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的个案探究

2021-10-20 03:09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蔡少玉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浩谱系指令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 蔡少玉

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在幼儿园普通班级就读的一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进行观察,发现该幼儿存在言语发展迟缓、不愿与人交往和行为固执等问题。因此我们利用家园共育、重复指令、挖掘亮点、同伴互动等方式促进该幼儿改善偏差行为。

1 幼儿背景

入园家访时,小睿一直要拿妈妈的手机看视频和图片,不愿意和老师互动。小睿妈妈反映:小睿性格比较固执,平常只要看到手机就一定要拿过来看;小睿在入园之前上过托儿所,但经常脱离群体;小睿平时是外婆带,比较听外婆的话,妈妈偶尔也会带小睿,但是“常常没办法搞定他”,爸爸性格内向平常很少带小睿。

2 问题概述

小睿入园后,我和班上老师发现他不愿意和我们对视,而且表现出比较固执的行为——不愿意吃水果和青菜、不愿意洗手等,有时还会大哭、尖叫;对他人的言语很多时候只会重复,但不能理解和听指令做事情;在日常活动中会离开集体、不愿跟同伴互动,喜欢一个人呆着。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睿存在种种异常行为,于是和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带小睿到相关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医院诊断小睿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在认知和理解方面发展比较缓慢。

3 成因分析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成因比较复杂——受到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在其中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多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病毒以及免疫因素、孕产期环境等也会导致孤独症谱系障碍。

在小睿的教养过程中,爸爸性格比较内向,和小睿的关系不太亲近;妈妈对小睿的教育缺乏耐心,当小睿想玩电子产品时,妈妈会因为小睿脾气倔强、拗不过他就由着他玩。

小睿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缺乏同伴交往,家人对于小睿言语发展迟缓、不愿交往和固执的行为没有重视,这些都影响着小睿的身心发展。

4 干预策略和效果

1.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发展

当我们发现了小睿异于同龄幼儿的行为表现后及时与小睿的家长沟通,争取小睿家长的配合,让小睿能够尽快得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小睿在医院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后,每天上午来幼儿园,下午到康复中心进行一些专业训练。我们及时了解小睿的情况并配合康复中心进行针对训练,如不断重复指令和要求小睿和交谈者的眼神对视,根据小睿的特殊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与小睿沟通。另外,我们还会定期向小睿的家长反应他在幼儿园的情况,让家长一起配合培养小睿积极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均衡饮食、洗手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小睿在饮食、洗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重复指令,建立师幼有效的沟通模式

无法眼神对视和无法理解言语意义是小睿与他人交往的最大障碍。于是在每一次和小睿对话时我都会尽量看着小睿的眼睛,若他看向其他地方,则我会等他眼睛看着我时才会和他说要求。

对于小睿,一个指令常常需要重复很多次。如果说三遍指令后,小睿还是没有反应或者不愿意,我就会拉着他的手直接去做事情,一边做一边跟他说指令——小睿去洗手,用泡泡洗手。

有时候小睿会不愿意做事情,如若强迫他做他就会发脾气、哭闹或者尖叫。比如小睿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如果要求他吃,他就开始哭闹大叫,每次我都会减量或者暂停一会,等他情绪冷静下来后再让他吃,重复两三次,他就会明白“这是要吃的”并能慢慢接受。

3.创设游戏,增强孩子对活动的参与度

针对小睿常常离开集体、不愿意参与活动的问题,我决定通过游戏来吸引他主动加入。孩子往往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能够乐在其中,小睿也不例外。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睿对瓶子以及玩具小车很感兴趣,于是我带领孩子们玩轨道搭建、开车的游戏,同时在班上创设滚动的小实验。一开始,小睿只是在一边观望,后来逐渐参与进来,区域活动的时候他会拿起玩具小车在斜坡上滚一滚、拿起小球在水管上滚一滚。渐渐地,他不再一个人待着,而是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去。

4.发现亮点,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小睿的异常行为常常会惹来班上其他孩子向我告状——“老师,小睿他不去洗手。”“老师,小睿他跑去那边了。”“老师,小睿他抢我的东西。”……在孩子们眼中,小睿似乎有太多的缺点,这给小睿带来了严重的挫败感。所以,每当小睿有进步的时候,我马上就会在全班面前表扬他,比如他能够在位置上坚持坐十分钟、开始愿意吃水果、做操有进步……我会及时肯定他一点一滴的进步。

有一次,我发现小睿画画进步很大,将汽车的细节画得非常到位,于是就在小组分享环节邀请小睿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画。

在我的引导下,其他小朋友渐渐地发现小睿其实是有很多优点的,小睿也更加愿意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也变得更自信了。

5.同伴互动,提升幼儿的社交经验和能力

小睿的特殊情况使得他很难主动和别人交往,而认知和理解的障碍又限制了他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只有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才能让小睿更好地融入集体中。

我采取的方法是鼓励其他幼儿主动和小睿玩游戏,比如在开展户外游戏时让幼儿结伴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其他幼儿带着小睿做事情。后来我发现小睿很喜欢跟着班上一个叫小浩的小男孩,每天到幼儿园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小浩,小浩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小浩玩什么,他就跟着玩什么——小浩性格活泼开朗、乐于交往,欣然接受了小睿这个“小跟班”,于是,我让小浩带着小睿一起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小浩能够听指令进行活动,而小睿则会模仿小浩的行为。终于,小睿不再一个人待着,而有了一个固定的玩伴。

之前,小睿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看到想要的东西就直接抢,而不会用语言和别人沟通。研究表明,普通幼儿与有特殊情况幼儿的交流可能得不到回应,需要老师的介入。为了更好地促进小睿和其他幼儿的互动,我适当介入帮助小睿学习社交的技能。

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小睿想要拿盘子,就直接抢了小威的盘子。小威告诉小睿不能抢东西,但小睿不理会,于是小威跑过来向我告状。我让小睿先停止游戏,他露出委屈的表情,眼睛里有泪水打转。在安抚好小睿的情绪之后,我让他在一旁观看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并指着正在玩游戏的其他小朋友问小睿:“他们有没有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他回答:“没有。”我看着他的眼睛说:“我们不能抢别人东西,你可以问他能不能给你这个盘子,如果他不愿意,我们就等一等再玩。”为了让小睿能够重新加入孩子们的游戏,我问:“你们有盘子要清洗吗?可以邀请小睿来帮助你们清洗哦。”小睿又重新加入到游戏中,其他幼儿也会主动把盘子递给他,他们之间的互动也更多了,小睿玩得很开心,抢东西的情况逐渐减少。

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小睿学会了理解同伴,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交往方法,如分享玩具、轮流玩,也能运用简单的语句进行交流。同伴互动让小睿学到了更多的交往经验和技能。

5 反思和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日渐增多,几乎每个班级都会有不同情况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在当今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关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让每个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都能获得自身的发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首先,我们要尊重、接纳和理解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只是他们和其他孩子发展程度不一样,也许他们让教师和家长很头疼,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就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面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我们要尽可能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搭建通往心灵的桥梁。

其次,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对于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发展也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往往能让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尤其是面对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家长的配合更能让孩子的偏差行为得到尽早的干预或者治疗,尽快融入到主流社会的生活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帮助这些家长理解孩子的行为,家园合力推进孩子的发展。

最后,我们要针对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进行有效引导。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兴趣和特点,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每一个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都有不同的“特殊需要”,了解他们的需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和支持他们的优势发展、纠正他们的偏差行为、促进他们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等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

猜你喜欢
小浩谱系指令
神族谱系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基于 Verilog HDL 的多周期 CPU 设计与实现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G90车外圆仿真》教案设计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
我的爸爸是谁
一个被妈妈厌恶的小孩
中断与跳转操作对指令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