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病毒对淮安红椒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2021-10-19 06:33王玮玮汪国莲孙玉东赵建锋王林闯罗德旭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结果期花叶病毒红椒

王玮玮, 汪国莲, 孙玉东, 赵建锋, 王林闯, 罗德旭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 淮安市设施蔬菜重点实验室,江苏 淮安 223001)

辣椒病毒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至今已发现40种以上的病毒能侵染辣椒,常导致辣椒落叶、落花、落果,可造成减产30%~50%,甚至绝收,成为影响辣椒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1]。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9种[2-3],田间表现为花叶、黄化、皱缩、斑驳、畸形、植株矮化、顶枯、坏死等症状。淮安红椒是江苏省第一个成功注册的设施蔬菜地理标志产品,果实主要为粗牛角形,果皮鲜红光亮,肉厚、微辣或略带甜味,VC含量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4]。

淮安红椒一般由甜椒与羊角椒杂交而来,遗传了甜椒较强的抗病性,高抗炭疽病及其他疫病,但在其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花叶病毒的为害,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皱缩、植株矮化等症状,若不及时防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红椒的品质与产量。淮安市农科院蔬菜中心一直致力于淮安红椒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近年来选育出超越2010、淮椒1108、淮红1号、创椒1号等多个抗病新品种,在生产上均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性。本文以创椒1号在种子繁殖鉴定过程中出现的花叶病毒为出发点,研究花叶病毒对淮安红椒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先红1号从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引进,创椒1号由淮安市农科院蔬菜中心选育。

1.2 处理设计

试验在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科研创新基地塑料大棚内进行。2018年秋季,使用创椒1号父母本材料进行小面积杂交制种,生产创椒1号F1代杂交种,将种子用10% Na3PO4进行消毒,同时留少量不消毒的种子参与试验。2019年1月27日,在淮安市农科院工厂化育苗基地的温室移动苗床上,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基质及穴盘使用前高温消毒,分别播种先红1号(CK)、创椒1号(T1)、创椒1号(Na3PO4消毒,T2)各100粒以上,3月28日,苗龄达八叶一心,将其定植于试验大棚。大棚整地做畦时,667 m2撒施基肥有机肥0.5 t,12-11-18(N 12%,P2O511%,K2O 18%)复合肥25 kg,畦面上铺设地膜、滴灌带。每畦面积3.24 m2(2.7 m×1.2 m),均匀定植16株苗,试验设连续2个畦面为1个小区。每处理各定植3个小区,即各96株。小区随机排列于整个大棚中,大棚内其他畦面定植苏椒5号作为保护行。定植后至门椒结果前不追肥,门椒挂果、四门斗挂果期,追施20-10-20(N 20%,P2O510%,K2O 20%)复合肥,试验小区设纱网隔离,仅防治虫害,不防治病毒病,其他管理同常规。

1.3 性状调查

调查参试材料苗期、始花期、结果期、盛果期、红果期的病株数量及病情指数;当参试材料田间表现出花叶病毒侵染后,从所有小区挑选有代表性的病株及无病株各6株,做好标记,调查病株及无病株的生育期株高和红椒的果长、果宽、肉厚、果色等,调查各小区红椒产量。淮安红椒病毒病单株分级标准和群体抗性标准参照闫素珍等[5]的方法。

单株分级标准。0级为植株无任何症状;1级为新叶明脉或轻花叶;3级为新叶及中部叶片花叶,或有叶片出现枯斑、坏死斑;5级为多数叶片花叶,少数叶片畸形、皱缩,或茎部出现条斑或坏死斑;7级为多数叶片畸形、细长,或茎秆、叶脉产生系统坏死、植株矮化;9级为植株严重系统花叶,畸形或严重系统坏死,植株明显矮化。

群体抗性标准。免疫(I),病情指数为0;高抗(HR),病情指数为0.1~5.0;抗(R),病情指数为5.1~20.0;耐(MR),病情指数为20.1~40.0;感病(S),病情指数大于4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生育期病株数量及病情指数

由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苗期病株数为0,表现出对花叶病毒免疫;进入始花期,陆续出现花叶病毒侵染现象,其中T1表现明显,CK、T2表现轻微;结果期的病株数急速增加,为发病的主要时期,其中T1病株最多,达到23株;T2最少,仅为8株。进入盛果期及红果期,随着植株营养生长的旺盛,自身免疫力增加,花叶病毒的发生情况开始减弱,病株数增加缓慢,病情指数增速放缓,甚至出现降低。其中,T1的病情指数从5.67降至4.86,表现出在与花叶病毒的斗争中发生自愈,具有较强的抵抗花叶病毒的能力。最终发病率表现为T1最高,达到29.17%;T2最低,仅10.42%。可见使用Na3PO4对创椒1号种子进行消毒,可大幅降低花叶病毒的种间传染,发病情况远低于未经消毒处理的T1,相比CK在开花坐果期表现出更强的抗病性。

表1 各生育期花叶病毒发生情况

2.2 花叶病毒对淮安红椒株高的影响

由表2可见,花叶病毒对先红1号及创椒1号植株的株高有明显影响,在花叶病毒大量发生的始花期与结果期,正常植株的株高明显高于发病植株。结果期先红1号正常植株高于发病植株2.1 cm,创椒1号正常植株高于发病植株7.9 cm,花叶病毒对先红1号株高的影响较小。随着植株生长势增强,盛果期及红果期对花叶病毒的抵抗力增加,正常植株与发病植株株高的差距逐步缩小,最终创椒1号发病及正常植株株高分别为78.5、80.6 cm,先红1号分别为75.9、76.6 cm。

表2 花叶病毒对株高的影响

2.3 花叶病毒对淮安红椒外观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见,花叶病毒对淮安红椒果实的影响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果实大小及果色上。先红1号和创椒1号正常植株的单果重、果长、果宽均高于发病果,且创椒1号的各项果实指标整体上强于先红1号,具有更高的商品性。但因受到花叶病毒影响,部分果实成熟度不够,转色时间不足,果色未能由橙红彻底转为大红。

2.4 花叶病毒对淮安红椒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见,花叶病毒对淮安红椒产量的影响较大,折合667 m2产量以T2最高,较CK增产10.0%;以T1最低,较CK减产14.1%;通过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在1%显著性水平上,T1、T2相对CK差异不显著,T2相对T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5%显著性水平上,3个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表3 花叶病毒对果实的影响

表4 花叶病毒对产量的影响

3 小结

通过本试验结果分析,花叶病毒对淮安红椒的外观品质及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创椒1号在抗病性、植株长势及产量方面要强于先红1号,但因花叶病毒的影响,其果实不能完全转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品价值。本试验中,花叶病毒主要发生在淮安红椒的始花期及结果期,使得植株前期长势较弱,坐果数降低,最终影响红椒的产量。随着植株后期营养生长的增强,花叶病毒的症状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参试品种的抗病性增强。

创椒1号种子使用10%Na3PO4消毒可有效降低花叶病毒的种间传播,安全度过始花期及结果期,而不消毒处理在始花期更易受到花叶病毒侵染,发病株数及病情指数大幅增加,消毒处理比不消毒的增产27.8%,比先红1号增产10.0%,且果实商品性表现最佳,可见做好种子消毒,做好花叶病毒预防工作,在生产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结果期花叶病毒红椒
结果期核桃树改接品种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
春季连栋大棚红椒新品种比较试验
阳光玫瑰葡萄结果期管理技术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
结果期冬枣树如何修剪
藜草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苹果结果期果园温度空间分布规律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
壳寡糖膦酸酯对烟草花叶病毒抗性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