将采集的水稻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考种,烘干磨碎后使用Cleverchem380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水稻稻谷和秸秆的氮、磷、钾养分含量。

土壤采集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进行。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有效磷采用Olsen 法测定;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有机质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pH采用电位法测定。

肥料利用率通过差减法来计算。利用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减去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其差值视为肥料供应的养分量,再除以所用肥料养分量即为肥料利用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1所示,NPK、配NPK处理每667 m2干稻谷产量分别为602.62和582.36 kg,分别比PK、配PK处理增产41.39%和44.07%。说明缺施氮肥将会导致水稻稻谷产量大幅度减产,且对杂交稻甬优1540造成的减产更为严重,因此,氮肥仍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无氮处理干秸秆产量也呈现相似规律。此次试验中,钾肥及磷肥对水稻产量也有影响,总体影响是氮肥>钾肥>磷肥。

表1 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考种数据中,常规及配方无氮处理的株高、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原因可能为缺氮会使植株蛋白质含量降低,削弱水稻同化作用,导致水稻分蘖数减少,产生缺粒瘪粒现象。各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大,可能千粒重受品种因素影响较大,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2.2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表2所示,无氮处理在试验后,土壤全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但速效氮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缓效氮与速效氮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无钾处理速效钾含量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而无磷处理有效磷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水稻需肥特点为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质和pH在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地力变化

2.3 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表3所示,无氮处理稻谷和秸秆所含氮含量均明显低于全肥处理,因为氮是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缺氮会直接影响水稻植株生命活动。无磷与全肥处理稻谷或秸秆磷含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无钾处理植株全钾吸收量也小于全肥处理,但差异不明显。秸秆营养中,无氮处理全钾全磷含量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原因为缺氮导致植株弱小,对土壤中磷、钾的吸收能力也同样降低。

表3 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地上部分养分吸收量

桐乡市的常规施肥方案已经过多年的改良推广,肥料利用率较高。本次进一步减肥并施用缓释肥替代后,氮、磷和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至40.19%、36.91%和54.21%,而常规施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2.34%、20.39%和49.05%。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本次配方肥经过肥料减量,水稻甬优1540每667 m2干稻谷产量为582.36 kg,比常规施肥处理减产3.4%。但氮肥利用率由常规施肥的32.34%提高至40.19%,磷肥利用率由20.39%提高至36.91%,钾肥利用率由49.05%提高至54.21%。因此建议,按照配方施肥方案,施用稳定性较高的缓释肥替代化肥,每667 m2基肥施缓释肥(N 20%,P2O58%,K2O 12%)35.0 kg,追肥施尿素7.0 kg作缓苗肥,施尿素5.0 kg作分蘖肥,施复合肥(N 28%,K2O 5%)8.0 kg作穗肥。石门湾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建议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料。

猜你喜欢
穗肥氯化钾基肥
约旦APC与印度IPL签署氯化钾合同
东方铁塔:氯化钾产品供应紧张
不同基肥对湿加松生长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氯化钾2018年上行明显2019年涨势或将放缓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氯化钾市场成交寡淡
不同基肥对地笋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