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在于“清晰分明”

2021-10-19 09:48梁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0期
关键词:寄情王维景物

梁琅

一、说教材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文章所在单元属于“唐宋书信散文”,这是一篇“景美、情美、言美”的古代散文。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当时由于奸臣当道,有才能和敢于諫诤的人纷纷受到压制和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王维早年经国济民的心志开始冷淡下来,他要在山水之间寻求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以洁身自好,躲避政治风险。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便是这种曲折心路历程的反映,这封信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概述了自己出游的经历;第二段写旅途的经历,并对山中冬夜清幽美景作了具体的描绘;第三段,文章以欢快而充满期望的语调描绘出春山中生机勃发的景象。文章既叙朋友情谊,又写自然景物,写的饶有诗情画意。文中有诗,文中有画,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志趣与追求。

二、说学情

高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积累,结合相应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和读懂文章,应该不是难题。所以,这节课是在学生充分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语言和文章中领悟,在文章细节中品读,感受作者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以及思想底蕴的呈现。

三、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了问答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等。

本堂课主要学法是分析归纳法、评价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四、说新课标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的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课标对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传承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学好古文,定能完成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这些要求。

五、说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实现建构和思维的发展。

2.欣赏王维和裴迪之间真挚的友情,体验作者寄情山水、隐逸田园的情怀,感悟作者在山水中获得的人生体验,实现鉴赏和审美的需要,提升学生对生命的体验。

六、说重、难点

重点:体会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实现建构和思维的发展。

难点:体验作者寄情山水、隐逸田园的情怀,感悟作者在山水中获得的人生体验,实现鉴赏和审美的需要,提升学生对生命的体验。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回忆王维的名作,帮助学生回顾作者王维,以及王维诗歌的风格,以便为学生了解王维隐居辋川的背景做铺垫。

(二)课文朗读

通过诵读初步感知文本,扫清阅读障碍。

(三)感悟辋川之美

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去探究、去感悟。设问:你最欣赏哪一段的景物?说说你的感受?分别让学生去体验冬景和春景。笔者让学生再读课文,充分交流,梳理全文,然后找几个学生结合具体景物进行分析和概括。在分析“景色特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比如,对月色、水光、林火、村庄、犬吠、疏钟等一一分析,反复品味,然后让学生再寻找类似的细节描写,自主分析,体会其妙处。

(四)感悟语言之美

在学生初步感知之后,笔者将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感悟作者在山水中获得的人生体验,实现对文本的鉴赏和审美,从感悟、鉴赏中细细品味文章富有诗意的语言。并让学生思考:这两幅图景,在写景状物上有哪些不同?请分组合作,讨论后发言。

“辋川冬景图”是眼前所见的景,体现作者对辋川山水恬淡、娴静的观照,为“实景”;“辋川春景图”是想象的景,揭示了自然生命有节奏的跳动,为“虚景”,所见之景和想象之景,虚实结合,相互映衬。无论是颜色、视听、动静、时空方面,还是光、态、色调等方面,都浑然天成。这篇游记散文全文以四言整句为主,骈散结合,音节抑扬顿挫,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辋川冬天的清幽和初春明丽的特点,以及作者细致入微的情感体验。

这两幅辋川图,无论是文学角度有的幽美恬静,还是美学角度有的厚度高度,都能很好地呈现。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鉴赏描述冬景图和春景图这两段景物的描写,让学生在掌握借景抒情的同时,切实感受辋川春天的活力与生机、丰盈与美好,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五)感悟情感之美

这篇文章是一封书信,为什么绝大部分篇幅都在写景?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文本,结合作者,结合书信去分析,体味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哲思。首先,因为“此中有深趣”,让我们看到了深情相邀的作者对“山中”美景的欣赏,对闲适山水、返璞归真的期望,对恬淡宁静、超尘脱俗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其次,感受了王裴之间友谊的真挚和志趣相投。再次,适度拓展,书信有自己的实用功能,把景物描写的作用与书信的交流、分享的功能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沉浸美景急需与人分享的作者,感受到了抛却尘俗,融入山林,与自然相伴的闲适的作者。

引领学生再一次进入文本的深处,走进作者心灵,让学生切身体会作者友情的淳朴深厚,感受作者纵情山水的闲情逸致,以及那种返璞归真的真切喜欢和爱,在挖掘文本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六)布置作业

笔者布置的作业是阅读《为什么说盛世读王维》,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并写出相应的理由。除了培养学生的思维,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王维文章的价值。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寄情王维景物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折柳寄情
秋叶寄情
探险乐园
寄情风景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