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2021-10-21 12:47刘佳惠
河北水利 2021年9期
关键词:定额施工工艺工程造价

刘佳惠

工程造价是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是项目建设的核心,也是项目决策的基础。工程造价是把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变成更有说服力、更具理性的数字,是项目建设前的造价预测及投资目标的合理设定,与公司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工程造价最终目地是通过利用专业与技术,对资源、成本、盈利和风险进行统筹与控制。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如施工工期、材料供应及不可抗力等诸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工程造价,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难以控制,所以需要制定有力措施予以掌控,对各阶段的完成情况及当时的对应目标进行差异分析,使实际成本接近或控制在目标成本内,以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并发挥效益。

1.工程造价费用组成

除施工工艺、建设周期外,材料费、设备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部分。为此,在设计阶段材料费及设备费就需认真调研,结合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定价。

2.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以某水源置换项目为例,项目任务是通过渠道清淤疏浚衬砌、新建闸涵和提水泵站等改善地表水灌溉面积1.94万亩。工程布置总体方案是根据替代水源情况,按照从水源、渠系到田间进行系统建设整体推进。工程自渠首取水通过干渠将水输送到项目区,项目实施存在周期性、区域性、复杂性、滞后性等影响因素。

2.1 周期性

项目涉及可研、初设、施工图等多阶段,实施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从前期勘察、中期设计到后期施工,牵涉水工、机电、金结等多个专业与勘察、设计、施工等多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勘察时间过长,导致后期工作开展滞后影响了工期,最终影响工程使用交付,所以在项目建设前就应该考虑各环节需要的工作时间。

2.2 区域性

项目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较大,但很多建筑材料生产地点较远,运费也随数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产生材料装卸等附加费用。项目某处建筑物需要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的防腐,经咨询后当地没有符合设计指标要求的施工单位,只能在外地寻找,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建筑信息不灵,预算编制受到制约和局限。

2.3 复杂性

在工程造价实施过程中,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作业环节多,不确定因素增加,如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工费增加、建筑材料价格变化、施工机械设备选择、施工工艺选择等,都会增加工程造价管控难度,因此在项目建设前,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式,对所需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要素进行系统调查,掌握各要素的价格、质量、供应时间、供应数量等,减少非必要的变更,从而减少工程投资变动。

2.4 滞后性

在定额编制时,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泵站等建筑物较复杂,因项目跨汛期需要考虑施工排水及施工安全等多个因素,由于定额执行存在市场变化,编制人员也会因定额编制方式、数据分析理解等与市场水平存在偏差,从而使工程造价受到影响。造价信息相较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更新不及时,导致建设项目施工实际投资超过预算投资。

3.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3.1 建设前期需充分准备

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准备充分,勘察时要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查勘,以免因勘察不足导致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环境不一致,因此从建设项目本身出发,在编制阶段需考虑多种施工方法和组织方式,兼有一定的多样性、灵活性及专业性,才能使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如某项目因勘察单位失误未测量到地下水位较高,在基坑开挖时涌出大量地下水,无法继续施工,只能停工进行抽排水,影响了施工工期,同时也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所以勘察人员须按照规范进行勘察,并结合工作经验做好准备工作,从而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3.2 与互联网结合

定额编制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问题,采用大数据、互联网结合,建立跨行业、跨区域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上传符合现行技术政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享讨论,对于定额应用、施工组织设计、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等提出相关建议,一站式解决问题,使所有人员都能参与到动态使用、反馈和整理上来,最大程度实现各专业的互通,解决传统编制过程中数据来源单一问题,改善定额的局限性,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存储和分析,从而缩短建设项目预算的编制时间,最大程度改善定额滞后性、差异性等问题,使数据更真实、更贴近市场、更符合项目实施。

3.3 资源共享

在项目实施前,应了解附近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对于主要的、常用的原料,遵循就近使用的原则,避免长期远途运输减少运费,也可与项目地附近的其他项目相结合,组成建筑群体,分享信息、共享资源从而节省工程投资。

3.4 加强管理

在项目运行之初,须明确预期的建设费用,以合理控制项目成本。对造价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增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形成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指标,应根据定额编制原则和要求,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图纸计算与施工现场测算相结合等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3.5 施工工艺选择

根据项目的综合效益,系统考虑先进适用的施工工艺,所采用的技术或工艺,必须经过多次实验和实践证明是成熟的,技术过关,质量可靠,安全稳定,有详尽的技术分析数据和可靠记录,且生产工艺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3.6 材料选择

建筑材料应遵循就地就近原则,在工程造价编制时,须全面考察当地材料市场和供应情况,并对比材料质量、使用期限、市场价格、供应数量、运输方式等,按照材料的权重考虑差额,对市场价格作出合理预测,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

4.结语

总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都需要通过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造价控制,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科学规范有序实施项目建设,保障工程质量进度,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

猜你喜欢
定额施工工艺工程造价
天然岩沥青混合料路面补充预算定额编制分析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基于LUBA模型的煤炭矿山企业定额编制研究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