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三维重建对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临床诊断价值对比*

2021-10-22 10:08安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陕西安康725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滑膜游离

安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陕西 安康 725000)

柯俊杰 周 芸*

滑膜骨软骨瘤病是关节的滑膜、滑囊或腱鞘内发生的,以滑膜化生、滑膜内软骨或骨软骨结节形成,并产生游离体的慢性良性骨关节疾病[1-2]。多好发于20~40岁的成年人,几乎全为大关节发病,其中膝关节发病占65%[3]。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以关节滑膜增生、内悬垂体、多个游离体形成为主要特征[4]。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急性期、中间期、骨膜病变终止期,其中急性期关节内无游离体产生,X线很难发现,诊断价值不高。CT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其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膝关节解剖结构[5-6]。故本研究选取了45例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X线、CT三维重建对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临床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5例确诊为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12~78岁,中位年龄49岁。42例为单侧病变,3例为双侧病变,共48个膝关节。均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膝关节肿胀35个,膝关节活动受限29个。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X线、CT检查,并在本院进行手术;既往无过敏史;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孕妇;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检查仪器:美国GEX射线成像系统,飞利浦32排多层螺旋CT机。检查排除患者身上金属异物,X线检查拍摄常规正侧位片。CT扫描取仰卧位,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mA,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10mm。先进行常规平扫,平扫完成之后利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注射80mL碘海醇试剂,注射速率约为3.0mL/s。扫描完成后利用CT后处理工作站,以层厚1.25mm、间隔1.25mm进行MIP和VR图像重建。将图像数据传输到PACS系统,由诊断医师针对扫描图像进行阅片和分析诊断。

1.3 观察指标由2名以上资历高深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分析肿瘤大小、形态、密度、有无钙化等影像学特征,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X线与CT三维重建对软骨关节、关节周围钙化结节、关节间隙深部钙化结节的显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X线、CT三维重建显示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结节数目情况比较 经整理45例患者临床资料共发现598个结节,其中软骨结节、关节周围钙化结节、关节间隙深部钙化结节分别有78个、507个、13个。X线未显示软骨结节,对关节周围钙化结节的显示率61.04%;CT三维重建对软骨结节、关节周围钙化结节的显示率分别为75.64%、99.80%,明显高于X线(P<0.05),其次两者对关节间隙深部钙化结节的显示率均为100%,见表1。

表1 X线、CT三维重建显示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结节数目情况比较[n(%)]

2.2 影像学表现45例患者经X线检查均可见多个不透明阴影,其中29例呈圆形,16例呈卵圆形,中心密度相对较低,周边密度较高,周围有钙化,35例可见骨化游离体,大小不一、密度、数量不等,病变关节面骨质正常,部分呈退行性改变。其余10例患者伴有轻度退行性改变,关节肿胀,X线无法确诊。

CT表现:45例患者,其中圆形不透明阴影29例,卵圆形16例,40例可见关节囊内游离体或悬垂体,未表现钙化前X线平片无异常表现,CT检查可发现隐蔽未钙化的小体,增厚的滑膜和少量的关节内积液。其余5例患者未见骨化游离体,仅显示滑膜不均匀增厚,无法确诊。

2.3 典型病例影像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患者女,75岁,双膝关节疼痛、绞索3年,加重1年双侧膝关节X线片(图1A)、平扫(图1B~图1D)及三维重建示(图1E~图1F):双侧膝关节组成骨可见多发骨质增生影,双侧膝关节腔内可见结节状游离体影。CT平扫示双侧膝关节腔内可见积液。

3 讨 论

滑膜骨软骨瘤病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良性骨关节病,但是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7]。该病病变部位以膝关节较为多见,其次是肘、髋关节,踝、肩、腕等全身各关节都可见报道[8]。临床症状以关节疼痛、肿胀、运动障碍为主,以单侧关节发病常见,偶尔可见双侧发病。本病例数符合上述特点。

滑膜骨软骨瘤病的病因尚未统一,认为与创伤、感染、胚胎、肿瘤、代谢等因素有关,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创伤及胚胎学说[9]。其病理机制为滑膜化生,即各种原因的创伤、感染等都会刺激滑膜,滑膜下结缔组织细胞发生化生改变,化生为软骨细胞,通过软骨内成骨途径,逐渐产生软骨结节[10]。这些软骨结节脱落,进入关节腔内,受关节液滋养,逐渐长大,以后大部分软骨结节发生钙化或骨化。该病的诊断标准是术中见到关节腔内有较多的游离体,病理证实滑膜内软骨者才能诊断本病[11]。

X线是临床上诊断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势,但显示软骨结节的效果不及CT检查[12]。X线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敏感程度主要取决于结节的钙化程度,然后再是结节的直接与位置,对于细小结节或位置隐蔽的结节的漏诊率较高。滑膜骨软骨瘤病早期可见明显滑膜改变,但是关节内无游离体,仅使用X线检查临床应用价值不高,Ⅱ期可见软骨结节,但无明显钙化,仅凭X线检查依然无法显示,即使到了Ⅲ期,有钙化软骨结节出现,但是仍有部分结节在X线上呈阴性,无法显示[13-14]。在了解结节数目、病变范围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近年来CT检查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其三维重建技术不仅可清楚显示膝关节解剖结构,还可观察关节腔内软骨游离情况,清晰显示结节有无钙化及辨别钙化或骨化结节,在关节病变的诊断中具有一定地位[15]。CT检查除拥有三维重建技术外,还具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密度分辨率高等优势,可清晰显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软骨结节,尤其是并存的早期滑膜内及滑膜表面小软骨结节。本研究结果显示,CT三维重建对软骨结节、关节周围钙化结节的显示率明显高于X线(P<0.05),其次CT三维重建40例可见关节囊内游离体或悬垂体,X线检查仅35例可见骨化游离体,表明CT不仅能清晰观察钙化骨化游离体、悬垂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还可对X线不易观察的微小游离体、悬垂体及滑膜增厚情况进行观察。

综上所述,X线与CT三维重建均可有效显示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特点,但CT三维重建对软骨结节、关节周围钙化结节显示更敏感,临床应用价值更广。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滑膜游离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滑膜肉瘤中SS18-SSX和SSX免疫组化的诊断价值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陶珊珊作品
互联网全息位置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术
无人机影像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