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叶片结构优化对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2021-10-19 06:33李成军李娟邱睿刘东升金江华李小杰白静科李淑君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农艺烟叶感官

李成军, 李娟, 邱睿, 刘东升, 金江华, 李小杰, 白静科, 李淑君*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黄淮烟区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61000;2.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延吉 133001)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质量与产量并重的叶用经济作物,烟叶生产是我国的经济产业[1]。在烟草种植栽培过程中,烟叶优化结构、适时去掉不适用烟叶是调节烟叶水平、获得适宜烟叶产量和品质结构的关键技术措施[2-3]。打顶有利于将有机营养储存于烟叶中,优化叶片化学成分;摘除底脚叶可以改善中上部烟叶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烟株的代谢功能,提高中上部烟叶的单重,改善烟叶的等级结构,减少叶斑类病害的发生[4-9]。打顶时间的早晚和去除底脚叶的多少对烟叶产量、质量及内在品质都有影响[2-3,10-14],只有叶片结构合理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为此,本研究通过多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处理,研究不同打顶时间和去除底脚叶数对河南主栽烤烟品种中烟100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对提升河南烤烟质量和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设置在许昌市襄城县颍阳镇张庄,土壤pH 7.0,有机质13.1 g·kg-1,速效氮114.2 mg·kg-1,速效钾147.5 mg·kg-1,速效磷11.9 mg·kg-1。供试品种为中烟100。

1.2 处理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打顶时间(A),设置2个处理:A1,5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A2,8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副区为去除底脚叶时间(B),设置6个处理:B1,团棵期去除2片底脚叶;B2,团棵期去除2片底脚叶+旺长期去除2片底脚叶;B3,旺长期去除4片底脚叶;B4,打顶前一周去除4片底脚叶;B5,打顶当天去除4片底脚叶;B6,不去除底脚叶。重复3次,主副处理都按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70 m2。每个处理单独烘烤和记产,各处理栽培株行距为120 cm×50 cm,4月29日开始移栽,5月2日移栽结束。

1.3 调查与取样

调查记载打顶时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有效叶片数、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和叶宽。

按国家42级分级标准,价格按当地收购价格,统计全部烤后未经储藏原烟(包括样品)各等级烟叶的比例、质量,按小区计算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单叶重等指标。每处理取X2F(上部烟叶)、C3F(中部烟叶)和B2F(下部烟叶)样品各3 kg,用于内在品质化验和感官质量评吸。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对比

A2区株高、有效叶数、茎围、叶长、叶宽和叶面积较A1区有所增加,其中株高、叶宽和叶面积均达显著水平;A2区节距较A1区小,但未达显著水平。株高以处理B4最高,与处理B2差异极显著,与处理B6差异显著,与其他副区处理无显著差异;有效叶数以处理B6最高,与处理B2差异极显著,与处理B1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茎围以B2、B4、B5最大,与B1差异显著;叶长以B4最大,与B1差异极显著,与B2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叶宽各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大小为B3>B4、B5>B6>B2>B1;叶面积以B4最大,其次为B3,B4、B3、B5与B1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节距以B3最大,与B1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表1)。综合来看,主区A2优于A1,副区处理B3、B4优于其他处理,即80%中心花开放打顶+不同时期去除底脚叶的各处理指标优于50%中心花开放打顶+不同时期去除底脚叶的处理,旺长期去除4片底脚叶或打顶前一周去除4片底脚叶优于其他时期去除底脚叶。

表1 不同处理下烟株的主要农艺性状

2.2 经济性状比较

从同一打顶时间的不同处理来看,单叶重、产量、产值以及上等烟比例等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产量、产值以及上等烟比例在不同处理间差异趋势表现出一致,即处理B4、B5的经济性状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从不同打顶时间相同去脚叶处理比较来看,C3F单叶重在50%中心花开放打顶时的所有处理均极显著大于80%中心花开放打顶时的处理,而且产量、产值以及上等烟比例均A2B4>A1B4、A2B5>A1B5、A2B3>A1B3。综合比较各处理组合,A2B4、A2B5的产量、产值以及上等烟比例最高(表2)。

表2 不同处理组合烤烟经济性状

2.3 内在化学成分分析

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烟叶的内在质量。从不同部位烟叶检测结果(表3~5)来看,各处理两糖比较协调,但两糖含量都较低,各处理之间差异性不大;除上部叶以外,其他部位处理的烟碱含量低于对照,处理之间差异性不大;总植物碱含量、Cl-含量均大于0.8%,上部叶A1B4、A2B4和中部叶A1B5、A1B2、A2B5以及下部叶A1B3、A1B4、A1B5、A2B4、A2B5的Cl-含量均小于对照;K2O含量各处理均较低,下部叶各处理K2O含量均低于对照,中部叶除A2B3、A2B5以外,其他处理K2O含量都高于对照,上部叶除A2B2外,其他处理K2O含量均高于对照。总体来说,各处理综合指标评价稍好于对照,但处理之间差异性不大。

表3 不同处理组合内在化学成分比较(B2F)

2.4 感官质量评价

对上部叶B2F不同处理进行评吸,处理A1B4、A1B5、A2B4、A2B5综合评价较好。对中部叶C3F不同处理进行评吸,处理A1B5、A2B4综合评价较好。对下部叶X2F不同处理进行评吸,处理A1B3、A1B4、A2B3、A2B4综合评价较好。总体来看,不同部位烟叶不同处理组合相比较,处理组合A2B4在不同部位烟叶的评吸结果俱佳(表6~8)。

表4 不同处理组合内在化学成分比较(C3F)

表5 不同处理组合内在化学成分比较(X2F)

表6 不同处理组合评吸分值统计结果(B2F)

表7 不同处理组合评吸分值统计结果(C3F)

表8 不同处理组合评吸分值统计结果(X2F)

3 小结与结论

优化烟叶结构可以改善田间通透性,增强光合作用。本研究表明,不同时期打顶与去除底脚叶对烟叶产量及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心花开放80%打顶+打顶前一周/打顶当天去除4片底脚叶的综合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性状优于其他处理。这与郭芳军等[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水溶性总糖决定烟气甜度和醇和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水溶性总糖含量越高,烟叶品质越好[16]。而总氮和烟碱反映烟气的刺激性和劲头,糖碱比和氮碱比通常作为烟气柔和及细腻程度的指标。氯、钾含量及其比值与烟叶内在质量和外观品质相关,尤其对烤烟燃烧性有显著影响[17]。而本研究化学成分分析显示,两糖较低,烟碱含量较高,各处理综合指标优于对照,但处理之间差异不大,说明打顶及去除底脚叶能有效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但不同时期打顶及去除底脚叶对烟叶化学成分影响不大。从感官质量综合评价来看,不同处理对不同部位烟叶感官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处理A1B4、A1B5、A2B4、A2B5对上部叶感官质量有一定的提升;处理A1B5、A2B4对中部叶感官质量有较好的提升;处理A1B3、A1B4、A2B3、A2B4对下部叶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综合比较各处理组合,A2B4(80%打顶+打顶前一周去除4片底脚叶)、A2B5(80%打顶+打顶当天去除4片底脚叶)在农艺指标、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评价等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处理组合。

猜你喜欢
农艺烟叶感官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感官训练纸模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感官训练纸膜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